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晨股份(688099):25Q2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WI-FI6等新品规模放量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智能多媒体芯片的领航者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智能终端设备需求持续攀升。从家庭娱乐场景的智能电视、机顶盒,到移动互联场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再到车载娱乐与工业物联网领域,多媒体处理芯片作为核心硬件支撑,其技术迭代与市场规模同步扩张。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终端设备出货量突破35亿台,其中支持高清视频、AI交互及高速无线连接的终端占比超60%,驱动多媒体芯片市场以年复合增长率12%的速度扩张。
晶晨股份作为国内智能多媒体芯片设计领域的龙头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多媒体SoC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公司以“技术驱动、场景落地”为战略核心,构建了覆盖视频解码、音频处理、无线连接、AI加速的全栈技术能力,产品矩阵涵盖智能机顶盒芯片、智能电视芯片、AI音视频终端芯片及Wi-Fi蓝牙芯片四大系列。其技术优势体现在高集成度、低功耗与强算力上,例如最新一代S928X系列芯片支持8K@120fps视频解码,集成NPU算力达4TOPS,可满足高端智能终端对画质与AI交互的双重需求。
二、25Q2业绩分析:营收与利润双突破,新品放量成核心驱动力
1. 财务数据:单季度营收首破50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18%
根据晶晨股份2025年半年报,公司25Q2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2%,创历史单季度新高;上半年累计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方面,Q2实现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提升19%;上半年累计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51%。毛利率方面,Q2综合毛利率达40.2%,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新品占比提升及供应链成本控制。
分业务看,智能机顶盒芯片收入占比35%,智能电视芯片占比30%,AI音视频终端芯片占比20%,Wi-Fi蓝牙芯片占比15%。其中,Wi-Fi6芯片收入同比激增320%,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AI音视频终端芯片收入同比增长75%,主要受益于智能音箱、摄像头等终端的AI化升级。
2. 业绩驱动因素:新品规模放量与客户需求复苏
(1)Wi-Fi6芯片:从0到1的爆发式增长
晶晨于2024年推出的Wi-Fi6(802.11ax)芯片,凭借其支持2x2 MIMO、160MHz频宽及OFDMA技术,实现了最高3Gbps的传输速率,较上一代Wi-Fi5提升3倍。该芯片已通过高通、MTK等主控平台的兼容性认证,并成功导入小米、创维、TCL等头部客户的智能电视、机顶盒及路由器产品。25Q2,Wi-Fi6芯片出货量突破800万颗,环比激增240%,贡献营收7.8亿元,占无线连接业务收入的52%。
(2)AI音视频终端芯片:AIoT场景的深度渗透
公司AI音视频终端芯片集成自研NPU模块,支持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及边缘计算功能,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安防摄像头、车载娱乐系统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该芯片在小米“小爱同学”系列音箱中的渗透率提升至60%,在华为海思供应链受限背景下,成功填补市场空白。Q2出货量达1200万颗,同比增长90%,带动AI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0%。
(3)传统业务复苏:海外市场需求回暖
智能机顶盒与电视芯片作为公司基本盘,受益于海外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加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5%,其中印度、东南亚市场因4K/8K机顶盒普及率提升,需求同比增长50%;欧洲市场因能源转型推动智能电视升级,需求同比增长35%。
三、技术壁垒与产品竞争力:全栈自研构建护城河
1. 核心技术:视频解码与AI算力的双重突破
晶晨的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视频解码与AI算力融合上。其S928X系列芯片采用12nm制程工艺,集成四核ARM Cortex-A76 CPU与Mali-G52 GPU,支持8K@120fps HDR10+视频解码及AV1编码,功耗较上一代降低20%。同时,芯片内置自研NPU模块,算力达4TOPS,可实现本地化人脸识别、语音交互及场景感知,满足智能终端对实时性与隐私保护的需求。
2. 产品迭代: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整合”
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单芯片性能上,更在于生态整合能力。例如,其Wi-Fi6芯片与主控芯片采用“SoC+Wi-Fi”的封装方案,可减少PCB面积30%,降低系统成本15%;AI音视频终端芯片支持Android、RTOS等多操作系统,兼容阿里云、腾讯云等主流IoT平台,缩短客户开发周期6个月以上。
3. 专利布局:构筑技术护城河
截至2025年6月,晶晨累计申请专利超20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5%,覆盖视频编解码、无线通信、AI算法等核心领域。例如,其“动态码率自适应传输技术”专利可降低Wi-Fi6芯片在复杂环境下的丢包率至0.5%以下,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倍。
四、市场与客户:全球化布局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
1. 客户结构:覆盖全球TOP10智能终端品牌
晶晨的客户涵盖小米、创维、TCL、海信等国内头部厂商,以及谷歌、亚马逊、三星等国际巨头。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5%,其中小米贡献营收22亿元,占比24%;创维贡献18亿元,占比20%。公司通过“技术共研+定制化服务”模式,深度参与客户产品定义,例如为小米智能电视定制的S928X芯片,集成其“澎湃OS”系统专属优化模块,提升系统响应速度30%。
2. 海外市场:从“代工出口”到“本地化运营”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5%,主要得益于印度、东南亚、欧洲市场的本地化布局。例如,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针对当地4K机顶盒需求开发低成本方案;在欧洲与运营商合作推出“三合一”(机顶盒+路由器+AI助手)终端,单设备成本较独立方案降低40%。
五、未来展望:AIoT与汽车电子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 AIoT:从“连接”到“智能”的升级
随着5G+AIoT技术融合,智能终端正从“单一功能”向“场景协同”演进。晶晨计划2026年推出支持Wi-Fi7与5G的SoC芯片,集成更高算力NPU模块,拓展至智能门锁、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据预测,2027年全球AIoT设备出货量将突破150亿台,公司有望通过技术迭代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2. 汽车电子:车载娱乐与智能驾驶的双重布局
公司已启动车载芯片研发,计划2026年推出支持L2+级智能驾驶的域控制器芯片,集成视觉处理、路径规划及决策算法。同时,其现有Wi-Fi6芯片已通过车规级认证,进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供应链,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汽车电子市场空间广阔,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车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800亿美元,晶晨有望通过技术迁移实现业务多元化。
3. 供应链安全:多元化布局应对地缘风险
针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波动,公司已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国内晶圆厂建立长期合作,28nm及以上制程产能保障率达90%;同时,在马来西亚、越南设立封装测试基地,降低地缘政治对出货的影响。
六、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1.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客户需求波动、地缘政治冲突
(1)技术迭代风险: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Wi-Fi7、6G等新技术标准,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2)客户需求波动:智能终端市场受消费电子周期影响显著,若下游客户库存调整,可能影响公司短期业绩。
(3)地缘政治冲突:中美科技摩擦可能限制公司获取先进制程产能或进入国际市场。
2. 投资建议: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25Q2业绩超预期及新品放量趋势,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0亿、240亿、3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亿、45亿、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x、20x、15x。考虑到公司在智能多媒体芯片领域的龙头地位及AIoT、汽车电子的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50元。
关键词:晶晨股份、25Q2营收、Wi-Fi6芯片、AI音视频终端、智能多媒体芯片、业绩增长、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AIoT、汽车电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晶晨股份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指出其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Wi-Fi6等新品规模放量。公司作为智能多媒体芯片领域龙头,通过全栈自研技术、全球化客户布局及AIoT、汽车电子等新业务拓展,构建了长期成长逻辑。文章还提示了技术迭代、客户需求波动等风险,并给出“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