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桂冠电力(600236):来水偏枯供需偏宽松 上半年量价短期承压.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桂冠电力(600236):来水偏枯供需偏宽松 上半年量价短期承压.doc

《桂冠电力(600236):来水偏枯供需偏宽松 上半年量价短期承压》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桂冠电力(600236)作为国内水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依托广西丰富的水力资源,构建了以水电为核心、火电与风电为补充的多元化能源结构。公司主要运营区域集中在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水电装机容量占比超80%,是典型的清洁能源运营商。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水电作为低碳能源的价值凸显,但受自然条件波动影响,其业绩稳定性面临挑战。

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呈现“总体宽松、局部紧张”特征。宏观经济复苏带动用电需求增长,但水电来水偏枯、新能源装机快速扩张导致供应端竞争加剧。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上半年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5%,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5.9%。这种结构性变化对桂冠电力等传统水电企业形成双重压力:一方面来水不足直接制约发电量,另一方面市场电价受供需宽松影响难以提升。

二、上半年经营数据解析

1. 发电量与营收表现

受红水河流域来水偏枯影响,桂冠电力上半年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约30%。根据公告,公司总发电量完成12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25%,其中水电发电量占比从85%降至72%。火电板块因补充发电需求,发电量同比增长15%,但受制于煤价高位运行,盈利空间有限。风电板块虽保持增长,但装机规模较小,对整体业绩贡献不足。

营收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8.3%。分业务看,水电业务收入32.8亿元,占比72%;火电业务收入9.7亿元,占比21%;风电及其他业务收入3.1亿元,占比7%。水电收入下滑是营收下降的主因,而火电业务因成本压力未能有效对冲水电缺口。

2. 电价与成本结构

上半年,广西地区市场化交易电价平均为0.38元/千瓦时,同比微降1.2%。水电电价受政策保护相对稳定,但火电电价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公司综合燃料成本同比上涨12%,导致火电业务毛利率压缩至8%,较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水电业务虽无燃料成本,但来水不足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分摊增加,整体毛利率从45%降至38%。

期间费用方面,财务费用因债务结构优化同比下降9%,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保持稳定。但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加20%,主要用于智能电网与储能技术探索,反映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战略意图。

3. 利润与现金流分析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下降3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率从18%降至13.6%,主要受发电量减少与成本上升双重挤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28%,反映营收减少对现金流入的直接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7亿元,主要用于风电项目扩建与水电站技术改造。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6亿元,显示公司主动优化债务结构。

三、来水偏枯的深层影响

1. 自然条件与运营风险

红水河流域上半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0%,导致龙滩、岩滩等主力水电站入库水量不足。根据历史数据,桂冠电力水电发电量与来水量呈高度正相关(R²=0.85),来水每减少10%,发电量约下降8%-9%。此次来水偏枯是近五年最严重的一次,直接造成公司损失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营收15亿元。

从运营风险看,水电企业面临“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尽管公司通过建设调节水库(如龙滩水库)平滑年度发电波动,但短期来水不确定性仍对业绩造成冲击。此外,极端气候频发可能加剧这种风险,需关注长期气候变化对公司资源禀赋的影响。

2. 供需格局与电价压力

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宽松,广西地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12%。水电减发导致火电与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市场供应增加推低交易电价。根据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数据,二季度市场化电价环比下跌3%,反映供需宽松对价格的压制作用。

对于桂冠电力而言,水电减发不仅减少直接收入,还通过影响市场供需间接压低电价。公司虽通过参与中长期交易锁定部分电量电价,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仍对收益形成挑战。未来需关注新能源装机增长对传统水电市场份额的挤压效应。

四、应对策略与转型路径

1. 短期:优化运营与成本控制

面对来水不确定性,公司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压力:一是加强流域水文预报,动态调整发电计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二是优化火电与水电的联运机制,通过火电补充保障供电稳定性;三是严格控制非必要支出,压缩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确保现金流安全。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通过长协煤采购降低燃料成本,上半年煤炭综合采购价较市场价低8%。同时,推进水电站设备技术改造,提升机组效率,降低单位发电成本。这些措施部分对冲了来水不足的负面影响。

2. 中期:新能源布局与结构调整

为减少对水电的依赖,公司加速新能源项目开发。上半年新增风电装机5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20万千瓦;光伏项目储备规模超200万千瓦,其中部分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从3%提升至7%,成为新的增长点。

结构调整方面,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0%,水电占比降至60%,形成“水电为主、新能源为辅”的格局。这一转型既符合“双碳”目标要求,也能分散自然条件波动带来的风险。

3. 长期:储能技术与智能电网

为解决水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公司投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项目。目前,龙滩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已进入前期工作阶段,预计2025年投产。同时,与高校合作研发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储能技术的突破将显著增强公司灵活性资源储备,使其在电力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智能电网的建设则能优化电力配置,降低弃风弃光率,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五、下半年展望与投资建议

1. 来水预测与发电量恢复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半年红水河流域降水量将恢复至常年水平,来水情况有望改善。假设三季度来水正常,公司水电发电量环比将增长30%-40%,全年发电量降幅有望收窄至10%以内。火电与新能源发电量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支撑营收回升。

2. 电价与成本趋势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到来,电力供需格局可能趋紧,市场化电价有望企稳回升。公司通过参与绿电交易,部分水电电量可获得溢价,提升综合电价水平。成本方面,煤炭价格预计高位震荡,但长协煤覆盖比例提升将稳定火电成本。

3. 估值与投资评级

当前公司动态PE为12倍,低于行业平均15倍水平,主要反映市场对来水不确定性的担忧。但考虑到新能源转型带来的长期价值提升,以及下半年业绩改善预期,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设定为6.5元,对应2023年15倍PE。

风险提示:来水持续偏枯、电价政策变动、新能源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六、结论

桂冠电力上半年面临来水偏枯与供需宽松的双重挑战,导致量价短期承压。但公司通过优化运营、控制成本、加速新能源转型等措施,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下半年随着来水恢复与电价企稳,业绩有望环比改善。长期看,新能源布局与储能技术突破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投资者需关注自然条件变化与政策导向,把握结构性机会。

关键词:桂冠电力、来水偏枯、电力供需、水电业绩、新能源转型、电价承压、储能技术、投资评级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桂冠电力(600236)2023年上半年受来水偏枯与电力供需宽松影响导致的量价承压现象,从经营数据、自然条件影响、应对策略及下半年展望等维度展开,指出公司通过优化运营、加速新能源转型与布局储能技术缓解压力,长期价值凸显,给予“增持”评级并提示相关风险。

《桂冠电力(600236):来水偏枯供需偏宽松 上半年量价短期承压.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