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能源(601918)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H1煤炭实现量增本降 煤电项目陆续推进
一、引言: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2025年上半年,全球能源市场在碳中和目标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双重影响下呈现结构性分化。国内煤炭行业作为能源安全压舱石,在新能源占比提升的背景下,仍需通过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延伸维持竞争力。新集能源(601918.SH)作为华东地区煤炭-电力一体化标杆企业,凭借“煤电联营”模式与资源禀赋优势,在行业波动中展现出较强韧性。本报告将从经营数据、成本控制、项目进展及战略布局四个维度,解析公司2025年半年报的核心价值。
二、经营数据:量增价稳驱动业绩增长
(一)煤炭业务:产量突破与成本优化双轮驱动
2025H1公司原煤产量达1,287万吨,同比增长8.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板集煤矿(300万吨/年)与口孜东矿(50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分别提升至92%和95%,主要得益于智能化改造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煤销量1,215万吨,同比增长7.8%,产销率维持94.4%高位。
价格方面,公司综合售价582元/吨,同比下降3.2%,但通过成本控制实现毛利率逆势提升。吨煤完全成本287元/吨,同比下降5.1%,其中材料费、电力费分别下降8.2%和6.7%,反映智能化开采(如5G+远程操控)与精益管理成效。最终煤炭板块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40.4%,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二)电力业务:煤电一体化效益初显
报告期内,板集电厂二期(2×660MW)全面投产,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突破4,000MW。发电量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7%,利用小时数达2,560小时,高于全国火电平均水平。电价方面,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至78%,综合电价0.398元/千瓦时,同比微降1.2%,但通过燃料成本下降(标煤单价812元/吨,同比降7.3%)实现度电利润提升。电力板块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19.8%;毛利率18.6%,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三、成本控制:技术赋能与管理优化协同发力
(一)智能化开采降本增效
公司持续推进“智慧矿山”建设,2025H1研发投入2.3亿元,同比增长15%。板集煤矿建成全国首个5G+智能综采工作面,实现采煤机记忆切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单班作业人数减少40%,工效提升35%。口孜东矿应用AI视觉识别系统,设备故障率下降28%,维修成本节约1,200万元。
(二)供应链管理优化
通过集中采购平台整合需求,公司2025H1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6.3%。与中煤集团签订长协供应合同,锁定动力煤价格低于市场价5%-8%,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此外,优化运输路线使单吨煤炭物流成本降低9元,年化节约超1亿元。
(三)财务费用压降
报告期内,公司偿还高息负债15亿元,有息负债规模降至128亿元,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8%,同比压降0.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2.1亿元,同比下降22%,为利润增长提供额外支撑。
四、项目进展:煤电一体化战略纵深推进
(一)在建项目加速落地
1. 利辛电厂三期(2×1,000MW)于2025年3月开工,预计2027年投产,项目采用超超临界机组,度电煤耗较现有机组下降8克,年节约标煤16万吨。
2. 板集煤矿南翼扩区(产能300万吨/年)通过环评,预计2026年投产,届时公司煤炭自给率将提升至85%,进一步巩固煤电联营优势。
(二)新能源布局启动
公司成立新能源事业部,规划“十四五”期间建设1GW风光储一体化项目。2025H1,阜阳风电项目(200MW)获得核准,预计2026年并网,年发电量4.2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13万吨。
五、战略布局:长期价值与风险应对
(一)核心竞争力构建
公司通过“煤炭-电力-新能源”三链融合,形成三大优势:1)成本壁垒,自产煤保障燃料供应,平抑价格波动;2)政策红利,作为安徽省能源保供重点企业,获得容量电价补偿;3)技术领先,智能化水平居行业前列,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
(二)潜在风险与应对
1. 政策风险:碳税政策可能推高运营成本,公司计划通过CCUS技术(2025年试点10万吨/年碳捕集)和绿电交易对冲。
2. 市场风险:新能源装机增长或挤压火电利用小时数,公司通过灵活性改造(2025年完成1,200MW机组改造)提升调峰能力。
3. 安全风险:强化瓦斯治理与顶板管理,2025H1百万吨死亡率0.02,优于行业平均0.15。
六、财务分析与估值
(一)盈利能力提升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1.3%。ROE(加权)达12.4%,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新高。
(二)现金流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3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因销售回款加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28天)及存货优化(库存量同比下降15%)。
(三)估值与投资建议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PE 7.2倍,PB 1.1倍,均低于行业平均(PE 8.5倍、PB 1.3倍)。考虑煤电一体化带来的稳定性及新能源转型潜力,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9.8元(对应2025年PE 8倍)。
七、结论:成长性与确定性兼备的能源标的
新集能源通过“量增本降”夯实煤炭主业,以“煤电联营”穿越周期,借“新能源转型”打开成长空间。2025年半年报验证了其战略执行力,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公司有望成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关键词:新集能源、半年报点评、煤炭量增、成本下降、煤电项目、智能化开采、财务优化、新能源转型、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新集能源2025年半年报,指出公司通过煤炭产量增长与成本下降实现业绩提升,煤电项目推进强化一体化优势,同时布局新能源转型。报告从经营数据、成本控制、项目进展及战略布局等维度解析公司核心竞争力,并给出估值与投资建议,认为其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