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大类资产周报:国内权益小幅调整 商品涨跌不一
宏观大类资产周报:国内权益小幅调整 商品涨跌不一
一、国内权益市场:小幅调整背后的结构性分化
本周国内权益市场呈现小幅调整态势,上证指数周度跌幅1.2%,深证成指下跌1.8%,创业板指跌幅达2.3%。表面看指数回调幅度有限,但市场内部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不同板块间的表现差异进一步拉大。
从行业层面看,周期类板块成为调整主力。钢铁、煤炭、有色等传统周期行业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周度跌幅均超过3%。其中钢铁板块受铁矿石价格回落及下游需求疲软双重压制,部分龙头股周跌幅达5%以上。而消费板块则表现出较强韧性,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防御性行业逆势上涨,白酒板块周涨幅超过2%,显示出资金在市场波动中的避险偏好。
资金流向方面,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45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周的净流入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内资机构调仓动作明显,电子、电力设备等成长板块获得资金加仓,而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则遭遇抛售。这种资金配置的转变,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复苏节奏的预期调整——从依赖传统基建投资转向更看重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长期逻辑。
估值层面,当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为12.3倍,处于近五年35%分位水平,整体估值仍具安全边际。但结构上,创业板指市盈率达58倍,虽较年初有所回落,仍显著高于历史均值,显示成长板块的高估值压力尚未完全释放。
二、商品市场:涨跌不一中的供需逻辑重构
与权益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不同,本周商品市场呈现出更明显的分化格局。南华商品指数周度上涨0.8%,但内部板块表现差异巨大:能源板块上涨3.2%,农产品板块上涨1.5%,而黑色系和化工板块则分别下跌2.1%和1.8%。
能源板块的强势主要受国际油价支撑。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本周突破85美元/桶,创年内新高。供给端,OPEC+延续减产协议,沙特额外减产100万桶/日的政策延长至年底;需求端,中国暑期出行高峰带动燃油消费,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也提振了市场对能源需求的信心。但需警惕的是,高油价已引发主要消费国对通胀的担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计划可能随时重启。
黑色系商品则面临供需双弱局面。螺纹钢现货价格周度下跌3.5%,主要受高温雨季影响,建筑工地施工进度放缓。同时,钢厂利润压缩导致减产范围扩大,全国高炉开工率降至78%,较上月下降5个百分点。铁矿石价格受此影响同步回落,普氏62%铁矿石指数跌破110美元/吨。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部分钢厂已开始提前补库,后期需求或有改善。
农产品板块中,玉米、大豆等主要品种价格延续上涨趋势。美国中西部干旱天气加剧,作物生长评级下降,推动CBOT玉米期货价格周度上涨4.2%。国内方面,生猪养殖利润回升带动饲料需求,玉米现货价格在产区惜售情绪下保持坚挺。但需关注进口到港量增加对价格的压制作用。
三、债券市场:利率下行中的配置价值凸显
本周债券市场延续牛市格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64%,较月初下降8BP。资金面宽松是推动债市走强的主要因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投放,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维持在1.8%以下低位。
从期限结构看,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化特征。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2BP至1.95%,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下行3BP至3.02%,长端利率下行受阻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长期预期仍存分歧。信用债方面,AA+级企业债信用利差收窄至85BP,显示资金配置向信用债倾斜的趋势。
政策层面,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保持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并首次提出"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这被市场解读为后续仍有降息空间,尤其是LPR报价存在下调可能。但需警惕的是,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接近历史低位,进一步下行需要新的催化剂。
四、外汇市场:美元指数走强下的人民币韧性
本周美元指数突破103关口,周度涨幅达1.5%,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国7月非农就业新增18.7万人,虽低于市场预期,但失业率降至3.5%,时薪增速环比上升0.4%,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出较强韧性。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周度贬值0.3%,离岸人民币贬值0.5%,贬值幅度显著小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保持高位,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达4166亿美元;二是央行稳汇率政策持续发力,中间价调节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工具随时可能启用。
从技术面看,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在7.20附近遇到较强支撑,该位置也是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重要阻力位。若后续美元指数继续走强,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预计7.30关口将构成政策底线。
五、下周市场展望:关注三大关键变量
展望下周市场,需重点关注三大变量:一是国内7月经济数据发布,尤其是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能否延续复苏势头;二是美国7月CPI数据公布,通胀回落速度将直接影响美联储9月加息决策;三是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特别是中东地区冲突是否会升级并冲击能源供应。
配置策略上,权益市场建议维持"成长+消费"的均衡配置,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创新药等政策支持领域,以及暑期消费相关的旅游、酒店等板块。商品市场可考虑多空对冲策略,如多原油空铜的跨品种套利。债券市场建议缩短久期,以3-5年期利率债为主,同时适当配置城投债等高收益品种。外汇市场建议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利用远期结汇等工具锁定成本。
关键词:国内权益市场、商品市场涨跌、债券市场走势、外汇市场波动、宏观经济数据、结构性分化、供需逻辑、政策预期、资产配置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权益市场小幅调整的结构性特征、商品市场涨跌不一的供需逻辑、债券市场利率下行的配置价值以及外汇市场美元走强下的人民币韧性,揭示了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大类资产的表现规律,并从经济数据、政策预期、地缘政治等维度对下周市场走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资产配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