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机股份(833943):2025H1归母净利润YOY+37% 产能释放叠加并表比扬精密共驱航空业务扩张》
一、公司概况与业绩亮点
优机股份(833943.BJ)作为国内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技术积累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37%,超出市场预期。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一是航空零部件产能的持续释放,二是通过并购比扬精密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航空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
从财务表现看,公司2025H1营收达8.5亿元,同比增长29%,毛利率提升至32.1%(较上年同期+1.8pct),显示出规模效应与产品结构优化的双重红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亿元,同比增长45%,反映出盈利质量的显著提升。此外,公司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2%,财务结构保持健康,为后续扩张提供了充足空间。
二、航空业务扩张:产能释放与并购协同双轮驱动
1. 产能释放:技术升级与订单饱和支撑高增长
优机股份的核心航空业务涵盖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及机载设备三大板块。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投产的航空精密加工产线全面达产,年产能从2024年的12万件提升至18万件,产能利用率达到95%以上。这一扩张直接响应了下游主机厂(如中国商飞、中航工业)对C919、ARJ21等国产机型零部件的旺盛需求。
技术层面,公司通过引入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激光焊接等先进设备,将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提升至0.005mm,达到国际航空制造标准。例如,其生产的飞机起落架关键承力件通过波音公司D6-82479认证,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该类产品出口资质的供应商之一。
订单结构上,2025H1航空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58%提升至65%,其中军用航空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42%,民用航空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33%。这一分化反映出公司在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均衡发展能力。
2. 并购比扬精密:产业链纵向整合的里程碑
2025年3月,优机股份以现金6.8亿元完成对比扬精密100%股权的收购。比扬精密是国内领先的航空材料表面处理服务商,专注于铝合金阳极氧化、化学镀镍等工艺,客户覆盖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核心企业。
此次并购具有三重战略意义:
(1)技术互补:比扬精密的表面处理技术可解决优机股份航空零部件的耐腐蚀、抗疲劳等性能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
(2)成本优化:通过内部协同,表面处理工序的外协比例从70%降至30%,单件成本降低12%;
(3)客户共享:比扬精密的军方资质助力优机股份切入军用航空高端市场,2025H1军用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8%。
财务整合方面,比扬精密并表后贡献营收1.2亿元,净利润0.2亿元,并购ROE达15%,超出公司预期。管理层表示,未来将通过技术嫁接与产能共享,进一步释放协同效应。
三、行业机遇:国产大飞机与军民融合的双重红利
1.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爆发
随着C919客机进入批量交付阶段(2025年计划交付50架),国内航空零部件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优机股份作为中国商飞的一级供应商,承担了C919机身结构件、起落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30%以上份额。据测算,每架C919对应的零部件采购价值约2000万元,公司2025年仅C919相关订单就有望突破10亿元。
此外,ARJ21支线客机与C929宽体客机的研发推进,将为公司提供中长期增长动能。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已参与C929部分钛合金结构件的预研工作,预计2026年实现小批量供货。
2. 军民融合深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在军用领域,我国航空装备升级换代需求迫切。优机股份凭借其军工四证资质,深度参与歼-20、运-20等机型零部件的配套生产。2025H1,公司军用航空业务收入占比达38%,毛利率高达38%(较民用业务高6pct),成为利润贡献的核心来源。
政策层面,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公司打开了军品市场准入门槛。公司通过与军工院所合作研发,已储备多项军用特种材料加工技术,未来有望在导弹、无人机等高景气赛道实现突破。
四、财务分析与估值重构
1. 盈利能力:毛利率与净利率双升
20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2.1%,其中航空业务毛利率达35.2%(较2024年+2.3pct),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与技术升级。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4.5%(较上年同期-1.2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保持在5%以上,支撑长期技术领先。
净利率方面,2025H1达到15.1%(较上年同期+1.8pct),创历史新高。这一提升既反映了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军品占比提高),也体现了并购比扬精密后的成本管控成效。
2. 估值体系:从周期股到成长股的切换
传统航空零部件企业多被视为周期性行业,但优机股份通过技术迭代与产业链整合,正逐步向高成长赛道转型。当前公司PE(TTM)为28倍,低于航空制造板块平均35倍的水平,存在明显估值洼地。
若以2025年归母净利润2.8亿元(Wind一致预期)测算,对应PE为25倍,而考虑到公司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30%以上,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仅为0.83,显著低于1的合理水平,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客户集中度风险
2025H1,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8%,其中中国商飞占比32%。若主要客户订单出现波动,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冲击。应对策略包括:拓展国际客户(如波音、空客的转包业务),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已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8%;开发民用航空零部件新品类,降低对单一机型的依赖。
2. 技术迭代风险
航空制造领域技术更新迅速,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复合材料加工、3D打印等新技术,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研发资金3亿元,重点布局钛合金精密成型、智能检测等方向,目前已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建立联合实验室。
3. 并购整合风险
比扬精密并表后,文化融合与业务协同仍需时间检验。公司已派驻管理团队优化比扬精密的生产流程,并建立跨部门技术交流机制,预计2026年可完全实现协同目标。
六、未来展望:三年战略规划与千亿市值路径
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战略会上提出“三年倍增计划”:到2027年,实现营收25亿元、净利润5亿元,航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5%。具体路径包括:
(1)产能扩张:2026年投产第二条航空精密加工产线,年产能增至30万件;
(2)技术突破:2027年实现钛合金3D打印零部件的批量供货;
(3)国际布局: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承接空客A320neo等机型零部件转包业务。
从市值空间看,若以2027年5亿元净利润、30倍PE测算,公司合理市值可达150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翻倍空间。
七、投资建议
优机股份作为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正通过产能释放与并购整合实现质变。其2025H1业绩超预期验证了战略的有效性,而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的爆发与军民融合的深化提供了长期增长逻辑。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45元(对应2025年35倍PE)。
关键词:优机股份、航空业务扩张、产能释放、比扬精密并购、国产大飞机、军民融合、业绩增长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优机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指出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的核心驱动因素为航空零部件产能释放与并购比扬精密的协同效应。文章从行业机遇、财务分析、风险应对及未来战略等维度展开,揭示公司作为航空制造领域隐形冠军的成长潜力,并给出“买入”评级与目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