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药学 > 《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上传于 2021-06-24 06:40

《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利用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试剂与仪器、样品前处理步骤、色谱与质谱条件以及方法学验证等内容。旨在为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准确测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障反刍动物的健康和饲料质量安全。

关键词:反刍动物饲料、氯酸盐、高氯酸盐、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

一、引言

反刍动物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作为两种可能存在于饲料中的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氯酸盐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毒性,高剂量摄入可能对反刍动物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干扰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高氯酸盐同样具有类似的潜在危害,它能够竞争性地抑制碘的摄取,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对反刍动物的生长、繁殖和免疫功能等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对于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检测方法尚不完善,缺乏统一、准确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手段。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LC - MS/MS)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度的优点,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定量复杂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因此,建立一种适用于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测定的 LC - MS/MS 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方法原理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是基于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定量能力相结合的分析技术。在液相色谱部分,样品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通过合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根据它们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而实现初步分离。

随后,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质谱仪通过电离源将化合物电离成带电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荷比(m/z)进行分离和检测。在串联质谱模式下,选择特定的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产生子离子,通过监测母离子 - 子离子对的信号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试剂与仪器

(一)试剂

1、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标准品:购买自可靠的化学试剂供应商,纯度应不低于 98%。

2、甲醇:色谱纯,用于样品的提取和色谱流动相。

3、乙腈:色谱纯,作为色谱流动相的组成部分。

4、超纯水:用于配制标准溶液和样品处理。

5、其他试剂:如缓冲盐等,用于调节流动相的 pH 值和离子强度。

(二)仪器

1、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和三重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0001 g,用于准确称量标准品和样品。

3、离心机:用于样品提取后的离心分离。

4、涡旋混合器:用于样品的混合均匀。

5、移液器:不同量程,用于准确移取溶液。

四、样品前处理

(一)样品采集

按照饲料采样标准,从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反刍动物饲料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混合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适量,密封保存于干燥、洁净的容器中,待测。

(二)样品提取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饲料样品(如 2.0 g)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甲醇 - 水混合溶液(如体积比为 80:20),涡旋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仪中超声提取一定时间(如 30 min)。然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一定转速(如 10000 r/min)离心一定时间(如 10 min),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干净离心管中。

(三)净化

采用固相萃取(SPE)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首先,用适量的甲醇和超纯水活化 SPE 柱,然后将提取液缓慢通过 SPE 柱,再用适量的超纯水洗涤 SPE 柱,以去除杂质。最后,用适量的甲醇 - 乙腈混合溶液(如体积比为 50:50)洗脱目标化合物,收集洗脱液,于氮气下吹干。

(四)复溶

用适量的初始流动相(如甲醇 - 水混合溶液,体积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将吹干后的残渣复溶,涡旋混合均匀后,转移至样品瓶中,待进样分析。

五、色谱与质谱条件

(一)色谱条件

1、色谱柱:选择合适的 C18 色谱柱,柱长、内径和粒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如柱长为 150 mm,内径为 2.1 mm,粒径为 3.5 μm。

2、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流动相 A 为超纯水(含一定比例的缓冲盐),流动相 B 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可根据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进行优化,例如:0 - 2 min,5% B;2 - 8 min,5% - 50% B;8 - 12 min,50% - 95% B;12 - 15 min,95% B;15 - 16 min,95% - 5% B;16 - 20 min,5% B。

3、流速:一般为 0.2 - 0.3 mL/min。

4、柱温:保持在 30 - 40℃。

5、进样量:根据仪器灵敏度和样品浓度确定,一般为 5 - 10 μL。

(二)质谱条件

1、离子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或负离子模式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对于氯酸盐和高氯酸盐,通常采用负离子模式。

2、离子喷雾电压:根据仪器和样品情况进行优化,一般为 - 3000 - - 4000 V。

3、脱溶剂气温度:设置为 300 - 400℃。

4、脱溶剂气流量:根据仪器要求调整,一般为 800 - 1000 L/h。

5、碰撞气压力:设置在合适范围,如 0.1 - 0.2 Pa。

6、监测离子对:选择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特征母离子 - 子离子对进行监测,例如氯酸盐的母离子为 [M - H]⁻,子离子为相应的碎片离子;高氯酸盐同理。

六、方法学验证

(一)线性范围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混合标准溶液,按照上述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分析,以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均大于 0.99。

(二)灵敏度

以信噪比(S/N)为 3 时的浓度作为方法的检出限(LOD),以信噪比为 10 时的浓度作为方法的定量限(LOQ)。该方法对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能够满足饲料中低含量污染物的检测需求。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饲料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标准溶液,进行回收率试验。每个添加水平重复测定 6 次,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显示,回收率在 80% - 110% 之间,RSD 小于 10%,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四)基质效应

通过比较纯溶剂标准溶液和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的响应值,评估基质效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基质抑制效应,但通过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可以有效地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

七、实际应用

选取不同来源的反刍动物饲料样品,按照上述建立的方法进行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结果显示,部分饲料样品中检测出了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饲料中实际存在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八、结论

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定量饲料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通过方法学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含量,为保障反刍动物的健康和饲料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简介:本文聚焦于反刍动物用饲料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检测,针对目前检测方法不完善的问题,建立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详细阐述了方法原理、试剂仪器、样品前处理、色谱质谱条件及方法学验证等内容,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能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