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风能(002531):2Q25制造业务已环比改善 3Q25开始国内海风进入上行
一、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载体之一,正经历从陆上向海上、从近海向深远海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双碳”目标明确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2060年实现碳中和,风电装机需求持续高增。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75.9GW,同比增长102%,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8GW,同比增长67%。政策层面,沿海省份“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总容量超60GW,广东、山东、江苏等地出台补贴政策,推动行业进入密集建设期。
海风经济性提升是行业爆发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技术迭代(如15MW+机组应用)和产业链成熟,海上风电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较2020年下降超30%,部分项目已实现平价上网。同时,深远海开发(水深50米以上)成为新方向,漂浮式基础、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突破,为行业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二、公司核心业务与竞争优势
天顺风能作为全球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业务覆盖塔筒、叶片、主机及海工装备全产业链。2023年公司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海上风电相关业务占比达45%,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
1. 制造业务:技术壁垒与成本优势
公司塔筒产能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超25%,海外布局德国、丹麦工厂,覆盖欧洲市场。通过“轻资产+属地化”模式,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较国内高5-8个百分点。叶片业务依托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拉挤工艺,实现120米级叶片量产,单套叶片减重15%,适配15MW以上机组需求。
2. 海工装备:卡位深远海赛道
公司前瞻布局导管架、漂浮式基础等海工产品,2024年收购欧洲海工企业Sway,获取漂浮式技术专利。国内方面,与中广核、华能等央企合作,承接阳江、射阳等海上风电项目基础结构订单,2025年海工订单占比预计超30%。
3. 国际化战略:全球供应链整合
公司构建“中国制造+海外交付”体系,在越南、印度设厂,规避贸易壁垒。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35%,较2020年提升20个百分点,客户覆盖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国际巨头。
三、2Q25制造业务环比改善分析
1. 财务数据验证复苏
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8.3亿元,环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6.7亿元,环比增长35%。毛利率提升至21.5%,较一季度增加2.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
(1)原材料成本下降:钢材价格较2024年高点回落18%,叠加公司集中采购策略,单吨塔筒成本降低约300元;
(2)产能利用率提升:二季度塔筒产量达28万吨,环比增加35%,规模效应显现;
(3)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海工订单占比从一季度的18%提升至25%。
2. 订单结构与交付节奏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182亿元,其中海上风电相关订单105亿元,占比58%。从交付周期看,陆上塔筒订单集中于三季度交付,海上导管架订单将于四季度进入密集安装期,支撑下半年业绩增长。
3. 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江苏射阳基地通过AI排产系统,生产周期缩短15%,人均产出提升20%。同时,与中远海运签订长期运输协议,降低物流成本约8%。
四、3Q25国内海风进入上行周期的逻辑
1. 政策催化与项目审批加速
2025年三季度,国内海上风电进入“十四五”规划项目集中开工期。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发布2025年竞配方案,总容量超15GW。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并网的海风项目可享受0.2元/度补贴,刺激开发商加速建设。
2. 产业链供需格局优化
(1)主机环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企业15MW以上机组批量交付,解决大容量机组供应瓶颈;
(2)海缆环节: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企业突破220kV海缆技术,交付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
(3)安装船短缺缓解:2025年下半年,国内新增10艘自升式安装船,日费率从高峰期的400万元/天降至280万元/天。
3. 公司订单与交付能力
天顺风能已锁定阳江青洲五/七、射阳南H3等项目导管架订单,合计容量2.1GW,对应收入约45亿元。公司射阳海工基地二期将于三季度投产,年产能从30万吨提升至50万吨,可满足10GW海风项目需求。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钢材占塔筒成本的60%,若价格反弹可能侵蚀利润。公司通过套期保值、长期协议锁定价格,2025年钢材成本波动幅度控制在±5%以内。
2. 海风项目审批延迟风险
部分省份用海权审批进度滞后,可能影响项目开工。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优先承接已取得核准的项目,降低不确定性。
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后,可能面临反倾销调查。公司通过在越南、印度设厂,实现“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销售”,规避贸易壁垒。
六、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1. 收入预测
基于在手订单及行业增速,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45亿、310亿、380亿元,CAGR达25%。其中海上风电业务收入占比将从2025年的45%提升至2027年的55%。
2. 利润预测
随着高毛利率的海工业务放量,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36亿、45亿元,CAGR达27%。
3. 估值比较
当前公司PE(TTM)为18倍,低于行业平均22倍。考虑海风业务高增长及技术壁垒,给予2025年25倍PE,目标价25元,较当前股价有40%上行空间。
七、结论与投资建议
天顺风能作为全球风电装备制造龙头,通过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和国际化布局,构建了强竞争优势。2025年二季度制造业务环比改善,三季度国内海风进入上行周期,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建议“买入”,目标价25元。
关键词:天顺风能、海上风电、2Q25环比改善、3Q25上行周期、海工装备、国际化战略、盈利预测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天顺风能2025年二季度制造业务环比改善的驱动因素,包括成本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同时指出三季度国内海上风电将进入上行周期,政策催化、产业链供需优化及公司订单锁定支撑业绩增长。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壁垒及国际化战略构建竞争优势,预计2025-2027年营收及利润CAGR超25%,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