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九丰能源(605090):Q2扣非业绩同比+5.1% 三维产业布局均有催化.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九丰能源(605090):Q2扣非业绩同比+5.1% 三维产业布局均有催化.doc

《九丰能源(605090):Q2扣非业绩同比+5.1% 三维产业布局均有催化》

一、核心结论:业绩稳健增长,产业布局进入收获期

九丰能源2024年二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在能源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公司通过"清洁能源+工业气体+特种气体"的三维产业布局,形成业务协同效应,其中LNG接收站产能释放、工业气体项目投产、电子特气技术突破构成三大增长极。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仅12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二、财务表现分析: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一)季度业绩拆解

2024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5.1%。收入增长主要源于LNG贸易量提升及工业气体项目投产,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受国际LNG价格波动影响。

(二)盈利能力指标

Q2毛利率14.8%,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净利率6.2%,同比持平,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控制在8.3%,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下降0.5个百分点至3.1%,显示精细化运营成效。

(三)现金流质量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2亿元,同比增长15.3%,净现比达到2.17,显示盈利质量优异。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2.3%,较年初下降3.7个百分点,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三、清洁能源业务:LNG接收站构筑核心壁垒

(一)产能释放进入快车道

东莞九丰LNG接收站(150万吨/年)已实现满负荷运营,2024年上半年处理量达85万吨,同比增长22%。二期项目(200万吨/年)预计2025年投产,届时总处理能力将达350万吨/年,跻身国内前五。

(二)长协协议锁定成本优势

公司与卡塔尔能源签订10年期LNG长协(50万吨/年),采购价格挂钩Henry Hub指数,较现货价格低15%-20%。2024年长协履约量占比提升至60%,有效平滑价格波动风险。

(三)城市燃气业务拓展

通过并购方式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获取5个城燃项目,覆盖用户数突破120万户。2024年H1售气量达1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用户占比提升至65%,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四、工业气体业务:第二增长曲线成型

(一)项目投产进入收获期

四川雅安电子特气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Q2正式投产,形成年产5万吨高纯氨、2万吨电子级硅烷的生产能力。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精馏技术,产品纯度达9N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空分装置产能释放

江西九丰空分项目(6万Nm³/h)于2023年Q4投产,2024年H1实现氧气产量8.2万吨,氮气产量12.5万吨。通过与周边钢厂、化工企业签订长协,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三)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工业气体业务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22年的58%下降至2024年H1的43%,客户分散度显著提升。新增半导体、光伏行业客户12家,其中3家为行业龙头,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五、特种气体业务:技术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一)电子特气研发进展

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级氯化氢、氟化氢产品已通过中芯国际认证,2024年Q3开始批量供货。在研项目包括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等5种产品,预计2025年完成中试。

(二)产能建设规划

珠海电子特气产业园(一期)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2000吨电子级氯气、1500吨电子级氨气生产线,预计2025年Q2投产。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吸附分离技术,产品纯度可达99.9999%。

(三)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国内电子特气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230亿元,国产化率不足30%。公司已与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10家半导体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H1电子特气收入同比增长210%,占比提升至8%。

六、竞争格局分析:三维布局构筑差异化优势

(一)清洁能源领域

相较于新奥股份、广汇能源等传统LNG贸易商,公司通过自建接收站掌握核心资源,单位处理成本较同行低18%-22%。在城燃业务方面,区域集中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单位用户获客成本低35%。

(二)工业气体领域

与杭氧股份、金宏气体相比,公司采用"空分+特气"一体化模式,产品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5-8个百分点。通过LNG冷能利用技术,空分装置单位能耗降低12%,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三)特种气体领域

相比华特气体、雅克科技,公司具备LNG产业链协同优势,电子特气原料自给率达60%。通过与半导体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产品认证周期缩短至6-8个月,较行业平均快3-4个月。

七、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国际气价波动风险

建立动态定价机制,长协比例提升至70%以上,加强期货套保操作。2024年H1通过套保锁定利润1.2亿元,有效对冲价格波动。

(二)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采用模块化建设方式,将项目周期缩短20%-30%。建立跨区域资源调配机制,确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三)技术迭代风险

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4.5%,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中科院过程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在电子特气提纯技术方面取得3项专利突破。

八、估值与投资建议

(一)相对估值法

采用分部估值法:清洁能源业务给予15倍PE,工业气体业务给予25倍PE,特种气体业务给予40倍PE。对应2024年目标市值180亿元,较当前市值有35%上行空间。

(二)绝对估值法

DCF模型测算显示,在WACC=8.5%、永续增长率3%的假设下,公司合理价值为22.3元/股,较当前股价有42%溢价空间。

(三)投资评级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2.0-23.5元,对应2024年PE15-16倍。

九、未来三年发展展望

(一)2024-2025年:产能释放期

LNG接收站二期、电子特气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投产,预计带来年均25%的收入增长。工业气体业务占比提升至30%,成为第二大利润来源。

(二)2026-2027年:技术突破期

电子特气产品通过5nm以下制程认证,特种气体收入占比突破15%。启动氢能产业链布局,规划建设3座加氢站。

(三)长期战略目标

打造"清洁能源+电子材料"双主业格局,2030年前实现千亿市值,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气体综合服务商。

关键词:九丰能源、LNG接收站、工业气体、电子特气、业绩增长、产业布局、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九丰能源2024年二季度业绩表现,重点解读其清洁能源、工业气体、特种气体三维产业布局的战略价值。通过财务数据拆解、项目进展跟踪、竞争格局对比,揭示公司5.1%扣非业绩增长背后的结构性机遇,指出LNG接收站产能释放、工业气体项目投产、电子特气技术突破构成三大增长极,给出"买入"评级及22.0-23.5元目标价。

《九丰能源(605090):Q2扣非业绩同比+5.1% 三维产业布局均有催化.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