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新集能源(601918):煤电一体化持续践行.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新集能源(601918):煤电一体化持续践行.doc

《新集能源(601918):煤电一体化持续践行》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新集能源(601918.SH)作为国内煤电一体化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依托安徽淮南矿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电力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控股股东为中煤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股权结构稳定,政策支持力度显著。截至2023年,公司煤炭核定产能2350万吨/年,电力装机容量331万千瓦,其中煤电一体化机组占比超80%,有效对冲了煤价波动风险。

行业层面,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023年煤炭消费占比达56.8%。在“双碳”目标下,煤电行业面临转型压力,但短期内仍需承担基础负荷功能。政策层面,《“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发展煤电联营”,为煤电一体化企业提供了战略机遇。新集能源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既保障了电力业务的燃料供应稳定性,又提升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核心业务分析:煤炭与电力的协同效应

(一)煤炭板块:资源禀赋与成本优势

新集能源的煤炭资源集中于淮南煤田,该区域煤层厚、埋藏浅、开采条件优越。公司主力矿井包括刘庄煤矿(产能1100万吨/年)、板集煤矿(产能300万吨/年)等,均采用现代化综采技术,机械化率达100%。2023年,公司商品煤产量1870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动力煤占比85%,主要用于自备电厂发电,剩余部分通过铁路外运至华东、华中地区。

成本控制方面,公司通过规模化开采和洗选加工降低单位成本。2023年,公司自产煤单位完全成本为287元/吨,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2%。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刘庄煤矿已建成省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单井工效提升15%,进一步巩固了成本优势。

(二)电力板块:装机扩张与效益提升

公司电力业务以煤电为主,2023年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其中,板集电厂(2×66万千瓦)和利辛电厂(2×100万千瓦)为主力机组,均采用超临界燃煤技术,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通过“煤电联营”模式,实现了燃料100%自给,避免了市场煤价波动对利润的侵蚀。2023年,公司电力业务毛利率达28.6%,较纯火电企业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公司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00万千瓦,目前已有50万千瓦项目进入建设阶段。通过“煤电+新能源”协同发展,公司有望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满足政策要求。

三、财务表现与竞争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一体化模式显效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增长12.4%;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8.7%。ROE(加权)达14.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8.5%。分业务看,煤炭板块贡献营收占比58%,电力板块占比37%,两者毛利率分别为41.2%和28.6%,共同支撑了公司的高盈利水平。

(二)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五年为正,2023年达38.6亿元,足以覆盖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68.3%降至2023年的59.7%,流动比率提升至1.2,偿债能力显著增强。此外,公司信用评级为AA+,融资成本较行业平均低50-100BP,为后续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横向对比:行业地位稳固

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新集能源在煤电一体化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以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为例,后两者煤炭自给率分别为85%和60%,而新集能源通过100%自供燃料,实现了利润的稳定性。同时,公司电力业务毛利率高于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纯火电企业,体现了“煤电联营”的抗风险能力。

四、战略规划与未来展望

(一)产能扩张:打造千万吨级矿井群

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煤炭产能1000万吨/年,重点推进口孜东矿(300万吨/年)和杨村矿(400万吨/年)建设。预计到2025年,公司煤炭产能将突破3000万吨/年,进一步巩固区域龙头地位。

(二)电力转型:清洁化与智能化并举

在煤电领域,公司将对现有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提升调峰能力至30%额定负荷,以适应新能源接入需求。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将依托淮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重点发展“煤电+光伏”一体化项目,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达15%。

(三)技术升级:智能化与低碳化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5亿元用于智能化建设,包括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同时,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试点,降低煤电碳排放强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五、风险提示

(一)政策风险:煤炭产能调控政策可能影响公司扩产进度;电力市场化改革或导致电价波动。

(二)市场风险:煤炭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若下游行业(如钢铁、建材)需求下滑,可能拖累煤价。

(三)技术风险:新能源项目开发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影响公司转型步伐。

六、投资建议

新集能源作为煤电一体化标杆企业,具备资源禀赋、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三重驱动。当前公司PE(TTM)为8.5倍,低于行业平均的12倍,估值具有吸引力。考虑到公司产能扩张和新能源转型的确定性,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8元(对应2024年10倍PE)。

关键词:新集能源、煤电一体化、煤炭产能、电力装机、智能化矿井、双碳目标、财务分析、战略规划

简介:本报告深入分析新集能源(601918)的煤电一体化模式,从资源禀赋、成本优势、财务表现、战略规划等维度阐述其竞争力,指出公司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实现煤炭与电力的协同效应,有效对冲行业波动风险。报告认为,公司产能扩张、新能源转型和技术升级将支撑长期增长,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给予“买入”评级。

《新集能源(601918):煤电一体化持续践行.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