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新集能源(601918):Q2煤价&发电量价下跌拖累业绩 下半年有望显著改善.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新集能源(601918):Q2煤价&发电量价下跌拖累业绩 下半年有望显著改善.doc

【新集能源(601918):Q2煤价&发电量价下跌拖累业绩 下半年有望显著改善】

一、核心结论:短期承压不改长期价值,下半年业绩修复可期

新集能源2024年二季度受煤炭价格下行、发电量价齐跌双重压力影响,业绩出现阶段性回调。但公司作为华东地区煤电一体化标杆企业,依托安徽煤电资源禀赋及"煤电联营"模式优势,下半年随着迎峰度夏用电需求释放、煤炭供需格局改善,叠加成本端优化措施落地,业绩有望实现显著修复。长期看,公司产能扩张计划明确,新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二、Q2业绩分析:量价齐跌导致盈利承压

(一)煤炭板块:价格下行拖累营收

1. 价格端:2024年二季度动力煤市场均价856元/吨,同比下降12.3%,环比一季度下降8.7%。公司主力矿井商品煤综合售价较去年同期下滑约15%,主要受进口煤冲击、水电替代效应增强影响。

2. 销量端:二季度商品煤销量482万吨,同比微增2.1%,但环比一季度下降9.3%。主要受安全检查趋严导致部分矿井产能释放受限,叠加铁路运力阶段性紧张影响。

3. 成本端:吨煤完全成本328元/吨,同比上涨5.2%,其中材料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长7.8%、6.3%。安全投入增加及资源税税率上调(从8%提至10%)是主要推手。

4. 利润端:煤炭板块毛利率38.7%,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板块净利润同比减少42%至6.8亿元。

(二)电力板块:量价双杀加剧亏损

1. 发电量:二季度完成发电量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4%,主要受水电出力增加挤压火电空间、区域用电需求增速放缓影响。

2. 电价端:综合上网电价0.412元/千瓦时,同比下降3.5%,市场化交易电价折让幅度扩大(从5%增至8%)是主因。

3. 成本端:度电燃料成本0.28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2.1%,但受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影响,单位固定成本分摊增加,整体度电成本仅下降1.3%。

4. 利润端:电力板块毛利率-5.6%,同比下滑12.3个百分点,板块亏损扩大至1.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3亿元)。

(三)综合影响:Q2归母净利润同比降58%

公司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下降14.7%;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58.3%。扣非后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60.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2亿元,同比下降37.4%,但环比一季度增长45%,显示回款能力有所改善。

三、下半年改善逻辑:供需反转+成本优化

(一)煤炭板块: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1. 供给端:主产区安监力度持续,内蒙古"倒查20年"余波未平,山西煤矿事故频发导致产能释放受限。预计三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幅不超过2%,较上半年增速(4.4%)明显收窄。

2. 需求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来临,火电日耗同比增幅预计达8%-10%。非电需求方面,水泥、钢铁行业开工率回升,化工用煤需求保持刚性。

3. 进口端:印尼煤HBA指数持续上涨,澳大利亚高卡煤进口成本倒挂,预计三季度煤炭进口量同比减少5%-8%。

4. 价格预测:动力煤5500大卡市场价三季度有望回升至900-950元/吨区间,较二季度均价上涨5%-11%。

(二)电力板块:量价利三重修复

1. 发电量:华东地区高温天气持续,7月以来全省最高负荷同比增幅达12%,预计三季度公司发电量环比增长15%-20%。

2. 电价端:容量电价机制全面落地(安徽标准为100元/千瓦·年),叠加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增加,预计综合电价同比提升2%-3%。

3. 成本端:长协煤履约率提升(目标从80%提至85%),叠加市场煤价下行,预计度电燃料成本同比下降5%-7%。

4. 利润测算:电力板块有望实现扭亏为盈,单季净利润预计达1.5-2.0亿元。

(三)成本端优化:管理效能提升

1. 供应链优化:推进煤炭"公转铁"比例从45%提至55%,降低物流成本约15元/吨。

2. 技术改造:完成3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供电煤耗下降2克/千瓦时,年节约标煤3.6万吨。

3. 人员优化:通过智能化改造减少井下作业人员12%,人工成本占比从28%降至25%。

四、长期增长逻辑:产能扩张+新能源转型

(一)煤炭产能有序释放

1. 在产矿井:板集煤矿(300万吨/年)达产稳定,口孜东矿(800万吨/年)技改完成,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

2. 在建项目:杨村煤矿(500万吨/年)预计2025年投产,配套选煤厂同步建设,项目IRR达12.8%。

3. 资源获取:参与竞拍安徽宿州、淮北区块探矿权,新增煤炭资源量5.2亿吨。

(二)电力装机加速扩张

1. 火电项目:板集电厂二期(2×660MW)预计2024年底双投,年发电量增加66亿千瓦时。

2. 新能源布局:规划"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300万千瓦,已获批光伏项目120万千瓦,其中60万千瓦预计2024年并网。

3. 储能配套:投资建设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三)煤电联营深化

1. 长协机制:与皖能电力、华电国际等签订5年期长协合同,覆盖80%以上商品煤销量。

2. 产业链延伸:投资建设煤制气项目(20亿立方米/年),提升煤炭附加值。

3. 区域协同:参与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建设,获取跨省输电通道配额。

五、估值与投资建议

(一)相对估值:PB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PB为0.8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2倍水平。考虑公司煤电一体化属性,给予1.0-1.1倍PB估值,对应目标价6.2-6.8元。

(二)绝对估值:DCF模型测算

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合理价值为6.5元/股,较当前股价有25%上行空间。

(三)投资建议: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28.7/33.5亿元,对应EPS为0.86/1.10/1.29元。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6.5元。

六、风险提示

1. 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

2.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不及预期

3. 新建项目投产进度滞后

4. 安全事故导致停产整顿

关键词:新集能源、煤价下跌、发电量价齐跌、Q2业绩承压、煤电联营、下半年改善、产能扩张、新能源转型、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新集能源2024年二季度业绩承压原因,指出煤炭价格下行与发电量价齐跌是主要拖累因素。通过梳理下半年煤炭供需格局改善、电力需求回升、成本优化等逻辑,论证公司业绩修复预期。同时阐述公司长期增长动能,包括煤炭产能扩张、电力装机增长、新能源转型及煤电联营深化。最终给出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认为公司短期承压不改长期价值,下半年有望实现显著改善。

《新集能源(601918):Q2煤价&发电量价下跌拖累业绩 下半年有望显著改善.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