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联赢激光(688518):静待消费锂电硕果 持续看好动力拐点

联赢激光(688518):静待消费锂电硕果 持续看好动力拐点

佩雷斯 上传于 2021-10-23 14:24

《联赢激光(688518):静待消费锂电硕果 持续看好动力拐点》

一、公司概况:激光焊接领域的领军者

联赢激光(688518.SH)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注于激光焊接系统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以“激光焊接+自动化”为核心,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等多个领域,其中动力电池和消费电子是核心下游市场。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技术积累与定制化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的能量控制技术、多波长复合激光技术等,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焊接效果,尤其在动力电池模组/PACK环节的焊接工艺上具备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公司已拥有专利超6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30%,技术壁垒显著。

二、行业分析:激光焊接需求持续扩容,动力电池与消费电子双轮驱动

1. 激光焊接: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工具

激光焊接凭借非接触式加工、热影响区小、精度高等优势,成为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工艺。根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达821亿元,其中焊接设备占比约2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CAGR超15%。

政策端,国家“双碳”目标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激光焊接作为低能耗、高效率的加工方式,符合产业升级方向。技术端,高功率激光器(如万瓦级光纤激光器)的国产化突破,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成本,加速了激光焊接在汽车、3C等领域的渗透。

2. 动力电池:需求爆发与工艺升级的双重机遇

动力电池是激光焊接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比超40%。根据GGII数据,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18GWh,同比增长72%,预计2025年将突破1.5TWh。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激光焊接贯穿电芯、模组、PACK全流程,尤其是4680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对焊接速度、良率提出更高要求,单GWh设备投资中激光焊接占比约15%-20%。

联赢激光在动力电池领域布局深远,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2023年,公司中标宁德时代某基地模组/PACK线项目,订单金额超5亿元,彰显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

3. 消费电子:5G与可穿戴设备驱动需求复苏

消费电子是联赢激光的传统优势领域,占比约30%。随着5G换机潮、AR/VR设备普及以及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消费电子行业迎来结构性复苏。激光焊接在摄像头模组、电池壳体、结构件等环节的应用持续扩大,尤其是钛合金、陶瓷等新材料的使用,对焊接精度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通过与苹果、华为、三星等客户深度合作,在微型化、高精度焊接领域积累丰富经验。2023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预计未来三年CAGR将保持15%-20%。

三、财务分析:盈利修复与现金流改善,研发投入构筑长期壁垒

1. 营收与利润:动力电池驱动高增长

2020-2022年,公司营收从8.7亿元增至28.2亿元,CAGR达48%;归母净利润从0.7亿元增至2.7亿元,CAGR达56%。2023年Q1-Q3,受动力电池行业去库存影响,营收增速放缓至12%,但Q4随着宁德时代等客户订单释放,全年营收预计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

毛利率方面,公司综合毛利率稳定在35%-40%,其中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约38%,高于消费电子(32%)。净利率受原材料涨价和研发投入影响,2023年预计回升至8%-10%,较2022年提升2-3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应收账款管理优化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2020年的0.5亿元增至2022年的3.2亿元,2023年Q1-Q3达2.8亿元,同比增长4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180天降至2023年的120天,主要得益于客户结构优化(头部客户占比超70%)和信用政策收紧。

3. 研发投入:技术驱动的核心战略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10%以上,2023年预计达3.5亿元,同比增长30%。研发方向聚焦高功率激光器、智能焊接系统、多材料焊接工艺等,旨在突破海外技术封锁,提升设备国产化率。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万瓦级光纤激光器已实现量产,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30%,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竞争格局:国内龙头地位稳固,海外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1. 国内市场:联赢激光与大族激光双雄争霸

国内激光焊接设备市场呈现“双寡头”格局,联赢激光与大族激光合计占比超50%。联赢激光优势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深度和客户粘性,而大族激光在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领域布局更广。2023年,联赢激光在动力电池焊接设备市场的份额达35%,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

2. 海外市场:全球化布局加速

公司通过设立德国子公司、与LG新能源等海外客户合作,逐步打开欧洲、北美市场。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提升至8%,预计2025年将突破15%。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提升了公司收入规模,也通过技术输出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五、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1. 风险因素

(1)动力电池行业需求波动:若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订单延迟或取消。

(2)技术迭代风险:激光焊接技术更新较快,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

(3)原材料价格波动:激光器、光学元件等核心部件占成本比例较高,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

2. 投资建议

(1)短期:静待消费锂电硕果。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叠加4680电池量产,公司消费锂电业务有望实现30%以上增长,成为短期业绩弹性来源。

(2)中期:持续看好动力拐点。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突破1.5TWh,公司作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核心供应商,订单确定性高,动力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50%。

(3)长期:技术驱动与全球化布局。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海外拓展,有望从“设备供应商”升级为“激光焊接解决方案提供商”,估值体系有望重构。

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5.2/45.8/5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5/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5/25/18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5元(对应2024年40倍PE)。

六、结论:激光焊接龙头,成长路径清晰

联赢激光作为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龙头,凭借技术积累、客户粘性和全球化布局,构建了深厚的竞争壁垒。短期看,消费电子复苏与4680电池量产将驱动业绩增长;中期看,动力电池行业需求持续扩容,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长期看,技术驱动与海外拓展将打开成长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订单落地节奏与毛利率改善情况,静待价值重估。

关键词:联赢激光、激光焊接、动力电池、消费电子、4680电池、宁德时代、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联赢激光(688518)作为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龙头的竞争优势,重点探讨动力电池与消费电子双轮驱动下的成长逻辑。公司通过技术积累、客户粘性和全球化布局,构建了深厚的竞争壁垒,短期消费电子复苏与4680电池量产将驱动业绩增长,中期动力电池行业需求持续扩容,长期技术驱动与海外拓展打开成长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订单落地与毛利率改善,静待价值重估。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