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数据库 > Oracle 9i下以裸设备方式安装数据库

Oracle 9i下以裸设备方式安装数据库

PixelSonnet 上传于 2024-11-15 11:08

Oracle 9i下以裸设备方式安装数据库》

一、引言

在Oracle数据库的部署方案中,存储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系统性能与稳定性。传统文件系统(如EXT3、XFS)通过操作系统层管理数据,而裸设备(Raw Device)作为未经文件系统格式化的块设备,可直接由Oracle进程读写,避免了文件系统缓存与双重缓冲的开销。Oracle 9i作为早期经典版本,其裸设备安装方式虽已逐渐被ASM(自动存储管理)取代,但在特定场景(如遗留系统维护、高性能计算)中仍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将系统阐述Oracle 9i在Linux环境下基于裸设备的安装流程、配置要点及性能优化策略。

二、裸设备技术原理

1. 裸设备定义与优势

裸设备是未经过文件系统格式化的磁盘分区或逻辑卷,Oracle进程通过原始I/O(Raw I/O)直接访问设备块,绕过操作系统页缓存(Page Cache)。其核心优势包括:

  • 减少I/O路径层级,降低CPU开销

  • 避免文件系统碎片导致的性能波动

  • 精确控制数据块布局,优化连续I/O效率

  • 支持异步I/O(需内核配置)

2. 裸设备与文件系统的对比

维度 裸设备 文件系统
I/O路径 Oracle进程→设备驱动 Oracle进程→VFS→文件系统→设备驱动
缓存机制 依赖Oracle SGA缓冲 依赖操作系统页缓存
并发控制 需手动实现 由文件系统管理
适用场景 高吞吐OLTP、数据仓库 通用文件存储

三、安装前环境准备

1. 操作系统要求

Oracle 9i官方支持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2.1/3.0及SuSE Linux 8.0,需确认内核版本满足要求:

# uname -r
2.4.21-4.EL

2. 裸设备创建流程

步骤1:使用fdisk或parted划分磁盘分区(示例为/dev/sdb1)

# fdisk /dev/sdb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p
Partition number: 1
First sector: 2048
Last sector: +10G

步骤2:修改分区类型为0x83(Linux)或0x8E(Linux LVM)

步骤3:通过raw命令绑定设备(需root权限)

# raw /dev/raw/raw1 /dev/sdb1
# chown oracle:oinstall /dev/raw/raw1
# chmod 660 /dev/raw/raw1

3. 内核参数调优

在/etc/sysctl.conf中添加:

kernel.shmmax = 2147483648       # 共享内存段最大值(2GB)
kernel.shmmni = 4096             # 系统级共享内存段数
fs.file-max = 65536              # 系统文件描述符上限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000

四、Oracle 9i裸设备安装步骤

1. 安装前检查

确认裸设备可访问性:

# dd if=/dev/raw/raw1 of=/tmp/test bs=8k count=100

2. 运行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 (OUI)

选择"Custom"安装类型,在存储类型界面选择"Raw Devices":

OUI存储类型选择界面

3. 配置裸设备映射

在响应文件(response file)或手动安装中指定以下参数:

oracle.install.db.config.starterdb.storageType=RAW
oracle.install.db.config.starterdb.rawDevices=[
  {"device":"/dev/raw/raw1","size":"10G","purpose":"SYSTEM"},
  {"device":"/dev/raw/raw2","size":"15G","purpose":"DATA"}
]

4. 创建数据库文件

手动编辑init.ora参数文件,指定控制文件路径:

control_files='/dev/raw/raw3', '/dev/raw/raw4'
db_block_size=8192
db_writer_processes=4

五、关键配置优化

1. 异步I/O配置

在Linux中启用原生异步I/O:

# echo "options devfs=nomount" >> /etc/modprobe.conf
# modprobe aio

2. 裸设备权限管理

创建/etc/udev/rules.d/99-oracle-raw.rules文件:

KERNEL=="raw[0-9]*", OWNER="oracle", GROUP="oinstall", MODE="0660"

3. 监控脚本示例

实时监控裸设备I/O延迟:

#!/bin/bash
DEVICE=/dev/raw/raw1
while true; do
  iostat -dxk $DEVICE 1 | awk 'NR==4 {print "Avg Read: "$4"ms, Avg Write: "$5"ms"}'
  sleep 5
done

六、故障排除与最佳实践

1. 常见问题处理

问题1:ORA-27072错误(I/O错误)

解决方案:检查设备权限,确认raw设备绑定正确

问题2:数据库启动缓慢

解决方案:调整db_writer_processes参数,增加I/O线程数

2. 性能调优建议

  • 将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放置于独立裸设备

  • 使用多个控制文件分散在不同物理磁盘

  • 配置LARGE_POOL_SIZE支持备份恢复操作

七、裸设备与ASM的对比分析

特性 裸设备 ASM
管理复杂度 高(需手动配置) 低(自动管理)
扩展性 差(需预分配) 优(动态扩展)
镜像支持 需外部RAID 内置镜像功能
Oracle版本支持 全版本 10g及以上

八、总结

Oracle 9i裸设备安装方案通过消除文件系统层实现了I/O性能的显著提升,特别适用于对延迟敏感的OLTP系统。但该方案要求DBA具备深厚的系统管理能力,包括设备分区、权限配置及内核调优。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ASM已成为更优选择,但在特定遗留环境中,裸设备配置仍具有实用价值。建议在实际部署前进行全面基准测试,量化性能收益与维护成本。

关键词:Oracle 9i、裸设备、原始I/O数据库安装、性能优化、Linux配置存储管理

简介:本文详细阐述了Oracle 9i数据库在Linux环境下采用裸设备存储的安装流程,包括环境准备、设备配置、安装步骤及性能优化策略。通过对比裸设备与文件系统的技术差异,分析了该方案在特定场景下的适用性,并提供了故障排除指南与最佳实践建议。

《Oracle 9i下以裸设备方式安装数据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