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京北方(002987):营收稳健增长 AI项目加速落地

京北方(002987):营收稳健增长 AI项目加速落地

敖厂长 上传于 2023-06-03 06:53

京北方(002987):营收稳健增长 AI项目加速落地

一、公司概况:金融科技领域的稳健成长者

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87)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公司以信息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IT解决方案、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运维服务。近年来,京北方凭借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逐步从传统IT服务商向“技术+业务”双轮驱动的金融科技企业转型,形成了以“软件产品+解决方案+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业务体系。

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总股本31.49亿股,总市值约150亿元(按当前股价计算)。实际控制人为费振勇,其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持股比例超30%,股权结构稳定。公司客户涵盖六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60%,客户集中度较高但粘性极强,为营收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二、财务表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1. 营收规模稳步扩张,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0-2022年,京北方营业收入从27.84亿元增长至36.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7%。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5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半年提升3.2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端回暖趋势。

分业务看,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收入占比最高(2023H1达45%),其次是IT运维服务(30%)和业务流程外包(BPO,25%)。其中,AI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提升至2023H1的12%,成为增长新引擎。

2. 利润端修复明显,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16.9%,扣非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8.2%。毛利率方面,2023H1综合毛利率为23.4%,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AI业务占比提升及人员成本优化。

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3和0.5个百分点,反映公司精细化运营能力增强。研发费用率保持在6%左右,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2%,重点投向AI大模型、区块链等前沿领域。

3. 现金流表现稳健,抗风险能力增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2亿元,同比增长25%,主要因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从2022年的4.2次提升至2023H1的4.8次)。截至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达12.3亿元,无短期借款,资产负债率仅28%,财务结构健康。

三、AI战略:从技术储备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突破

1. 战略定位:AI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京北方将AI视为金融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2021年成立AI研究院,2022年发布“京北AI+”战略,明确以“大模型+行业知识库”为技术底座,聚焦智能客服、风险控制、投资决策等场景。目前,公司AI业务已覆盖银行全生命周期,从前端营销到中台风控再到后台运营,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2. 技术储备:自研大模型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

公司自研的“京北金融大模型”于2023年6月通过备案,参数规模达百亿级,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该模型在金融术语理解、长文本处理、实时决策等维度表现优于通用大模型,已应用于智能投顾、反洗钱监测等场景。

此外,公司通过“预训练+微调”模式,构建了覆盖信贷审批、合规检查、客户画像等20余个垂直场景的小模型库,平均响应时间低于0.5秒,准确率超95%。

3. 商业化落地:标杆项目与规模效应同步推进

(1)智能客服: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的“工小智”AI客服已覆盖全行90%的线上渠道,日均处理咨询量超500万次,客户满意度达98%,较传统人工客服效率提升3倍。

(2)风险控制:为建设银行开发的“京北风控大脑”系统,整合了2000+风险指标,实现信贷审批自动化率超80%,不良贷款率下降0.3个百分点。

(3)投资决策:与招商证券合作的“京北智投”平台,基于AI算法生成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客户资产规模年增长率达25%。

2023年,公司AI相关合同金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120%,预计全年AI业务收入占比将突破15%。

四、竞争优势:客户、技术、生态的三重壁垒

1. 客户壁垒:深度绑定头部金融机构

京北方与六大国有银行合作均超10年,其中工商银行连续5年为其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超20%。公司通过“驻场开发+远程支持”模式,在客户现场派驻超5000名技术人员,形成高粘性服务网络。此外,公司积极参与银行核心系统升级项目(如工行“ECOS”工程),进一步巩固战略地位。

2. 技术壁垒:全栈能力与行业Know-How结合

公司具备从底层架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到上层应用(核心系统、渠道系统)的全栈开发能力,同时通过服务超300家金融机构积累大量行业数据与业务规则,形成独特的“技术+业务”知识库。例如,其信贷审批模型融合了10万+历史案例数据,风险识别能力显著优于通用模型。

3. 生态壁垒: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公司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在AI算法优化、隐私计算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同时,作为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参与制定《金融AI应用标准》,主导编写了智能客服、反欺诈等细分领域规范,行业话语权持续提升。

五、未来展望:AI驱动下的成长空间与风险点

1. 成长空间:金融AI市场渗透率不足10%,长期空间广阔

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年中国金融AI市场规模达486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5%。目前,银行AI支出占IT总预算比例不足15%,远低于海外30%的平均水平,提升空间巨大。京北方作为头部服务商,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红利。

2. 风险点:客户集中度、技术迭代与竞争加剧

(1)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0%,若主要客户采购策略调整,可能对营收造成冲击。

(2)技术迭代风险:AI大模型领域竞争激烈,若公司无法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可能被后来者超越。

(3)竞争加剧风险: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金融AI,可能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六、投资建议:长期价值凸显,给予“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稳健的财务表现、AI业务的快速增长及金融科技行业的长期景气度,我们给予京北方“增持”评级。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2/5.1亿元,对应EPS为1.11/1.33/1.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2/35/29倍。考虑AI业务占比提升带来的估值溢价,给予2024年40倍PE,目标价53.2元。

关键词:京北方、金融科技AI项目营收增长、大模型、智能客服、风险控制、客户壁垒、技术储备投资建议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京北方(002987)作为金融科技服务商的财务表现、AI战略布局及竞争优势。公司通过自研金融大模型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在智能客服、风险控制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营收与利润持续双增长。文章指出其客户壁垒、技术壁垒与生态壁垒构成核心优势,同时提示客户集中度、技术迭代等风险,最终给予“增持”评级。

《京北方(002987):营收稳健增长 AI项目加速落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