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A(000888):客流回落营收承压 业务优化盈利改善》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一)行业背景:旅游市场结构性分化加剧
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受宏观经济波动、居民消费偏好转变及疫情后消费行为重塑影响,传统观光型景区面临客流增长瓶颈,而具备差异化体验、文化深度及二次消费场景的景区展现更强韧性。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3年国内旅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9%,但人均消费仅恢复至87%,反映出游客从“量”到“质”的需求升级趋势。在此背景下,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景区面临更大经营压力,而通过业态升级、产品创新实现非门票收入增长的景区更具竞争优势。
(二)公司概况:峨眉山景区运营主体
峨眉山A(000888.SZ)作为四川省唯一旅游上市平台,核心业务涵盖峨眉山景区门票、索道、客运等传统业务,以及酒店餐饮、文化演艺、茶业等延伸板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乐山市国资委,持股比例34.5%,股权结构稳定。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32.7亿元,净资产21.4亿元,资产负债率34.6%,财务状况稳健。
二、经营现状:客流回落下的营收承压
(一)客流量波动:阶段性回落与长期韧性并存
2023年,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量达458万人次,同比增长126%,恢复至2019年的92%。但进入2024年后,受国内旅游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周边短途游分流及极端天气影响,上半年客流量同比下降8.3%,其中二季度单季降幅达12%。客流回落直接导致门票收入承压,2024年上半年门票收入1.8亿元,同比下降9.7%,占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32%降至30%。
(二)营收结构:传统业务占比高,抗风险能力待提升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传统业务,2023年门票、索道、客运三项业务合计占比达78%,其中索道业务毛利率最高(68%),但受客流波动影响显著。2024年上半年,索道业务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7.2%,毛利率降至65%。相比之下,酒店业务(占比12%)和茶业(占比5%)虽规模较小,但毛利率稳定在45%-50%,成为营收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
(三)成本压力:刚性支出与季节性波动
公司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占比达60%,主要包括景区维护、员工薪酬及折旧摊销。2024年上半年,受客流下降影响,单位游客成本上升12%,导致毛利率从2023年的48%降至45%。此外,季节性波动显著,三季度(暑期及中秋国庆)营收占比超40%,而四季度受淡季影响,营收占比不足15%,对全年利润形成拖累。
三、业务优化:从单一依赖到多元驱动
(一)产品升级:打造“文化+旅游”新体验
1. 文化演艺项目突破:2023年推出《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通过“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大剧场,将峨眉山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2024年上半年演出场次达120场,票房收入突破3000万元,成为非门票收入增长核心。
2. 茶业品牌化运营:依托“峨眉山茶”地理标志,推出“峨眉雪芽”高端系列,2024年上半年茶业收入同比增长18%,毛利率提升至52%。
(二)渠道拓展:数字化营销与私域流量构建
1.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云游峨眉”直播,2024年上半年线上门票销售占比达35%,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
2. 会员体系搭建:推出“峨眉山会员卡”,整合门票、索道、酒店优惠,截至2024年6月,会员数突破50万,复购率提升至28%。
(三)成本控制: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
1. 智慧景区建设:投入1.2亿元建设“一码通”系统,实现门票预约、索道排队、酒店预订全流程数字化,2024年上半年运营效率提升15%,人工成本下降8%。
2. 能源管理优化:通过光伏发电项目覆盖景区30%用电需求,2024年上半年能源成本同比下降12%。
四、财务分析:盈利改善的可持续性
(一)营收增长:非门票业务贡献提升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8亿元,同比下降6.2%,但非门票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2%提升至28%。其中,文化演艺收入同比增长25%,茶业收入同比增长18%,成为营收增长新引擎。
(二)利润表现:毛利率企稳与费用率优化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45%,较2023年下降3个百分点,但环比2024年一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从2023年的28%降至26%,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12%,管理费用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10%。
(三)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从2023年的45天缩短至40天)及存货周转率优化(从2023年的120天缩短至110天)。
五、未来展望:三大增长极构建长期价值
(一)增长极一:文化IP深度开发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亿元打造“峨眉山文化宇宙”,包括虚拟现实(VR)体验馆、数字藏品发行及动漫IP开发,预计2025年文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
(二)增长极二:区域旅游协同
通过控股乐山大佛景区(持股比例20%),实现“峨眉山-乐山大佛”双核联动,推出联票产品及跨景区交通服务,预计2024年下半年客流量同比增长10%。
(三)增长极三:国际市场拓展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市场设立办事处,2024年已与泰国、马来西亚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入境游客占比从目前的5%提升至8%。
六、风险提示
(一)客流恢复不及预期:若国内旅游市场持续低迷,或周边短途游分流加剧,可能导致客流量进一步下滑。
(二)政策变动风险: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环保政策收紧等可能影响盈利能力。
(三)项目投资回报滞后:文化演艺、智慧景区等项目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若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可能拖累业绩。
七、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公司通过业务优化已实现盈利改善,2024年PE(TTM)为25倍,低于行业平均30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长期来看,文化IP开发、区域协同及国际市场拓展三大增长极有望驱动业绩持续增长。建议“增持”,目标价12元(对应2025年30倍PE)。
关键词:峨眉山A、客流回落、营收承压、业务优化、盈利改善、文化演艺、茶业品牌、智慧景区、区域协同、国际市场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峨眉山A(000888)在客流回落背景下营收承压的现状,探讨公司通过文化演艺升级、茶业品牌化、智慧景区建设及区域协同等业务优化措施实现盈利改善的路径,并展望文化IP开发、国际市场拓展等未来增长极,提出短期估值修复与长期成长并重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