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捷众科技(873690):2025H1营收YOY+46% 布局拓展低空经济、军工、机器人、航空等应用场景.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捷众科技(873690):2025H1营收YOY+46% 布局拓展低空经济、军工、机器人、航空等应用场景.doc

《捷众科技(873690):2025H1营收YOY+46% 布局拓展低空经济、军工、机器人、航空等应用场景》

一、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高速增长背后的战略支撑

捷众科技(股票代码:873690)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达到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公司长期深耕精密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近年来围绕低空经济、军工、机器人、航空等高端应用场景的战略布局。从财务数据看,公司毛利率稳定在38%-42%区间,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8.5%,显示其技术驱动型增长特征。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52%,表明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核心业务涵盖精密齿轮、传动部件、轻量化结构件三大板块,2025年新增低空飞行器动力系统组件、军用特种连接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等高附加值产品线。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23年的65%降至2025H1的52%,显示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2024年完成定向增发募资2.3亿元,主要用于航空级钛合金材料研发中心建设,为高端市场突破奠定基础。

二、低空经济:乘势而起的战略新赛道

随着全球低空经济政策逐步放开,捷众科技精准切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动力系统核心部件领域。公司研发的轻量化高强度齿轮箱,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一体化成型技术,较传统方案减重40%,已通过某头部主机厂2000小时耐久测试。2025年Q2,该产品获得民航局适航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进入商业量产阶段的eVTOL传动系统供应商。

在无人机市场,公司开发的军用级高速电机转子组件,采用真空压铸工艺实现0.01mm级精度控制,满足-40℃至+85℃极端环境要求,已配套某型侦察无人机批量生产。此外,公司正与某物流巨头合作研发载重500kg级货运无人机传动系统,预计2026年实现规模化应用。低空经济业务2025H1贡献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320%,占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的3%跃升至15%。

三、军工领域:特种制造的技术壁垒构建

军工业务是捷众科技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公司开发的某型导弹导引头精密齿轮组,采用磁悬浮轴承技术,将传动误差控制在0.5角秒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已通过GJB9001C质量体系认证,2025年获得某军种3年期定点采购协议,年均订单量超5000套。

在舰载设备领域,公司研发的耐腐蚀钛合金传动轴,通过盐雾试验1000小时无锈蚀,成功配套某型驱逐舰动力系统。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正在参与某国家重大专项——高超声速飞行器舵机系统研发,其开发的陶瓷轴承组件可承受3000℃高温,技术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军工业务毛利率维持在55%以上,2025H1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78%,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

四、机器人产业:从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窗口期,捷众科技实施“关节模组+感知系统”双线突破战略。在执行层,公司开发的谐波减速器采用双圆弧齿形设计,传动精度达到±1弧分,寿命突破2万小时,已通过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认证。2025年Q3,公司推出首款一体化关节模组,集成电机、减速器、编码器于一体,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小60%,成本降低40%,获得小米机器人10万套意向订单。

在感知层,公司自主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采用石英晶体压电效应原理,量程范围0-1000N,分辨率达0.1N,填补国内空白。该产品已进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测试阶段,预计2026年实现批量供货。机器人业务2025H1实现营收0.6亿元,虽然占比仅7.5%,但同比增速达450%,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五、航空制造:国产化替代的突破者

在航空领域,捷众科技聚焦大飞机产业链关键环节。公司开发的C919客机起落架作动筒,采用42CrMo4高强钢锻造工艺,疲劳寿命达10万次,超过波音737同类部件标准。2025年5月,该产品获得中国商飞适航批准,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民航供应链体系。

在发动机领域,公司承担的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盘项目,通过等温模锻工艺实现晶粒度1级标准,较传统锻造提升2个等级,已进入地面台架测试阶段。此外,公司正在研发航空级3D打印钛合金叶片,采用电子束熔丝技术,成型效率较激光选区熔化提升5倍,成本降低60%。航空业务2025H1实现营收0.9亿元,同比增长112%,成为公司高端制造的重要支撑。

六、技术壁垒与产能布局: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捷众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技术平台:一是超精密加工平台,拥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激光干涉仪等设备,可实现μ级精度控制;二是材料创新平台,掌握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核心技术;三是智能检测平台,开发的AI视觉检测系统,检测速度达200件/分钟,漏检率低于0.001%。

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2025年启动三大基地扩建:嘉兴航空零部件基地投资3.8亿元,达产后将新增年产50万套航空结构件能力;重庆机器人关节模组基地投资2.5亿元,配备100台六轴机器人生产线;西安军工研发中心投资1.2亿元,重点突破高温合金铸造技术。预计到2026年底,公司总产能将较2023年提升300%,满足高端市场爆发式需求。

七、风险与挑战:技术迭代与市场波动的双重考验

尽管前景广阔,捷众科技仍面临多重挑战。技术层面,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面临日本哈默纳科、德国纳博特斯克等国际巨头的专利壁垒,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市场层面,低空经济政策落地存在区域性差异,部分地区空域管理改革滞后可能影响订单交付;供应链层面,航空级钛合金材料70%依赖进口,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引发成本波动。

此外,公司客户集中度仍处较高水平,2025H1前三大客户占比达41%,若主要客户订单出现波动,将对营收产生显著影响。为应对这些挑战,公司正通过以下措施强化风险抵御能力:一是建立战略原材料储备机制,与宝武钛业等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二是拓展国际市场,2025年成立欧洲子公司,就近配套空客、罗罗等客户;三是推行“客户+行业”双维度管理,降低单一客户依赖度。

八、未来展望:千亿市场的价值重估

根据行业预测,2025-2030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3.2万亿美元,军工装备年复合增长率8.7%,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突破500万台。捷众科技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和客户认证壁垒,有望在多个高端赛道实现份额提升。假设公司2025-2027年营收保持40%复合增长率,毛利率稳定在40%,到2027年净利润有望突破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仅15倍,存在显著重估空间。

中长期看,公司正从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2025年启动的“天工计划”,旨在整合机器人关节、低空动力、航空传动三大业务线,开发跨领域标准化平台产品。该战略若成功实施,将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推动公司从百亿级向千亿级企业跨越。

关键词:捷众科技、低空经济、军工制造、机器人关节、航空零部件、营收增长、技术壁垒、产能扩张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捷众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6%的驱动因素,重点探讨其在低空经济、军工、机器人、航空等高端应用场景的战略布局。通过解析公司技术平台、产能规划及风险应对措施,揭示其从精密零部件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成长路径,并展望千亿级市场的价值重估机遇。

《捷众科技(873690):2025H1营收YOY+46% 布局拓展低空经济、军工、机器人、航空等应用场景.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