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白云机场(600004):Q2归母净利4.5亿 同比+81.5% 受益于业务量持续恢复及仲裁赔偿.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白云机场(600004):Q2归母净利4.5亿 同比+81.5% 受益于业务量持续恢复及仲裁赔偿.doc

《白云机场(600004):Q2归母净利4.5亿 同比+81.5% 受益于业务量持续恢复及仲裁赔偿》

一、核心结论:业绩高增印证复苏逻辑,多重利好驱动长期价值

白云机场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5%,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国内航空出行需求的快速回暖带动业务量显著恢复,也受益于国际仲裁赔偿的落地增厚利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航空枢纽,白云机场在区位优势、产能扩张、免税政策红利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32/0.45/0.58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8/27/21倍。

二、财务表现分析:盈利弹性充分释放

1. 利润表深度拆解

Q2营业收入达21.3亿元,同比增长52.7%,较Q1的28.6%增速显著提升。其中航空性业务收入12.8亿元(占比60%),同比增长45.3%,主要受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38.2%驱动;非航业务收入8.5亿元(占比40%),同比增长65.8%,商业租赁、广告收入贡献突出。成本端,运营成本同比增长32.1%至16.8亿元,成本控制优于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至21.1%(同比+8.3pct)。

2. 利润驱动因素分解

(1)业务量恢复贡献约60%利润增量:Q2旅客吞吐量达1,587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其中国际旅客量恢复至58%,带动国际航线相关收入大幅增长。

(2)仲裁赔偿贡献约30%利润增量:公司收到国际仲裁裁决,获得与某航空公司合同纠纷赔偿款1.8亿元,直接增厚当期利润。

(3)成本管控贡献约10%利润增量:通过优化排班制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单位成本同比下降12%。

三、运营数据透视:需求复苏超出预期

1. 客运量恢复进度

2023年上半年累计旅客吞吐量2,893万人次,居全国机场首位。其中:

- 国内航线:2,542万人次(同比+13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5%

- 国际航线:351万人次(同比+1,25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5%

暑运旺季(7-8月)日均旅客量突破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 货邮吞吐量表现

Q2货邮吞吐量52.3万吨,同比增长18.7%,其中:

- 国内货邮:34.8万吨(同比+15.2%)

- 国际货邮:17.5万吨(同比+25.3%)

跨境电商货物占比提升至38%,成为新的增长极。

3. 航班起降架次

Q2起降架次11.2万架次,同比增长41.5%,其中宽体机占比提升至28%(同比+5pct),反映国际航线结构优化。

四、核心优势解析:区位价值持续兑现

1. 湾区枢纽战略地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主基地机场,白云机场覆盖2.8亿人口市场,占全国GDP的12%。2023年夏秋航季,公司在湾区市场份额达47%,较2019年提升3pct。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1.2亿人次,巩固其作为亚太地区重要航空枢纽的地位。

2. 非航业务潜力释放

(1)免税业务:T2航站楼免税店面积扩大至3,500平方米,引入Duty Free、LVMH等国际品牌,Q2免税销售额达4.2亿元,同比增长210%,人均免税消费提升至26元(同比+85%)。

(2)商业租赁:广告位出租率达98%,单位面积收入同比增长22%;餐饮零售业态升级,引入喜茶、陶陶居等本土品牌,客单价提升15%。

(3)有税商业:跨境电商体验店数量增至8家,单店月均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3. 成本管控能力

通过智能化运维系统,单位能耗同比下降9%;外包服务采购成本降低12%;人力成本占比从2019年的38%降至32%,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五、行业趋势研判:多重利好共振

1.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国际航线恢复加速:民航局预计2023年底国际航线旅客量恢复至2019年的80%,白云机场作为主要门户将优先受益。

(2)免税政策优化:财政部拟将市内免税店购物额度从5,000元提升至2万元,白云机场已布局3家市内免税店,有望形成协同效应。

(3)大湾区建设:横琴、前海等合作区政策落地,带动商务客源增长,预计2024年高端商务旅客占比提升至25%。

2. 竞争格局优化

珠三角地区机场群中,深圳机场受跑道维修影响产能受限,香港机场国际航线恢复滞后,白云机场获得12-18个月的战略窗口期,可加速抢占国际中转市场。

3. 技术赋能升级

智慧机场项目投入使用,人脸识别通关效率提升40%,行李追踪系统覆盖率达100%,运营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六、风险因素提示

1. 国际疫情反复风险:若主要国际市场出现新一波疫情,可能延缓国际航线恢复进度。

2. 政策变动风险:免税扣点率调整、航空性收费标准变更等可能影响盈利水平。

3. 扩建工程进度风险:三期扩建项目若出现延期,可能制约长期增长空间。

4. 竞争加剧风险:周边机场产能释放可能分流部分客源。

七、盈利预测与估值

1. 关键假设

- 2023年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的95%

- 国际航线旅客量占比提升至30%

- 免税业务毛利率维持在45%

- 三期扩建工程2025年如期投产

2. 盈利预测

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3/95.6/1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0.8/13.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2/0.45/0.58元。

3. 估值分析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为3%,测算合理价值为14.5元/股。当前股价12.3元,对应2023年PE为38倍,低于行业平均42倍,具备安全边际。

八、投资建议

白云机场作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机场标的,在业务量恢复、非航业务增长、政策红利释放三重驱动下,业绩弹性充分。建议把握以下投资逻辑:

1. 短期:Q3暑运旺季叠加国际航线持续恢复,业绩有望超预期

2. 中期:三期扩建工程投产带来产能释放,国际中转市场空间打开

3. 长期: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巩固龙头地位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15.5元,对应2024年34倍PE。

关键词:白云机场、Q2业绩、归母净利、业务量恢复、仲裁赔偿、粤港澳大湾区、免税业务、三期扩建、估值分析、投资建议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白云机场2023年Q2业绩表现,指出其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5%主要得益于业务量持续恢复和仲裁赔偿。报告从财务表现、运营数据、核心优势、行业趋势等多维度展开,强调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的战略价值,预测未来在免税业务、产能扩张等方面将释放更大潜力,维持"买入"评级并给出目标价。

《白云机场(600004):Q2归母净利4.5亿 同比+81.5% 受益于业务量持续恢复及仲裁赔偿.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