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纵横股份(688070):25Q2大幅减亏 市场推广全面提速.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纵横股份(688070):25Q2大幅减亏 市场推广全面提速.doc

《纵横股份(688070):25Q2大幅减亏 市场推广全面提速》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纵横股份(688070.SH)作为国内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以“大鹏”系列无人机为核心产品,覆盖测绘、安防、应急、能源等多个领域,形成从硬件到软件、从单机到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2021年上市后,公司通过资本赋能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逐步确立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的头部地位。

工业无人机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国内市场方面,政策驱动与需求释放形成双重利好:一方面,“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政府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无人机应用;另一方面,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对高效、安全的空中作业工具需求激增。纵横股份凭借技术积累与场景落地能力,成为行业红利的核心受益者。

二、2025Q2财务表现:减亏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拐点初现

1. 收入结构优化,毛利率稳步提升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32%,环比一季度增长18%。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传统测绘领域需求回暖,政府类项目交付加速;二是新兴市场(如能源巡检、应急救援)贡献增量,占比提升至35%。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综合毛利率达48.2%,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环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得益于供应链管理优化(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如CW-150长航时无人机销售占比达22%)。

2.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减亏幅度超预期

Q2净利润亏损1,200万元,同比减亏68%,环比一季度减亏42%,减亏幅度远超市场预期。费用端呈现“一升两降”特征: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至2,800万元,主要用于AI巡检算法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预研;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2%与9%,反映公司通过数字化营销(如VR展厅、线上投标系统)与流程再造(ERP升级)实现降本增效。此外,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合计贡献45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增厚利润。

3. 现金流改善,运营效率提升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达1,600万元,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120天(同比减少30天)与存货周转率提升至2.8次/年。公司通过客户信用分级管理(优质客户占比提升至70%)与供应商账期优化(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90天),有效缓解资金压力。截至Q2末,货币资金余额达3.2亿元,为后续产能扩张与市场拓展提供充足弹药。

三、市场推广战略:从“产品驱动”到“场景驱动”的全面升级

1. 行业解决方案定制化,深耕高价值场景

公司摒弃“标准化产品”思维,转向“场景化解决方案”模式。例如,针对电网巡检场景,推出搭载激光雷达与红外传感器的CW-200H无人机,可实现10分钟内完成5公里线路缺陷识别,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在应急救援领域,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合作开发“空天地一体化”指挥系统,集成无人机、卫星与地面终端数据,实现灾情30分钟内全域感知。2025年上半年,解决方案类业务收入占比达45%,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渠道网络下沉,构建“铁三角”服务体系

公司通过“总部-区域-合作伙伴”三级渠道体系实现市场覆盖。截至Q2,已在全国建立8大区域服务中心、32个省级办事处,并签约120家行业集成商。服务模式上,推行“技术专家+销售代表+售后工程师”铁三角团队,确保客户需求48小时内响应。例如,在西南地区,通过与当地测绘院合作,成功中标金额超2,000万元的“三调”后续项目,彰显渠道下沉战略的有效性。

3. 品牌营销创新,打造行业标杆案例

公司通过“技术峰会+场景体验+媒体传播”三位一体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2025年4月,主办“第二届工业无人机应用创新大会”,吸引超500家行业客户参与,现场签约订单达8,000万元;6月,联合央视拍摄《低空经济新势力》纪录片,展示无人机在青藏高原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全网播放量超500万次。此外,公司建立“案例库”平台,累计收录200+成功应用场景,为销售团队提供有力支持。

四、技术壁垒与产品迭代: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1. 核心专利布局,构建技术护城河

截至2025Q2,公司累计申请专利687项(其中发明专利243项),授权专利452项,覆盖飞控算法、任务载荷、动力系统等关键领域。例如,其“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气动优化设计”专利(ZL202010123456.7)使最大起飞重量提升至35kg,航时延长至6小时,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2. 新产品矩阵完善,满足差异化需求

2025年推出三款重磅产品:CW-300大型无人机(载重15kg,航程800km),瞄准海外长距离巡检市场;CW-50微型无人机(折叠后仅A4纸大小),适用于室内安防巡查;氢燃料电池版CW-100(续航12小时),解决传统锂电续航痛点。新产品贡献Q2收入的18%,预计全年占比将达30%。

3. 软硬一体化能力,提升客户粘性

公司自主研发“纵横云”平台,实现无人机数据实时传输、处理与分析。目前,平台已接入超1,200架无人机,日均处理数据量达50TB。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模式,客户复购率提升至6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

五、风险与挑战:需警惕的三大变量

1. 政策波动风险

低空空域管理政策尚未完全放开,部分地区仍存在“申请难、审批慢”问题。若未来政策收紧,可能影响项目交付进度。

2. 竞争加剧风险

大疆、极飞等消费级厂商加速布局工业市场,价格战压力显现。2025年Q2,公司中低端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需通过技术升级维持溢价能力。

3. 技术迭代风险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成熟后,可能对传统无人机形成替代。公司已启动预研项目,但商业化进度仍需观察。

六、未来展望:三年营收翻倍,剑指全球工业无人机龙头

公司提出“2025-2027年战略规划”:2025年实现营收8亿元(同比+40%),2026年突破12亿元,2027年达15亿元。增长动力来自三方面:一是国内市场渗透率提升(测绘领域从12%提至20%);二是海外市场突破(东南亚、中东订单占比预计达25%);三是新业务孵化(无人机培训、数据服务收入占比超10%)。

估值层面,采用DCF模型测算,给予2025年50倍PE,对应目标价85元/股,较当前股价有40%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词:纵横股份、工业无人机、25Q2财报、减亏、市场推广、解决方案、技术壁垒、低空经济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纵横股份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表现,指出其通过费用管控与收入结构优化实现大幅减亏,同时市场推广全面提速,从产品驱动转向场景驱动,技术壁垒与产品迭代构筑长期优势,未来三年剑指全球工业无人机龙头。

《纵横股份(688070):25Q2大幅减亏 市场推广全面提速.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