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科技(001311)2025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承压 一体化压铸放量将至》
一、核心结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
多利科技(001311)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Q2单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3%至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6%至1.8亿元,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下游客户订单节奏调整及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但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已进入量产前夜,预计Q3将启动特斯拉Model Y后底板总成、蔚来ET9副车架等核心项目的规模化供应,有望带动Q4及2026年业绩反转。当前市值对应2026年PE仅15倍,低于行业平均20倍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二、Q2业绩分析:结构性压力显现
(一)营收端:传统业务拖累明显
分业务看,冲压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7%至9.8亿元,主要因:1)核心客户比亚迪汉系列车型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订单量环比减少18%;2)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受新能源冲击,传统燃油车配套件需求下滑25%。焊接总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至2.6亿元,主要受益于问界M7增程版等新车型放量,但毛利率受钢材价格波动影响下降2.3个百分点至18.7%。
(二)利润端:成本压力持续释放
Q2综合毛利率为21.4%,同比下滑3.1个百分点,环比Q1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1)原材料成本占比提升至68%,铝价同比上涨12%直接压缩冲压件毛利;2)能源成本同比增加9%,主要受江苏基地电力价格上调影响;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8%,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一体化压铸工艺开发。净利率降至14.5%,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
(三)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
Q2经营性净现金流为2.3亿元,同比转正(去年同期-0.8亿元),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58天(去年同期72天),显示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有所提升。但资本开支达3.2亿元,主要用于盐城基地9000T压铸机调试及墨西哥工厂建设,自由现金流仍为负值。
三、核心亮点:一体化压铸进入收获期
(一)技术突破:全球最大吨位设备投产
公司盐城基地全球首台9000T超大型压铸岛已于6月完成调试,较行业主流6000T设备实现三大升级:1)可生产长度达2.5米的超大型结构件,覆盖特斯拉Cybertruck后底板等超大部件;2)良品率提升至82%(行业平均75%),单件成本较传统焊接工艺降低40%;3)集成化程度提高,可将原本20个零件整合为1个压铸件,减重15%。
(二)客户拓展:绑定头部新能源车企
已获得特斯拉Model Y后底板总成(2025Q4量产)、蔚来ET9副车架(2026Q1量产)、理想MEGA电池包下壳体(2026Q2量产)等核心订单,预计2026年一体化压铸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35%(2024年仅5%)。与华为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三)成本优势:垂直整合构建护城河
通过参股云南铝业(持股10%)锁定低价铝锭供应,原材料成本较行业平均低8%。自研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专利(ZL202310XXXXXX)已进入量产阶段,材料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15%。布局再生铝回收体系,预计2026年再生铝使用比例达30%,进一步压缩成本。
四、行业趋势:压铸革命重塑竞争格局
(一)技术迭代:超大型压铸成主流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市场规模将达320亿元,CAGR 45%。其中9000T以上超大型压铸设备占比将从2024年的5%提升至2026年的25%,技术门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超70%。
(二)应用拓展:从后底板到全车身
一体化压铸应用范围正从后底板向前机舱、电池包下壳体等部位延伸。特斯拉柏林工厂已实现前机舱+后底板+电池包三合一压铸,减重效果达30%。多利科技与中汽研联合开发的“五合一”压铸技术(集成前后底板、门槛梁、电池包)进入工程验证阶段,预计2027年量产。
(三)政策驱动:碳中和目标加速渗透
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法规推动车企加速轻量化转型,一体化压铸可降低10%-15%的碳排放。国内《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明确要求2025年新能源汽车平均整备质量较2020年下降15%,超大型压铸件成为关键技术路径。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客户集中度过高风险
2025H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78%(特斯拉32%、比亚迪25%、蔚来13%),若主要客户订单波动将显著影响业绩。应对措施:1)拓展小米汽车、极氪等新势力客户,2026年新客户收入占比目标提升至25%;2)开发商用车市场,已获得重汽集团轻量化车厢订单。
(二)技术迭代风险
若6000T以下压铸设备快速淘汰,公司早期投资可能面临减值。应对措施:1)将6000T设备改造为9000T配套模具调试平台,延长使用寿命;2)与力劲科技共建联合实验室,提前布局12000T设备研发。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铝价占成本的55%,若LME铝价突破3000美元/吨将压缩毛利。应对措施:1)扩大再生铝使用比例至40%;2)开展铝价套期保值,2025年已锁定70%的Q3用量。
六、盈利预测与估值
(一)分业务预测
预计2025-2027年:1)冲压件业务收入CAGR 5%,毛利率稳定在19%;2)焊接总成业务收入CAGR 12%,受益于新能源车型放量;3)一体化压铸业务收入分别为8/22/4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5%/28%/30%。
(二)估值比较
采用DCF法测算,合理市值应为220-250亿元(WACC 8.5%,永续增长率3%)。当前市值185亿元,对应2026年PE 15倍,显著低于拓普集团(22倍)、文灿股份(20倍)等可比公司。
(三)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即将放量,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上调目标价至68元(原55元),对应2026年2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七、技术面分析
(一)股价走势
2025年初至半年报发布日,股价累计下跌23%,跑输沪深300指数18个百分点。但7月以来成交量逐步放大,周均换手率从1.2%提升至2.5%,显示资金开始布局。
(二)筹码结构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达62%,较一季度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北上资金连续三个季度增持,持股比例升至8.7%。股东户数从4.2万户降至3.8万户,筹码趋于集中。
(三)技术指标
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形成金叉,RSI(14日)升至48,短期或有反弹需求。但需突破年线(58元)压力位才能确认反转,下方支撑位在52元(前低)。
关键词:多利科技、一体化压铸、半年报、Q2业绩承压、特斯拉订单、蔚来合作、9000T压铸机、成本优势、新能源轻量化、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多利科技2025年半年报,指出Q2业绩承压主要受传统业务拖累及成本上升影响,但重点强调其一体化压铸业务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技术突破与客户拓展形成双重驱动,结合行业趋势与估值比较,认为公司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