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中航高科(600862):1H25业绩稳步增长;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中航高科(600862):1H25业绩稳步增长;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doc

《中航高科(600862):1H25业绩稳步增长;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一、核心结论:业绩稳健增长,战略定位清晰

中航高科作为航空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1H25)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提升。公司依托航空工业集团资源,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装备配套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并通过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延伸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当前,公司正积极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速布局高端航空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未来有望在军民融合与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先机。

二、公司概况:航空新材料领军者

1. 发展历程与股权结构

中航高科前身为南通机床厂,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注入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优质资产,转型为航空新材料专业平台。截至2025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过中航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42.86%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股权集中于国有资本,确保了战略方向与国家航空产业规划高度协同。

2. 主营业务布局

公司业务覆盖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两大板块:

(1)航空新材料:占营收比重超75%,核心产品包括航空级碳纤维预浸料、蜂窝芯材、结构件等,广泛应用于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等主机型号,客户涵盖成飞、沈飞、西飞等国内主流航空制造企业。

(2)高端装备:依托子公司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服务航空制造精密加工需求,并逐步向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拓展。

三、1H25业绩分析: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1. 财务数据表现

根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22.7%。毛利率提升至38.5%,较上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与成本控制优化。

2. 收入结构拆解

(1)航空新材料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收入比重76.2%。其中,碳纤维预浸料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单价提升8%,主要受益于新一代军机型号放量及民航客机国产化配套需求。

(2)高端装备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提升至25.3%,反映智能装备产品线优化与市场拓展成效。

3. 盈利驱动因素

(1)技术升级: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完成批量交付,单位价值量较T300级提升40%,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2)规模效应:南通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面达产,年产能从1,200吨提升至2,000吨,单位固定成本下降12%。

(3)客户拓展:进入中国商飞C929宽体客机供应链体系,预计2026年起贡献增量收入。

四、行业前景:新质生产力催生长期机遇

1. 航空装备升级需求

(1)军用领域: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战略空军建设,预计2025-2030年新增三代半/四代战斗机1,200架以上,复合材料用量占比从25%提升至40%,带动碳纤维预浸料需求年均增长25%。

(2)民用领域:C919大飞机产能爬坡至150架/年,C929宽体客机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国产大飞机复合材料国产化率要求达100%,为公司提供战略级市场空间。

2. 新材料技术迭代方向

(1)高性能化:T1100级碳纤维、耐高温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等下一代材料研发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27年实现工程化应用。

(2)智能化:嵌入传感器功能的智能复合材料完成概念验证,可实时监测结构健康状态,应用于无人机等新型装备。

3. 政策支持力度

202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意见》明确将航空复合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倾斜。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预计三年内累计获得专项扶持资金超5亿元。

五、核心竞争力:技术、客户、产能三重壁垒

1. 技术研发优势

(1)专利布局: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28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5%,主导制定《航空用碳纤维预浸料》等5项国家标准。

(2)研发体系: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航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北航、南航共建联合创新中心,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6.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客户粘性优势

(1)军方认证:通过GJB9001C军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纳入军方A类供应商名录,订单稳定性强。

(2)主机厂配套:与成飞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独家供应歼-20翼身融合部关键材料,配套份额占比超80%。

3. 产能扩张优势

(1)在建项目:南通产业园二期规划新增产能1,500吨,预计2026年投产;西安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启动建设,定位民航客机配套。

(2)供应链整合:通过纵向并购控制上游聚丙烯腈基纤维原料供应,成本占比从45%降至38%。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主要风险

(1)军品订单波动:受国防预算调整影响,可能存在短期交付节奏变化。

(2)技术替代风险: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可能对碳纤维形成部分替代。

(3)国际贸易摩擦:高端设备进口受限可能影响产能爬坡进度。

2. 应对措施

(1)多元化客户结构:将民航客户占比从15%提升至30%,降低对军品的依赖。

(2)前瞻性技术储备:布局3D打印复合材料、自修复材料等前沿方向,保持技术代差优势。

(3)本地化供应链:与国内设备厂商联合开发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实现关键设备自主可控。

七、估值与投资建议

1. 相对估值

选取同行业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45倍。考虑到公司军民融合战略的稀缺性及产能释放确定性,给予50倍目标PE。

2. 绝对估值

采用DCF模型测算,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得出每股合理价值为42.6元。

3. 投资评级

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结果,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40-45元,对应2025年EPS 0.85元的47-53倍PE。

八、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航空新材料集团

公司规划到2030年实现“三个一”目标: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碳纤维产能达5,000吨、国际市场占比超15%。通过实施“材料+装备”双轮驱动战略,深化与波音、空客等国际巨头的合作,力争成为全球航空复合材料领域前三强。

关键词:中航高科、航空新材料、碳纤维、新质生产力、1H25业绩、军民融合、产能扩张、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中航高科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指出其航空新材料业务量价齐升驱动增长,并从行业前景、核心竞争力、风险因素、估值体系等维度展开研究。公司依托技术、客户、产能三重优势,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未来有望在军民融合与国产替代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航高科(600862):1H25业绩稳步增长;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