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首钢股份(000959):上半年利润显著修复 战略产品优势提升

首钢股份(000959):上半年利润显著修复 战略产品优势提升

吕布 上传于 2023-05-24 13:20

首钢股份(000959):上半年利润显著修复 战略产品优势提升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2023年上半年,全球钢铁行业在通胀压力、地缘政治波动及国内需求弱复苏的复杂环境下呈现分化格局。国内钢铁企业普遍面临成本高企、利润承压的挑战,但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及战略转型逐步实现韧性增长。首钢股份(000959.SZ)作为国内高端板材核心供应商,依托“电炉+高炉”双轮驱动模式及战略产品布局,在行业低谷期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修复动能。

首钢股份隶属于首钢集团,是A股上市的钢铁主业平台,主营冷轧板、热轧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下游覆盖汽车、家电、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公司通过迁安基地(高炉-转炉长流程)和京唐基地(电炉短流程)的协同运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2亿元,同比下降8.3%;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2%,利润修复速度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上半年经营数据解析:利润修复的驱动因素

1. 成本端压力缓解,毛利率同比提升

2023年上半年,铁矿石、焦炭等主要原料价格震荡下行,叠加公司内部降本措施落地,单位成本同比下降5.2%。其中,迁安基地通过高炉燃料比优化、废钢配比提升,吨钢成本降低68元;京唐基地电炉流程能耗下降12%,短流程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成为利润修复的核心动力。

2. 战略产品放量,高端化占比提升

公司坚持“高端产品+高端客户”战略,上半年战略产品销量占比达5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1)电工钢(硅钢)产量突破80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高端取向硅钢占比提升至40%,应用于特高压变压器的产品市占率达25%,稳居国内第一;

(2)汽车板销量120万吨,同比增长8%,新能源车型用钢占比超30%,与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车企合作深化;

(3)镀锡板(马口铁)出口量同比增长20%,高端食品包装用钢市占率提升至18%。

战略产品溢价能力显著,电工钢均价较普通冷轧板高1200元/吨,汽车板高800元/吨,直接拉动吨钢利润提升。

3.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下降

公司通过数字化采购、精益生产及财务费用优化,上半年期间费用率(销售+管理+财务)为3.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因有息负债规模压缩减少0.8亿元,管理费用通过人员效率提升降低0.5亿元。

三、战略产品优势深化:技术壁垒与市场拓展

1. 电工钢:技术迭代引领行业,特高压需求爆发

电工钢是首钢股份的核心战略产品,公司已形成“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全系列布局。2023年上半年,取向硅钢产量达32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0.23mm以下薄规格产品占比提升至60%,满足特高压工程对低损耗、高磁感的需求。技术层面,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加热工艺”使取向硅钢生产能耗降低15%,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

市场端,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3500亿美元推进特高压建设,直接拉动高端取向硅钢需求。公司已与西门子、GE等国际设备商建立长期合作,出口量同比增长30%,海外市占率突破10%。

2. 汽车板:新能源赛道卡位,轻量化技术突破

汽车板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上半年高强钢、镀锌板等轻量化产品销量占比达45%,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技术方面,公司开发的第三代超高强钢(强度≥1200MPa)实现批量供货,应用于电池包壳体及车身结构件,较传统材料减重30%。

客户层面,公司深入比亚迪“刀片电池”供应链,独家供应其合肥基地电池壳体用钢;与蔚来合作开发一体化压铸用免热处理合金钢,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用钢销量同比增长50%,成为汽车板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

3. 镀锡板:高端包装市场突破,出口结构优化

镀锡板业务聚焦食品级、环保型产品,上半年DR材(二次冷轧)产量占比提升至35%,满足奶粉罐、饮料罐等高端包装需求。公司通过欧盟BRC、美国FDA认证,出口至欧洲、东南亚的镀锡板均价较国内高200美元/吨,利润空间显著。

四、降本增效与产能优化:长期竞争力构建

1. 京唐基地电炉升级,短流程成本优势巩固

京唐基地二期电炉项目于2023年一季度投产,采用100吨量子电炉技术,吨钢电耗降至400kWh以下,较传统电炉降低15%。同时,配套的ESP(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实现热轧卷厚度从1.2mm直接轧至0.8mm,省去冷轧工序,吨钢成本降低200元。目前,京唐基地短流程产品占比已达40%,成为公司利润弹性的重要来源。

2. 迁安基地智能化改造,高炉效率提升

迁安基地通过高炉智能控制系统升级,实现燃料比从530kg/t降至510kg/t,吨铁成本降低50元。同时,废钢配比从15%提升至20%,减少铁矿石依赖,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能力增强。

3. 供应链协同,原料保供能力强化

公司与力拓、必和必拓等矿企签订长期协议,铁矿石长协比例提升至70%,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此外,通过参股国内焦化企业,保障焦炭供应稳定性,上半年焦炭自给率达3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五、未来展望:行业整合中的机遇与挑战

1. 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溢价显现

钢铁行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产业集中度,目标前10家企业产量占比达60%。首钢股份作为板材领域龙头,有望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2023年下半年,公司计划收购省内一家短流程钢企,若成功将新增电炉产能100万吨,强化短流程布局。

2. 绿色转型加速,氢基直接还原铁布局

公司拟在迁安基地建设氢基直接还原铁(DRI)项目,利用绿氢替代焦炭还原铁矿石,吨钢碳排放可降低50%。项目一期产能50万吨,预计2025年投产,将助力公司满足欧盟碳关税(CBAM)要求,打开国际市场。

3. 风险因素: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原料价格反弹

若下半年国内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需求弱于预期,或铁矿石、焦炭价格大幅反弹,可能对公司利润修复节奏造成扰动。但公司通过战略产品高端化、成本管控精细化,已构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六、投资建议:战略转型期的高弹性标的

首钢股份上半年利润修复超预期,战略产品优势持续深化,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12倍,低于行业平均15倍水平,估值具备安全边际。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及绿色转型推进,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5元(对应2023年15倍PE)。

关键词:首钢股份、利润修复、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降本增效、行业整合绿色转型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首钢股份2023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指出公司通过战略产品高端化、成本管控精细化实现利润显著修复,电工钢、汽车板等核心产品技术壁垒与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同时布局氢基直接还原铁等绿色项目,未来在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低碳转型中具备高成长潜力。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