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骨科学 > 文档下载预览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doc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

一、引言

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严重骨折类型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身体机能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保守治疗在老年股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阐述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康复护理及预后等方面的内容。

二、老年股骨骨折的特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老年人股骨骨折多由低能量损伤引起,如平地滑倒、绊倒等。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丢失,骨小梁结构破坏,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骨折。此外,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也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

老年股骨骨折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肿胀、畸形和活动受限。患者受伤后常无法站立和行走,患肢呈短缩、外旋畸形。部分患者可伴有休克症状,尤其是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

(三)诊断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诊断老年股骨骨折的重要依据。X线检查是确诊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可明确骨折的类型、部位和移位情况。对于一些隐匿性骨折或X线检查不明确的病例,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

三、保守治疗的适应证

(一)患者一般情况差

对于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的患者,保守治疗是唯一的选择。例如,患有严重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Ⅲ - Ⅳ级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需要透析治疗的患者等。

(二)骨折类型适合保守治疗

一些稳定性较好的骨折类型,如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转子间骨折Ⅰ型等,可考虑保守治疗。这些骨折通过适当的固定和康复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愈合效果。

(三)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

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手术风险或经济原因等,拒绝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在评估保守治疗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保守治疗方案。

四、保守治疗方法

(一)牵引治疗

1. 骨牵引

常用的骨牵引方法有股骨髁上牵引和胫骨结节牵引。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股骨中上段骨折,通过在股骨髁上穿入斯氏针,连接牵引弓和牵引绳,利用重锤进行牵引。胫骨结节牵引适用于股骨下段骨折,在胫骨结节下方穿入斯氏针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和骨折类型进行调整,一般为体重的1/7 - 1/10。牵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牵引针的清洁,防止感染,定期检查牵引装置是否有效,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

2. 皮肤牵引

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老年体弱患者及无移位的骨折。它通过胶布或牵引带固定在患肢皮肤上,利用牵引绳和重锤进行牵引。皮肤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小,但牵引力量较小,一般不超过5kg。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2 - 3周,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二)外固定架固定

外固定架是一种微创的固定方法,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股骨骨折。它通过在骨折远近端穿入钢针,连接外固定架进行固定。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但外固定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针道感染、钢针松动等,需要定期进行针道护理和调整外固定架。

(三)药物治疗

1. 止痛药物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康复。可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或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可能引起的呼吸抑制、便秘等。

2. 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常用的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骨肽等。钙剂和维生素D可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不足,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骨折愈合。骨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可促进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骨折愈合。

3.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但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并发症。

(四)康复治疗

1. 早期康复

在骨折固定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早期康复主要包括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如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每次收缩持续10 - 15秒,每10 - 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 - 4组。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 中期康复

随着骨折的愈合,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范围。中期康复可进行患肢的等张收缩训练,如直腿抬高训练,每次抬高30 - 40度,持续5 - 10秒,每10 - 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 - 4组。还可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逐渐增加活动度。

3. 后期康复

后期康复主要是恢复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进行步行训练,先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练习,逐渐过渡到独立步行。还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

五、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定期通风换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等。注意患者的皮肤护理,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二)牵引护理

保持牵引针的清洁干燥,每日用75%酒精消毒牵引针眼2次,防止感染。观察牵引针有无偏移、松动,如有应及时调整。保持牵引绳与患肢长轴一致,避免牵引绳与床沿摩擦,保证牵引的有效性。定期测量患肢的长度和周径,观察骨折的复位和愈合情况。

(三)外固定架护理

定期检查外固定架的钢针有无松动、断裂,如有应及时处理。保持针道周围的清洁干燥,每日用75%酒精消毒针道2次,防止针道感染。观察针道有无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四)心理护理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保守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老年股骨骨折保守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预防措施包括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等。

(二)压疮

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皮肤受压,容易发生压疮。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使用气垫床或海绵垫等减压设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受到摩擦和刺激。

(三)肺部感染

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退,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可进行雾化吸入;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滋生。

(四)泌尿系统感染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排尿不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定期清洗会阴部;如有留置导尿管,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导尿管。

七、保守治疗的预后

老年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康复护理等。一般来说,年轻、基础疾病少、骨折类型稳定、治疗方法得当、康复护理良好的患者预后较好,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而老年、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骨折类型不稳定、治疗方法不当、康复护理差的患者预后较差,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风险增加,功能恢复受限,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八、结论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一般情况差、骨折类型适合保守治疗或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的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牵引治疗、外固定架固定、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护理等,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老年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适应证、治疗方法、康复护理、并发症、预后

简介:本文围绕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展开,阐述了老年股骨骨折的特点、保守治疗的适应证,详细介绍了牵引治疗、外固定架固定、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以及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最后分析了保守治疗的预后情况,为老人股骨骨折的保守治疗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