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厦门钨业(600549):25Q2利润环比增长 需求回暖或增厚业绩.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厦门钨业(600549):25Q2利润环比增长 需求回暖或增厚业绩.doc

《厦门钨业(600549):25Q2利润环比增长 需求回暖或增厚业绩》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钨业龙头的周期性机遇

厦门钨业作为全球钨产业链龙头,业务覆盖钨精矿开采、钨粉及硬质合金生产、稀土深加工、电池材料四大板块。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利润环比显著增长,这一表现既源于行业需求的结构性回暖,也与公司自身战略调整密切相关。当前,全球制造业复苏、新能源领域需求爆发、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重构,共同构成钨行业的新周期起点。

钨作为战略性稀缺资源,其需求与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硬质合金占钨消费量的60%以上,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能源开采等领域。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PMI指数持续回升,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达6.8%,带动硬质合金刀具、模具等下游产品需求增长。同时,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中的渗透率提升,为公司稀土板块提供第二增长极。

二、25Q2业绩拆解:利润环比改善的驱动因素

1. 钨主业量价齐升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钨精矿产量环比增长12%,达到5800吨,主要得益于旗下三明钨矿、江西盘古山矿的技术改造完成。价格方面,APT(仲钨酸铵)市场均价从Q1的18.2万元/吨升至Q2的19.5万元/吨,涨幅7.1%。成本端,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单位钨精矿成本同比下降3.2%,推动毛利率从Q1的22.4%提升至Q2的25.8%。

硬质合金板块表现突出,汽车刀具、3C精密零件用合金销量环比增长18%,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45%。子公司厦门金鹭通过技术迭代,将涂层刀具寿命延长30%,在德系、日系车企供应链中的份额扩大至12%。

2. 稀土板块盈利修复

受缅甸稀土进口受限影响,国内镨钕氧化物价格Q2上涨15%至48万元/吨。公司稀土分离产能利用率从Q1的78%提升至Q2的92%,磁材业务毛利率修复至18.5%,环比增加4.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订单量同比增长55%,成为主要增长点。

3. 电池材料业务减亏

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三元正极材料,公司电池材料板块Q2亏损收窄至2800万元,环比减少62%。高镍811材料出货量环比增长40%,在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认证通过率提升至80%,为后续放量奠定基础。

三、需求端分析:三大赛道驱动长期增长

1. 制造业升级带动硬质合金需求

全球硬质合金市场规模预计2025-2030年CAGR达5.8%,中国占比将超过40%。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钛铝合金加工需求激增,公司开发的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刀具已通过宝马、特斯拉的供应商认证。此外,3C行业钛合金中框加工难度提升,推动PCD(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销量同比增长25%。

2. 新能源领域打开稀土第二曲线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800万辆,驱动钕铁硼磁体需求增长22%。公司研发的耐高温、低重稀土磁体已应用于比亚迪海豹系列电机,单台电机用量从0.8kg提升至1.2kg。风电领域,直驱永磁风机渗透率提升带动重稀土用量增加,公司储备的镝铁合金回收技术可降低原料成本15%。

3. 钨资源战略价值凸显

全球钨储量集中在中国(62%)、俄罗斯(10%)和越南(9%)。中国加强钨矿开采总量控制,2025年指标同比减少5%,推动钨精矿价格中枢上移。公司通过控股洛阳钼业、参股非洲钨矿项目,资源保障率提升至85%,在行业供给收缩周期中占据主动。

四、竞争格局与核心优势

1. 垂直一体化布局构筑壁垒

公司形成“钨矿-钨冶炼-硬质合金-终端应用”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以APT生产为例,自给钨精矿比例达70%,较外购原料企业毛利率高8-10个百分点。稀土板块同样实现“矿-分离-磁材”一体化,规避中间环节价格波动风险。

2. 技术研发引领行业升级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4.8%,高于行业平均3.2%。在硬质合金领域,公司掌握微米级粉末制备、梯度结构涂层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对标瑞典山特维克。稀土板块开发的晶界扩散技术,可使磁体矫顽力提升30%,重稀土用量减少40%。

3. 客户结构优化提升溢价能力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8%降至2025年Q2的29%,客户分散度提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建立联合实验室,定制化开发磁材产品,议价能力显著增强。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钨精矿价格受国际政治、环保政策影响较大。公司通过建立战略库存(维持3个月用量)、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对冲风险。2025年Q2,库存周转率优化至2.8次/年,较行业平均高0.5次。

2. 贸易摩擦与技术壁垒

欧美对中国硬质合金出口加征关税,公司通过在越南、墨西哥设厂实现本地化供应,规避贸易壁垒。技术方面,加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突破超细晶粒合金制备技术,获得欧盟CE认证。

3. 新能源业务客户集中度风险

电池材料板块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5%。公司通过拓展储能市场、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降低依赖度,2025年储能领域收入占比预计提升至15%。

六、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基于行业需求回暖、公司产能释放节奏,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0亿、365亿、4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22.5亿、27.8亿元,对应EPS为1.28元、1.59元、1.97元。

采用分部估值法:钨业务给予15倍PE,稀土业务给予20倍PE,电池材料业务给予25倍PE,目标市值405亿元,对应目标价28.5元。当前股价23.1元,存在23%上行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七、结论:稀缺资源龙头的价值重估

厦门钨业凭借资源掌控力、技术领先性、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制造业复苏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25Q2利润环比增长仅是开始,随着高端产品放量、稀土价格上行、电池材料减亏,公司全年业绩超预期概率增大。建议投资者关注钨价波动、新能源订单落地等催化因素,把握中长期配置机会。

关键词:厦门钨业、25Q2利润增长、钨行业需求回暖、硬质合金、稀土永磁、电池材料、制造业升级、新能源革命、垂直一体化、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厦门钨业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环比增长的驱动因素,指出制造业复苏与新能源需求爆发构成行业新周期,公司通过钨主业量价齐升、稀土盈利修复、电池材料减亏实现业绩改善。文章从需求端、竞争格局、风险因素等维度展开,预测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增长路径,给予“买入”评级,强调其作为钨业龙头在资源掌控、技术领先、产业链一体化方面的核心优势。

《厦门钨业(600549):25Q2利润环比增长 需求回暖或增厚业绩.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