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弘元绿能(603185):25H1同比减亏 H2反内卷下有望改善.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弘元绿能(603185):25H1同比减亏 H2反内卷下有望改善.doc

弘元绿能(603185):25H1同比减亏 H2反内卷下有望改善

一、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1.1 光伏行业周期性特征与当前阶段

光伏行业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发展轨迹与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政策导向及技术迭代密切相关。2024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链价格持续承压,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价格同比跌幅均超过30%,部分环节甚至逼近成本线。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加剧,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巩固优势,而中小厂商则面临生存压力。

1.2 反内卷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2024年下半年,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遏制行业“内卷式”竞争,包括限制低效产能扩张、推动技术标准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政策旨在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促进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对于弘元绿能而言,反内卷政策将直接缓解价格战压力,为其通过技术差异化提升盈利能力创造空间。

二、公司基本面分析

2.1 历史业绩回顾与25H1减亏表现

弘元绿能作为光伏设备制造与硅片生产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业绩波动与行业周期高度同步。2024年上半年,受产业链价格下跌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但通过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20%。具体来看:

(1)硅片业务:公司N型硅片出货量占比提升至60%,单瓦毛利较P型产品高0.03元,成为盈利核心;

(2)设备业务:受益于下游厂商技术升级需求,2024年H1设备订单同比增长25%,毛利率稳定在35%以上;

(3)费用管控: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2和0.8个百分点,显示运营效率提升。

2.2 产能布局与技术优势

截至2024年底,弘元绿能硅片产能达50GW,其中N型产能占比80%,技术路线覆盖TOPCon、HJT等下一代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超薄硅片切割技术”将硅片厚度从150μm降至120μm,单片成本降低15%,且碎片率控制在0.8%以下,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此外,公司通过垂直整合布局,在硅料、拉晶、切片等环节实现自供率90%,有效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3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厂商,包括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0%,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市场。通过与头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公司订单稳定性增强,且在技术迭代中占据先发优势。例如,针对HJT电池需求,公司已开发出专用低氧硅片,客户验证通过后将贡献新增量。

三、25H2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3.1 反内卷政策下的价格修复

2025年下半年,随着反内卷政策落地,行业产能扩张节奏放缓,供需关系有望边际改善。根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Q3硅片价格将环比上涨5%-8%,公司单瓦净利有望从0.05元提升至0.08元。此外,政策对低效产能的限制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弘元绿能作为N型技术领先者,将优先受益。

3.2 技术迭代带来的增量需求

2025年,光伏行业进入N型技术全面替代期,TOPCon、HJT电池产能占比预计分别达60%和20%。弘元绿能已提前布局:

(1)TOPCon硅片:通过“微掺杂+低氧”技术,将电池效率提升0.3%,客户包括晶科能源、通威股份;

(2)HJT硅片:开发出120μm超薄硅片,适配210mm大尺寸组件,已通过华晟新能源验证;

(3)钙钛矿叠层:与协鑫光电合作研发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用硅片,预计2026年量产。

技术迭代将推动公司硅片业务量价齐升,2025年H2出货量有望环比增长20%。

3.3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通过以下措施巩固成本优势:

(1)硅料自供:参股新疆硅料厂,2025年硅料自供率提升至95%,成本较外购低10%;

(2)设备升级:引入AI切割系统,单线产能提升30%,人工成本下降25%;

(3)库存管理:采用“以销定产+动态调价”模式,2025年H2存货周转天数预计从45天降至35天。

四、财务预测与估值分析

4.1 2025年盈利预测

基于行业价格修复、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00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硅片业务贡献12亿元,设备业务贡献3亿元。

4.2 估值水平与投资评级

截至2025年6月,公司PE(TTM)为15倍,低于行业平均的20倍。考虑到公司N型技术领先地位和反内卷政策下的盈利改善,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对应2025年20倍PE,即30元/股。

五、风险提示

5.1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若反内卷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或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导致行业价格战重启,影响公司盈利。

5.2 技术迭代风险

若HJT、钙钛矿等下一代技术商业化进度慢于预期,或公司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5.3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硅料价格受供需关系、能源成本等因素影响,若2025年H2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压缩公司毛利空间。

六、结论与投资建议

弘元绿能作为光伏设备与硅片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反内卷政策下具备业绩改善的强逻辑。2025年H2,随着行业价格修复、N型技术需求释放和成本控制深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安全边际。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落地节奏和技术迭代进展,逢低布局。

关键词:弘元绿能、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N型技术、25H1减亏、25H2改善、硅片业务、设备业务、成本优势、投资评级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弘元绿能(603185)在光伏行业调整期的表现,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同比减亏,下半年在反内卷政策和技术迭代驱动下有望迎来业绩改善。文章从行业背景、公司基本面、业绩驱动因素、财务预测及风险提示等多维度展开,认为公司作为N型技术领先者,将优先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建议“增持”。

《弘元绿能(603185):25H1同比减亏 H2反内卷下有望改善.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