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文档下载预览

《拓荆科技(688072):25Q2业绩高增 受益先进制程/先进封装扩产.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拓荆科技(688072):25Q2业绩高增 受益先进制程/先进封装扩产.doc

【拓荆科技(688072):25Q2业绩高增 受益先进制程/先进封装扩产】

一、核心逻辑: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加速,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双轮驱动

2025年第二季度,拓荆科技(688072.SH)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单季度营收同比增幅达45%-50%,净利润率提升至22%-2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一是国内晶圆厂先进制程(7nm及以下)产能扩张进入高峰期,公司PECVD、ALD等核心设备订单持续放量;二是先进封装(CoWoS、HBM等)需求爆发,带动公司混合键合设备(Hybrid Bonding)快速渗透。作为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拓荆科技通过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国产化替代的核心受益者。

二、行业背景: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结构性分化,国产设备迎来黄金窗口期

1.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先进制程投资占比提升

根据SEMI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1090亿美元,其中先进制程(7nm及以下)设备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5年的52%。这一趋势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一是AI芯片(如H100、H200)对7nm以下制程的需求激增;二是3D封装技术(如CoWoS)对前道设备精度要求的提升;三是地缘政治推动下,全球晶圆厂加速本土化布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2025年先进制程设备投资占比预计达40%,但国产化率仍不足15%,存在巨大替代空间。

2. 先进封装:从后道向前道延伸的设备新机遇

先进封装技术(如2.5D/3D封装、Chiplet)通过将多颗芯片集成于单一封装体,显著提升系统性能与能效。以CoWoS为例,其生产流程中前道设备(如沉积、光刻)占比从传统封装的10%提升至30%,推动薄膜沉积、刻蚀等设备需求增长。Yole预测,2025年全球先进封装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8%,其中混合键合设备市场空间超30亿美元。

三、公司分析: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客户结构优化驱动增长

1. 产品矩阵:覆盖前道与先进封装核心环节

拓荆科技已形成以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ALD(原子层沉积)、SACVD(亚常压化学气相沉积)为核心的前道设备产品线,并延伸至混合键合等先进封装设备。其中:

- PECVD设备:覆盖12英寸晶圆全系列工艺,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客户28nm及以下制程验证,2025年市占率预计提升至12%;

- ALD设备:突破金属前驱体均匀性控制技术,实现5nm制程应用,获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批量订单;

- 混合键合设备:国内首款量产机型,键合精度达0.5μm,已进入台积电CoWoS-S供应链,2025年订单预计超15亿元。

2. 技术壁垒:专利布局与工艺know-how形成差异化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高于15%,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达42%,核心团队来自应用材料、泛林等国际巨头。截至2025年Q2,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12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8%,在薄膜均匀性控制、颗粒污染抑制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其PECVD设备成膜均匀性≤1.5%,优于国际竞品(2%-3%),显著提升晶圆良率。

3. 客户结构:从国内到全球的跨越式发展

2025年Q2,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降至65%(2023年为78%),客户集中度持续优化。国内市场方面,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合计贡献60%收入,且28nm以下制程订单占比提升至45%;海外市场方面,通过台积电、三星认证,混合键合设备已进入量产阶段,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预计达15%。

四、财务分析: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 营收与利润:高增长与高毛利并存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收38.5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78%),毛利率达48.5%(同比+3.2pct),净利率23.9%(同比+3.8pct)。分季度看,Q2单季营收22.3亿元(环比+35%),净利润5.4亿元(环比+42%),主要受益于先进制程设备交付加速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

2.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抗风险能力提升

截至2025年Q2,公司货币资金达28.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6亿元(同比+12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98天(2023年为125天),存货周转率提升至2.8次/年。这表明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如与中芯国际建立VMI库存模式)和客户信用政策,有效降低了运营风险。

3. 估值与对标:性价比凸显

以2025年8月31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动态PE为45倍,低于国际竞品应用材料(58倍)、泛林(52倍),且高于国内同行中微公司(38倍)、北方华创(42倍)。考虑到其先进制程设备占比更高(45% vs. 中微公司30%)、毛利率更优(48.5% vs. 北方华创42%),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五、风险因素: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客户集中度

1. 技术迭代风险: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EUV光刻配套设备或HBM封装新技术,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2.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升级,可能影响公司海外客户拓展及高端零部件供应;

3. 客户集中度风险:尽管前五大客户占比下降,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国内客户仍占主导,若其资本开支放缓,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六、未来展望: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超35%,目标市值突破千亿

1. 短期(2025-2026年):先进制程设备放量

随着中芯国际28nm以下制程产能爬坡(2025年新增12万片/月)、华虹集团12英寸特色工艺线投产,公司PECVD、ALD设备订单预计保持40%以上年增速。同时,混合键合设备在台积电CoWoS-S中的份额有望从2025年的15%提升至2026年的25%,带动先进封装设备收入翻倍。

2. 中期(2027年):平台化布局初见成效

公司计划通过定增募资50亿元,投向EUV光刻配套设备、3D封装刻蚀设备等新领域,目标2027年形成“沉积+刻蚀+量测”全链条设备能力。若成功突破EUV光刻胶涂布显影设备(Track),有望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3. 长期:全球化与生态化战略

公司拟在德国、美国设立研发中心,贴近国际客户需求;同时与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强化产学研协同。目标2030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前五强,市占率超5%。

七、投资建议:买入评级,目标价450元

基于DCF模型(WACC=9.5%,永续增长率3%),给予公司2025年55倍PE,对应目标价450元(当前价380元,上行空间1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核心逻辑为:先进制程国产化替代加速+先进封装设备需求爆发+技术壁垒构筑长期竞争力。

关键词:拓荆科技、半导体设备、先进制程、先进封装、PECVD、混合键合、国产化替代、业绩高增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拓荆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高增的驱动因素,指出其受益于国内晶圆厂先进制程产能扩张及先进封装需求爆发。公司通过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未来随着EUV配套设备等新领域布局,公司有望实现全球化与生态化发展,目标市值突破千亿。

《拓荆科技(688072):25Q2业绩高增 受益先进制程/先进封装扩产.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