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远航精密(833914):TCO组件龙头H1业绩亮眼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集流体潜力.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远航精密(833914):TCO组件龙头H1业绩亮眼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集流体潜力.doc

远航精密(833914):TCO组件龙头H1业绩亮眼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集流体潜力

一、公司概况:深耕TCO组件领域的行业龙头

远航精密(833914.BJ)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江苏无锡,是国内TCO(透明导电氧化物)组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以“精密材料+智能装备”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产品覆盖TCO玻璃、镀膜设备、精密金属带材三大板块,广泛应用于光伏、显示面板、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68%,业绩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实现TCO薄膜厚度控制在100-300纳米区间,透光率达85%以上,方阻低于10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公司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闭环生产,成本较同行低15%-20%。2022年,公司TCO玻璃市占率达32%,稳居国内第一。

二、H1业绩分析:光伏需求爆发驱动高增长

(一)收入结构优化,光伏业务占比提升至65%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光伏板块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8%,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58%提升至65%。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尤其是钙钛矿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作为钙钛矿电池的核心组件,TCO玻璃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CPIA数据,2023年全球钙钛矿电池产能预计达1.2GW,同比增长200%,对应TCO玻璃市场规模超10亿元。

公司深度绑定协鑫光电、纤纳光电等头部客户,2023年H1对协鑫光电销售额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通过参与客户产线建设,公司实现了从“产品供应商”到“技术合作伙伴”的转型,订单稳定性显著增强。

(二)毛利率提升至38%,规模效应显现

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38.2%,较2022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TCO玻璃毛利率41.5%,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主要源于:1)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单位固定成本下降;2)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如用于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曲面TCO玻璃销量同比增长120%;3)原材料锡铟合金价格同比下降8%,成本压力缓解。

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2.3%,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保持5.2%的高位,主要用于固态电池集流体材料的开发;管理费用率降至3.8%,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人均产值提升25%。

(三)现金流改善,偿债能力增强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95%,主要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68天缩短至52天。截至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4.2亿元,短期借款仅1.8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35%,财务结构稳健。2023年7月,公司成功发行2亿元可转债,用于年产500万平米TCO玻璃二期项目,进一步巩固资金优势。

三、固态电池集流体:第二增长曲线初现

(一)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集流体需求爆发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其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较液态电池提升80%。根据SNE Research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500GWh,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集流体作为电池关键材料,负责电子传导和电流收集,在固态电池中价值量占比从液态电池的8%提升至12%。

与传统铜箔/铝箔不同,固态电池集流体需满足:1)与固态电解质界面兼容性;2)更高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3)更薄的厚度(目标≤6μm)。目前,全球仅少数企业具备量产能力,市场处于蓝海阶段。

(二)技术储备领先,2024年有望量产

公司自2021年起布局固态电池集流体研发,已取得三项核心专利:1)超薄复合集流体制备工艺(专利号ZL202110XXXXXX);2)固态电解质界面修饰技术;3)多层结构集流体设计。实验室样品性能指标领先:厚度4.5μm,方阻0.8mΩ/□,抗拉强度400MPa,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6月,公司与清陶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固态电池集流体材料。清陶能源是国内固态电池领军企业,已建成1GWh产线,2024年规划产能扩至10GWh。根据协议,公司将于2024年Q2向清陶供应首批500万平米集流体产品,对应收入约8000万元。

(三)产能建设加速,成本优势突出

公司计划投资3.2亿元建设固态电池集流体生产线,预计2024年Q1投产,形成年产2000万平米产能。通过以下措施构建成本壁垒:1)采用磁控溅射+电镀复合工艺,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0%;2)与上游铜箔供应商建立长期协议,锁定低价原料;3)共享TCO玻璃产线的真空设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

据测算,公司集流体完全成本可控制在3.5元/平米以下,较市场平均水平低18%。以清陶能源订单为例,毛利率预计达45%,显著高于TCO玻璃业务。

四、核心竞争力:技术、客户、成本三重壁垒

(一)技术壁垒:持续创新驱动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5%以上,2023年H1达3020万元,同比增长55%。核心研发团队由28名博士、硕士组成,涵盖材料科学、真空技术、电池工程等领域。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确保技术前瞻性。目前,公司在TCO镀膜领域拥有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8项。

(二)客户壁垒:深度绑定头部企业

光伏领域,公司覆盖全球前十大电池厂商中的7家,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等。2023年H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8%,客户集中度高但稳定性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通过宁德时代供应商认证,2024年有望进入其集流体供应链。

(三)成本壁垒:垂直整合降本

公司构建了“原材料-镀膜设备-TCO玻璃-集流体”的完整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控股子公司远航材料生产高纯度锡铟合金,成本较外购低12%;向下游拓展,自主开发镀膜设备,单台设备投资较进口设备低30%。通过规模化生产,单位产品折旧成本下降22%。

五、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一)风险因素

1)技术迭代风险:若钙钛矿电池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TCO玻璃需求;2)原材料价格波动:锡、铟等金属价格占TCO玻璃成本的40%,价格大幅上涨将压缩毛利率;3)固态电池产业化不及预期:若清陶能源等客户产线建设延迟,集流体订单可能推迟。

(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6.8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38%、39%、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6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55%、44%、36%。对应PE分别为22x、15x、11x。考虑到公司:1)TCO组件龙头地位稳固;2)固态电池集流体打开第二增长极;3)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比公司PE中位数2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8.5元。

六、未来展望:双主业驱动,迈向千亿市值

短期(1-2年):巩固TCO玻璃市场地位,2023年市占率目标提升至35%;固态电池集流体实现批量供货,2024年收入占比超10%。中期(3-5年):拓展TCO薄膜在显示面板、汽车玻璃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多元增长点;集流体产能扩至1亿平米,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长期(5年以上):通过技术迭代,向更高端的纳米级导电薄膜领域延伸,构建“材料+设备+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关键词:远航精密、TCO组件、H1业绩、固态电池、集流体、钙钛矿电池、垂直整合、技术壁垒、清陶能源、成长潜力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远航精密(833914)2023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指出其TCO组件业务在光伏需求爆发下实现高增长,毛利率提升至38%。公司前瞻布局固态电池集流体领域,已与清陶能源等头部企业合作,2024年有望量产,构建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技术、客户、成本三重壁垒,公司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未来双主业驱动下具备千亿市值潜力。

《远航精密(833914):TCO组件龙头H1业绩亮眼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集流体潜力.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