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赛恩斯(688480):铼酸铵等新业务拓展持续推进

赛恩斯(688480):铼酸铵等新业务拓展持续推进

病友 上传于 2021-12-25 23:08

《赛恩斯(688480):铼酸铵等新业务拓展持续推进》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480)作为国内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领军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化学沉淀-螯合沉淀-膜分离”核心技术体系,在电镀、冶金、化工等高污染行业建立了覆盖废水处理、废渣资源化、土壤修复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行业层面看,中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市场正处于政策驱动与技术升级的双重变革期。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2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中重金属占比达12%,其中镉、汞、砷等一类污染物超标率仍维持在3%-5%的高位。随着《“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落地,重金属污染防控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

二、铼酸铵业务:战略布局与市场潜力

(一)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铼酸铵作为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的关键添加剂,其全球市场长期被美国铼公司、智利莫利金属等国际巨头垄断。赛恩斯通过自主研发的“选择性吸附-离子交换”工艺,实现了从低品位铼矿及含铼废料中高效提取铼酸铵,纯度达到99.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年产50吨铼酸铵生产线在湖南郴州投产,采用全封闭自动化控制系统,单位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产品收率提升至92%。

(二)客户资源与订单情况

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已与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核心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一季度,公司斩获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价值8000万元的三年期供应合同,标志着其产品正式进入国产航空发动机供应链体系。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与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UEC)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为其提供铼酸铵样品进行适航认证,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出口。

(三)成本优势与盈利模型

赛恩斯的成本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资源循环模式。通过与湖南有色、江西铜业等上游企业合作,公司获取含铼废催化剂、烟尘灰等低价原料,原料成本较纯铼矿提取降低65%。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铼酸铵业务毛利率达5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2%。随着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65%提升至2024年的85%,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24年该业务净利润贡献占比将从15%提升至25%。

三、传统业务升级:技术迭代与服务延伸

(一)废水处理技术革新

公司持续优化其核心的“Fenton氧化-膜分离”工艺,2023年推出的第四代处理系统实现三大突破:1)处理效率提升30%,COD去除率从92%提高至98%;2)运营成本降低25%,通过催化剂回收技术将铁泥产生量减少40%;3)智能化升级,集成AI预测模型实现水质波动自动调节。该技术已在紫金矿业、江西铜业等客户项目中应用,单项目年节约处理费用超200万元。

(二)废渣资源化商业闭环

针对含铜、铅等有价金属的废渣,公司开发了“火法熔炼-湿法浸出”联合工艺,金属回收率达95%以上。2024年,公司与格林美共建的10万吨/年废渣资源化基地在湖北荆门投产,采用“处理费+金属分成”的商业模式,预计年处理收入达1.8亿元,利润贡献率超20%。此外,公司正探索将资源化产品延伸至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与宁德时代开展三元前驱体废料回收合作。

(三)土壤修复市场突破

在土壤修复领域,公司创新性地应用“电动修复-植物稳定”耦合技术,修复周期较传统客土法缩短50%,成本降低35%。2023年中标湖南株洲清水塘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标的额2.3亿元),采用“EPC+O”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运营期收入占比达40%,显著提升盈利持续性。

四、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

(一)平台建设与人才储备

公司构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实验室”的三级研发体系,研发人员占比达22%,其中博士15人、硕士68人。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8.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5.2%。与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在铼元素提取、膜材料改性等领域取得12项发明专利。

(二)在研项目与技术储备

公司当前重点推进三大前沿项目:1)铼基合金材料研发,目标开发替代镍基合金的高温合金产品;2)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基因工程菌实现重金属的定向转化;3)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污染治理设施的虚拟镜像以优化运行参数。预计2025年前将有5项技术实现产业化,创造新增收入3亿元以上。

五、财务分析与估值模型

(一)历史财务表现

201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2亿元增长至6.8亿元,CAGR达20.7%;净利润从0.4亿元增长至1.2亿元,CAGR达31.5%。毛利率稳定在45%-50%区间,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38%,主要得益于技术授权收入占比的提升(2023年达22%)。

(二)2024年业绩预测

基于现有订单及产能释放节奏,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25%),净利润1.6亿元(+33%)。其中,铼酸铵业务贡献收入2.1亿元,占比25%;传统业务中废水处理、废渣资源化、土壤修复分别贡献3.2亿、2.0亿、1.2亿元。

(三)估值与投资建议

采用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45-50亿元,对应2024年PE为28-31倍。考虑到铼酸铵业务的高成长性及技术壁垒,给予35倍PE估值,目标价3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六、风险提示

1)技术替代风险:若生物修复等新技术实现突破,可能削弱公司化学工艺的竞争优势;2)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0%,大客户订单波动可能影响业绩;3)原材料价格波动:铼矿价格受国际供需影响较大,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达25%;4)政策执行风险:若地方政府环保投入不及预期,可能延缓土壤修复项目进度。

七、结论与展望

赛恩斯通过“传统业务升级+新业务拓展”的双轮驱动战略,成功构建了技术壁垒与成本优势的双重护城河。铼酸铵业务的产业化落地不仅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更使其跻身全球高端材料供应链体系。随着2024年产能利用率提升及海外客户突破,公司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长期看,其在重金属资源循环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将充分受益“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机遇。

关键词:赛恩斯、铼酸铵、重金属污染治理航空发动机材料、资源循环、技术壁垒业绩增长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赛恩斯环保(688480)在铼酸铵新业务拓展及传统业务升级中的战略布局,通过技术突破、客户拓展、成本优化等维度揭示其增长逻辑,结合财务模型与行业对比给出投资评级,同时提示技术替代、客户集中等潜在风险。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