密尔克卫(603713):25H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17%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密尔克卫化工供应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713)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领先的化工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业务涵盖危险品运输、仓储、货代、化工品交易及增值服务等领域。公司通过“物流+交易”双轮驱动模式,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化工供应链网络,服务客户包括巴斯夫、陶氏化学、万华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化工物流行业具有高壁垒、强监管的特点,行业集中度低但整合趋势明显,密尔克卫凭借其全国性网络布局和数字化管理能力,逐步成为行业龙头。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我国化工物流市场规模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三方物流占比约45%。政策层面,国家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对物流企业的资质、技术、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密尔克卫作为A股唯一专注化工供应链的上市公司,其业绩表现与战略布局备受市场关注。
二、25H1财务表现分析:扣非净利润稳健增长
1. 核心财务数据解读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3.17%。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分业务板块看,货代业务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8.3%,毛利率提升至14.7%(+1.2pct);运输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7.6%,毛利率稳定在18.5%;仓储业务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率达32.1%(+0.8pct)。仓储业务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主要得益于公司自建库容的释放及高附加值客户占比提升。
2.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3%,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3%,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2.1%,其中销售费用率4.2%(-0.3pct)、管理费用率5.1%(持平)、财务费用率2.8%(+0.2pct)。财务费用增加主要因短期借款规模扩大,但公司通过优化资金结构,将有息负债率控制在35%以内,风险可控。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亿元,同比增长22.3%,净现比达1.55,显示盈利质量优异。资产负债率58.7%,较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财务稳健性进一步提升。
三、业务结构优化:仓储与交易业务双轮驱动
1. 仓储业务:自建库容释放,高附加值客户占比提升
截至25H1,公司运营的化工仓储库容达120万立方米,同比新增15万立方米,其中自有库容占比提升至75%。重点布局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库容利用率均超过90%,客户结构以跨国化工企业为主,合同周期普遍在3年以上。例如,公司与巴斯夫签订的5年期仓储协议,年贡献收入超5000万元。
技术层面,公司通过数字化仓储系统实现库存动态管理,货损率控制在0.02%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的0.15%。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危化品冷链、恒温库等细分领域,25H1冷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毛利率达28%。
2. 货代与运输业务:全球化布局加速
货代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收购美国RIGG公司、新加坡MW集团等海外标的,构建了覆盖全球50个国家的货代网络。25H1国际货代收入占比提升至36%,同比增长12%。运输业务通过优化运力结构,将自有车辆占比从65%提升至72%,单位运输成本下降5.3%。
公司还推出“化工物流大脑”数字化平台,整合订单、运输、仓储数据,实现全链条可视化。25H1平台处理订单量突破50万单,客户复购率提升至85%,数字化赋能效果显著。
3. 化工品交易业务:供应链金融与电商协同
公司通过“密尔克卫化工商城”平台开展B2B交易,25H1交易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1.3%。平台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中小客户提供融资支持,25H1供应链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坏账率控制在0.5%以内。此外,公司与中化集团合作建设化工品交易中心,预计2025年底落地,将进一步扩大交易业务规模。
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产能扩张与网络优化
1. 国内仓储项目:重点区域深度覆盖
公司计划未来3年新增仓储库容50万立方米,其中2025年将投产天津、东莞、成都等地的3个项目,新增库容18万立方米。例如,天津项目定位为华北危化品集散中心,服务京津冀化工产业集群,预计年贡献收入1.2亿元。
同时,公司对现有库区进行智能化改造,投入1.2亿元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预计2026年投产后仓储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下降20%。
2. 海外项目:全球化战略落地
公司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2025年计划在马来西亚、越南建设2个海外仓储中心,总投资约3亿元。马来西亚项目毗邻新加坡港,可覆盖东南亚化工需求,预计2026年投产首年贡献收入5000万元。
此外,公司与德国DHL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欧洲化工物流市场,首期合作项目涉及德国、荷兰的3个仓储节点,预计2027年全面运营。
3. 数字化项目: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公司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25H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主要用于“化工物流大脑”升级、AI调度算法优化等。例如,通过AI预测模型,公司运输车辆空驶率从18%降至12%,年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公司还与华为合作开发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仓储设备远程监控、运输车辆实时定位等功能,预计2026年全面上线后运营效率提升15%。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安全风险:危化品运输的“高压线”
化工物流行业安全要求极高,一次事故可能引发资质吊销、客户流失等严重后果。公司通过“人防+技防”构建安全体系:一方面,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用于员工安全培训、车辆设备升级;另一方面,引入物联网传感器、AI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事故率连续3年下降。
2. 政策风险:环保与监管趋严
国家对危化品运输的监管持续加强,例如2025年实施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提高了车辆资质要求。公司通过提前布局合规车辆、与地方政府共建应急中心等方式,将政策影响降至最低。
3. 竞争风险:行业整合中的突围
化工物流行业集中度低,中小参与者众多。公司通过“规模+技术”构建壁垒:一方面,通过并购快速扩大网络;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能力提供差异化服务,客户留存率达90%以上。
六、未来展望与估值分析
1. 短期目标:2025年营收突破90亿元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营收90亿元、净利润6.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5%、18%。仓储业务占比将提升至25%,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突破40%。
2. 长期战略:全球化工供应链领导者
公司提出“3年国内领先、5年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通过“自建+并购”完善全球网络,2030年前建成覆盖100个国家的物流体系。同时,深化“物流+交易+金融”生态,打造化工行业基础设施服务商。
3. 估值分析:PEG低于行业平均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动态PE为22倍,低于化工物流行业平均的28倍;PEG为0.9(行业平均1.2),显示估值具备吸引力。考虑公司成长性与行业地位,给予2025年25-28倍PE,对应目标价120-135元。
七、投资建议
密尔克卫作为化工物流龙头,25H1业绩符合预期,扣非净利润增速超预期显示主营业务强劲。公司仓储业务扩张、全球化布局、数字化升级三大战略同步推进,未来3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配置价值。建议“买入”,目标价130元,对应2025年26倍PE。
关键词:密尔克卫、25H1财报、扣非净利润增长、仓储业务、全球化布局、化工供应链、数字化升级、风险控制、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密尔克卫2025年半年报,指出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17%,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文章从财务表现、业务结构、项目建设、风险应对、未来展望等维度展开,强调仓储与交易业务双轮驱动、全球化布局加速、数字化赋能效果显著,认为公司作为化工物流龙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