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工作计划 > 文档下载预览

《精选教学主任的工作计划(通用7篇).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精选教学主任的工作计划(通用7篇).doc

《精选教学主任的工作计划(通用7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充分发挥教学主任的管理职能与专业引领作用,构建科学、高效、创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推动学校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 教学质量目标:各学科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较上一年度提升5%-8%,低分率控制在5%以内。

2. 教师发展目标:组织校级以上教研活动不少于12次,教师参与培训覆盖率达100%,培养校级骨干教师10名、区级骨干教师3名。

3. 课程建设目标: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3-5门特色课程,形成“基础+拓展+实践”三级课程结构。

4. 学生发展目标: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提升20%,课外实践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一)教学常规管理

1. 备课管理:推行“三备两查”制度(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性复备;教研组周查、教务处月查),建立备课资源库,实现优质教案共享。

2. 课堂管理:实施“推门听课”计划,每周随机听课不少于5节,重点检查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技术融合度,形成听课反馈报告。

3. 作业管理:制定分层作业指南,控制书面作业时长(小学不超过60分钟/天,初中不超过90分钟/天),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每月开展作业设计评比。

4. 考试管理:规范命题流程,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模式;完善质量分析模板,从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教学改进三维度撰写报告。

(二)教师专业发展

1. 培训体系构建:

- 新教师:实施“135成长工程”(1年站稳讲台、3年成为骨干、5年形成风格),开展师徒结对、教学基本功大赛。

- 青年教师:组织“教学能力提升营”,涵盖课题研究、微课制作、跨学科教学等模块。

- 骨干教师:设立“名师工作室”,承担校本课程开发、青年教师指导、区域教研任务。

2. 教研活动创新:

- 开展“主题式教研”,每月聚焦一个教学痛点(如“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式学习实施”),通过案例研讨、课例研究形成解决方案。

- 推行“跨学科教研”,联合不同学科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促进学科融合。

3. 激励机制完善:

- 设立“教学卓越奖”“教研创新奖”,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 将教研成果纳入职称评审、绩效奖励体系,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

1. 校本课程开发:

- 基础课程: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编写学科导学案、练习册。

- 拓展课程:开设“人工智能基础”“传统文化研习”等选修课,每周2课时。

- 实践课程: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实验室,开展研学旅行、职业体验活动。

2. 教学模式创新:

- 推广“5E教学模式”(引入、探究、解释、迁移、评价),在理科教学中试点应用。

- 探索“双师课堂”,与高校、企业合作开发在线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3. 评价改革:

-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业成绩、实践活动、特长发展等数据。

- 实施“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幅度而非绝对分数,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四)学生发展支持

1. 学业辅导:

- 设立“学业帮扶中心”,提供课后一对一辅导、学习策略指导。

- 开发“错题管理系统”,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定制个性化练习。

2. 竞赛指导:

- 组建学科竞赛教练团队,制定训练计划,定期模拟测试。

- 建立“竞赛资源库”,收集历年真题、解题技巧、优秀案例。

3. 心理健康:

- 开设“心理辅导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学期至少8课时。

- 培训班主任成为“心理观察员”,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五)家校社协同育人

1. 家长学校:

- 每学期举办2次专题讲座(如“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指导”)。

- 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察、评课议课。

2. 社区合作:

- 与图书馆、博物馆、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每年组织2-3次校外实践活动。

- 开展“社区服务课程”,如环保宣传、助老助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学主任具体负责,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2. 制度保障: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研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3. 资源保障: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设备更新,预算占比不低于学校总经费的15%。

4. 技术保障:建设智慧教学平台,集成备课、授课、作业、评价功能,实现教学数据动态管理。

五、分阶段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第1-2月):

-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 开展备课、作业专项检查,整改问题。

- 启动新教师培训、师徒结对工作。

第二阶段(第3-6月):

- 组织期中考试,完成质量分析。

-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推广优秀案例。

- 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完成3门课程大纲。

第三阶段(第7-9月):

- 总结上半年工作,调整下半年计划。

- 举办教学开放周,展示教学改革成果。

- 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选拔参赛选手。

第四阶段(第10-12月):

- 组织期末考试,完成全面质量分析。

- 评选优秀教师、教研组,进行表彰。

- 整理年度教学档案,制定下一年度计划。

六、预期成果

1. 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备课、课堂、作业、考试等环节的标准流程。

2. 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其中骨干教师占比达20%以上。

3.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4. 学生学业成绩显著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数量增加。

关键词:教学主任、工作计划、教学质量、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家校协同

简介:本文围绕教学主任的核心职责,从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支持、家校社协同育人五个维度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涵盖目标设定、具体措施、分阶段实施及保障机制,旨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精选教学主任的工作计划(通用7篇).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