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股份(603379):业绩符合预期 制冷剂景气持续向上 公司或充分受益全新双相冷板技术》
一、行业背景:制冷剂行业进入景气周期,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制冷剂作为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核心材料,其市场需求与全球气候政策、家电更新周期及新兴领域应用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逐步实施,全球制冷剂行业迎来结构性变革:第三代制冷剂(HFCs)进入配额管控期,供给端收缩推动价格上行;第四代制冷剂(HFOs)因环保优势逐步渗透,但成本较高限制短期普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剂生产国,政策端明确“双碳”目标下制冷剂升级路径,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迎来量价齐升机遇。
从需求端看,全球家电保有量稳步增长,尤其是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空调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对制冷剂性能要求更高,带动高端制冷剂需求;数据中心、储能等新兴领域对冷却系统的需求激增,为制冷剂开辟新增长极。供给端方面,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实施后,行业无序扩张终结,龙头企业凭借配额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价格弹性显著增强。
二、公司概况:三美股份——氟化工全产业链布局的领军者
三美股份(603379.SH)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浙江武义,是国内氟化工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以氟制冷剂为核心业务,延伸至氟发泡剂、氟化氢等上游原料及含氟聚合物等下游产品,形成“氟原料-氟制冷剂-氟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3年,公司具备年产超20万吨氟制冷剂的生产能力,其中第三代制冷剂(R32、R125等)配额占比居行业前列,同时积极布局第四代制冷剂(R1234yf)及双相冷板技术相关材料,技术储备领先。
财务表现方面,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5%,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5%,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毛利率方面,受制冷剂价格上行影响,2023年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8.5%,较2022年提高4.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三、核心逻辑:业绩符合预期,制冷剂景气持续向上
1. 业绩符合预期:量价齐升驱动盈利增长
2023年,三美股份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第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后,行业供给受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以R32为例,2023年平均价格较2022年上涨超50%,公司作为配额大户,充分享受价格红利;二是公司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提升高端产品占比,销量稳步增长。2023年,公司制冷剂销量达18.5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高毛利产品R125销量占比提升至25%,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从季度数据看,2023年Q4公司实现营收16.8亿元,环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2.8亿元,环比增长20%,季度业绩持续超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冬季空调补库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对供应链的高效管理,确保了产品稳定供应。
2. 制冷剂景气持续向上:政策与需求共振
政策端,国内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已全面实施,2024年配额总量较2023年略有收缩,供给端刚性进一步强化。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4年国内H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8.53亿吨CO₂当量,较2023年减少约3%,其中R32、R125等主流品种配额降幅达5%-8%,价格上行压力持续存在。
需求端,家电领域,2024年国内空调内销出货量预计增长8%-10%,出口市场受欧美补库需求拉动,增速有望达12%;新能源汽车领域,热泵空调渗透率提升带动R134a替代需求,公司作为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供应商,订单饱满;数据中心领域,液冷技术普及对高效制冷剂需求激增,公司双相冷板技术相关材料已通过头部客户认证,2024年有望放量。
3. 成本端:原料价格回落,盈利能力进一步释放
氟制冷剂主要原料为氢氟酸(HF)和氯乙烯(VCM),2023年受行业产能扩张影响,氢氟酸价格同比下降15%,氯乙烯价格下降10%,公司原料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公司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自供氢氟酸比例提升至60%,有效平滑原料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预计原料价格维持低位,公司毛利率有望突破30%。
四、技术亮点:双相冷板技术打开成长新空间
1. 双相冷板技术:数据中心液冷的核心解决方案
双相冷板技术是数据中心液冷领域的前沿方向,其通过制冷剂在冷板内相变(液态-气态)实现高效散热,相比传统风冷技术,能耗降低30%-50%,散热效率提升3倍以上。随着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从8kW提升至20kW以上,传统风冷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技术成为必然选择。
三美股份依托在氟制冷剂领域的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双相冷板的高性能制冷剂(如R245fa、R1233zd等),该类制冷剂具有低全球变暖潜值(GWP)、高传热效率等特点,已通过英特尔、华为等头部客户认证,2024年有望在数据中心领域实现批量供应。
2. 技术壁垒与竞争优势
双相冷板技术对制冷剂的纯度、稳定性及相变性能要求极高,目前全球仅少数企业具备量产能力。三美股份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制冷剂提纯、配方优化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与客户联合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形成技术-客户-市场的正向循环。
从成本看,公司双相冷板用制冷剂单位价值量是传统制冷剂的3-5倍,毛利率超40%,远高于普通制冷剂业务。随着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爆发,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
1. 盈利预测
基于行业景气持续及公司技术优势,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2.3亿元、85.6亿元、98.9亿元,同比增长23%、18%、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3.5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长30%、25%、20%。
分业务看,制冷剂业务受益于价格上行及销量增长,2024年收入预计达58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2%;双相冷板技术相关材料2024年收入有望突破5亿元,毛利率超40%,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 估值分析
采用相对估值法,选取同行业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作为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25倍。考虑三美股份在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中的领先地位及双相冷板技术的先发优势,给予公司2024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52元,较当前股价有40%上涨空间。
六、风险提示
1. 政策风险:若全球基加利修正案执行力度减弱,可能导致制冷剂价格波动;
2. 需求风险:家电、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产品销量;
3. 技术风险:双相冷板技术推广进度慢于预期,或竞争对手突破技术壁垒;
4. 原料风险:氢氟酸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压缩公司利润空间。
七、结论:长期配置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三美股份作为氟化工领域龙头企业,充分受益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带来的行业红利,业绩符合预期且增长持续性强。同时,公司前瞻布局双相冷板技术,抢占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先机,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结合行业景气向上及公司竞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词:三美股份、制冷剂景气、双相冷板技术、业绩符合预期、全产业链布局、数据中心液冷、配额制、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三美股份(603379)作为氟化工领域龙头企业的投资价值。文章指出,公司受益于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带来的行业红利,业绩符合预期且增长持续性强;同时,前瞻布局双相冷板技术,抢占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先机,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结合行业景气向上及公司竞争优势,文章认为三美股份长期配置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