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赋口诀》
针灸之术,源远流长,乃中华医学之瑰宝。自上古以降,历代医家精研其理,创制歌赋,以口诀传世,便于学者记诵,实为针灸学之精髓。今撰此篇,汇辑经典歌赋,辅以阐释,以期针灸之道得以弘扬。
一、经脉循行歌赋
手太阴肺经歌:
手太阴肺起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处,尺泽孔最列缺连,经渠太渊鱼际入,少商终了指端居。
此歌详述手太阴肺经之循行路线,自中府始,历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终至少商,为肺气出入之道。
手阳明大肠经歌:
手阳明经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连,臂臑肩髃巨骨现,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终了鼻翼旁。
此歌描绘手阳明大肠经之走向,自商阳始,经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至迎香止,为大肠之气所行。
足阳明胃经歌:
足阳明经起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齐,大迎颊车下关过,头维人迎水突连,气舍缺盆气户现,库房屋翳膺窗延,乳中乳根不容穴,承满梁门关门连,太乙滑肉门下居,天枢外陵大巨现,水道归来气冲连,髀关伏兔阴市过,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连丰隆起,解溪冲阳陷谷随,内庭厉兑终了趾。
此歌详述足阳明胃经之循行,自承泣始,历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至内庭、厉兑止,为胃气所行之道。
二、穴位定位歌赋
头部穴位歌:
头部穴位多且精,百会前顶囟会行,上星神庭印堂连,攒竹睛明球后现,承泣四白巨髎连,地仓颊车下关延,头维阳白鱼腰穴,丝竹空连瞳子髎。
此歌列举头部重要穴位,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攒竹、睛明、球后、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下关、头维、阳白、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各穴位置明确,便于定位。
胸腹部穴位歌:
胸腹部穴密如星,中府云门天府行,膻中玉堂紫宫连,华盖璇玑中庭延,巨阙鸠尾上脘连,中脘建里下脘现,水分神阙气海连,关元中极曲骨延,天枢大横腹结连,期门日月章门现。
此歌详述胸腹部穴位,中府、云门、天府、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中庭、巨阙、鸠尾、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大横、腹结、期门、日月、章门,各穴位置清晰,便于针刺。
三、针灸手法歌赋
进针手法歌:
进针手法有妙招,指切夹持提插摇,捻转刮摩弹震法,补泻随证巧施调。
此歌概括进针之基本手法,指切、夹持、提插、摇动、捻转、刮摩、弹震,各有其用,补泻之道,随证而施。
补泻手法歌:
补泻手法分阴阳,迎随补泻要记详,疾徐补泻速与缓,开阖补泻气机畅,呼吸补泻随息调,平补平泻稳当行。
此歌详述补泻之法,迎随、疾徐、开阖、呼吸、平补平泻,各有其理,运用得当,则疗效显著。
四、临床应用歌赋
感冒针灸歌:
感冒初起风邪侵,大椎风池合谷针,曲池尺泽肺俞穴,疏风解表效如神。
此歌针对感冒初起,风邪侵袭之症,取大椎、风池、合谷、曲池、尺泽、肺俞等穴,疏风解表,疗效显著。
头痛针灸歌:
头痛病因多且繁,太阳风池百会连,印堂上星神庭穴,通络止痛效非凡。
此歌针对头痛之症,取太阳、风池、百会、印堂、上星、神庭等穴,通络止痛,效果显著。
胃痛针灸歌:
胃痛多因寒热侵,中脘足三里穴寻,内关公孙相配伍,和胃止痛效如金。
此歌针对胃痛之症,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和胃止痛,效果显著。
五、针灸禁忌与注意事项歌赋
针灸禁忌歌:
针灸禁忌要记牢,孕妇腹部莫针挑,过饥过饱不宜刺,酒后神昏忌针疗,皮肤感染莫施术,血管神经要避绕。
此歌列举针灸之禁忌,孕妇腹部、过饥过饱、酒后神昏、皮肤感染、血管神经等处,均不宜针刺,以免发生意外。
针灸注意事项歌:
针灸之前要消毒,针具皮肤均需顾,针刺深度要适宜,过深过浅均不宜,留针时间要恰当,过长过短均失当,出针之后要按压,防止出血与瘀伤。
此歌强调针灸前之消毒工作,针具与皮肤均需消毒,针刺深度与留针时间要适宜,出针后要按压,防止出血与瘀伤。
六、针灸歌赋之综合应用
针灸歌赋,不仅便于记诵,更可指导临床实践。如治疗腰痛,可取肾俞、大肠俞、委中、昆仑等穴,结合“腰痛背痛寻肾俞,大肠委中昆仑主”之歌诀,针刺得气,疗效显著。又如治疗失眠,可取神门、内关、百会、安眠等穴,结合“失眠神门内关寻,百会安眠效如神”之歌诀,调和营卫,安神定志。
七、针灸歌赋之传承与发展
针灸歌赋,乃历代医家智慧之结晶,传承至今,仍具重要价值。然时代变迁,疾病谱亦变,针灸歌赋亦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今之医者,当博采众长,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创制新歌赋,以应时代之需。
同时,针灸歌赋之传承,亦需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习、师承教育等多种方式,使针灸歌赋得以广泛传播与深入应用。此外,还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将针灸歌赋数字化、网络化,便于更多人学习与掌握。
八、结语
针灸歌赋,乃针灸学之瑰宝,其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其理深邃,指导临床。今撰此篇,旨在弘扬针灸之道,使更多人了解与掌握针灸歌赋之精髓。愿针灸歌赋得以广泛传播与深入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针灸歌赋、经脉循行、穴位定位、针灸手法、临床应用、禁忌注意事项、传承发展
简介:《针灸歌赋口诀》一文,系统介绍了针灸学中的经典歌赋,包括经脉循行、穴位定位、针灸手法、临床应用、禁忌与注意事项以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歌赋的形式,便于学者记诵与应用,旨在弘扬针灸之道,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