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儿科学 > 文档下载预览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护理[1].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护理[1].doc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护理[1]》

一、引言

过敏性疾病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儿童群体中更为显著。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统计,全球约有20%-30%的儿童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这类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的生理健康,导致睡眠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还可能引发心理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科学预防和规范护理对改善过敏性疾病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出发,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系统阐述过敏性疾病的预防策略及护理要点,旨在为儿科医护人员、患儿家长及照护者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二、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儿童特点

(一)过敏反应的免疫学基础

过敏反应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被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捕获并加工,激活Th2型辅助T细胞,促使其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IL-13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I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IgE结合,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引发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病理改变,表现为打喷嚏、流涕、喘息、皮疹等症状。

(二)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特殊性

1. 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期免疫系统以Th2型免疫应答为主,Th1型免疫应答相对较弱,这种免疫偏移使儿童更易发生过敏反应。随着年龄增长,Th1/Th2平衡逐渐建立,部分过敏性疾病可能自然缓解。

2. 屏障功能不完善:儿童皮肤角质层薄,黏膜屏障功能弱,过敏原更易穿透屏障引发免疫反应。例如,婴儿期经皮吸收过敏原的能力是成人的3倍,这解释了为何特应性皮炎在婴幼儿中高发。

3. 微生物暴露不足:现代生活方式导致儿童早期微生物暴露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可能影响免疫耐受的建立。研究显示,农村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城市儿童,与接触更多环境微生物有关。

三、过敏性疾病的预防策略

(一)一级预防:避免过敏原暴露

1. 室内环境控制

(1)尘螨防控:尘螨是儿童过敏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建议使用防螨床品(如物理阻隔床罩),每周以55℃以上热水清洗床单被罩;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使用除湿机或空调调节;减少地毯、布艺沙发等易积尘物品,定期使用高效滤网吸尘器清洁。

(2)霉菌管理:浴室、厨房等潮湿区域易滋生霉菌。应保持通风干燥,及时修复漏水问题;使用含氯消毒剂定期清洁卫生间;避免在室内晾晒衣物,防止湿度增加。

(3)宠物管理:猫狗皮屑是重要过敏原。若家庭有过敏患儿,应避免饲养宠物;若已饲养,需限制宠物活动范围(如禁止进入卧室),定期为宠物洗澡,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过敏原浓度。

2. 室外环境防护

(1)花粉季节管理:春季树木花粉、夏秋季杂草花粉是季节性过敏的主要诱因。建议花粉浓度高峰期(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脸漱口。

(2)空气污染防护:PM2.5、臭氧等空气污染物可加重过敏症状。关注空气质量预报,污染严重时避免户外活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具有HEPA滤网的产品。

3. 饮食过敏原规避

(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寡糖等成分可促进肠道菌群定植,降低过敏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以上。

(2)辅食添加原则:6月龄后逐步引入辅食,遵循“由单一到多样、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的原则。每次引入新食物时观察3-5天,注意是否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过敏症状。常见高致敏性食物(如鸡蛋、牛奶、花生、坚果、海鲜)可延迟至1岁后添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回避导致营养缺乏。

(二)二级预防:增强免疫耐受

1. 益生菌补充:肠道菌群在免疫耐受建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孕期及哺乳期补充特定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GG株、双歧杆菌BB-12株)可降低婴儿湿疹发生率;婴儿期补充益生菌可能减少过敏性疾病风险,但需选择经临床验证的菌株,避免盲目使用。

2. 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缺乏可能增加过敏风险。建议婴幼儿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直至2岁;2岁后根据日照情况调整剂量。母乳喂养儿尤其需注意补充,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

3. 运动与户外活动: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功能。鼓励儿童每日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户外活动可接触自然环境微生物,促进免疫系统成熟。但需注意避免在污染严重或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运动。

四、过敏性疾病的护理要点

(一)急性发作期护理

1. 过敏性鼻炎护理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进行鼻腔冲洗,每日2-3次,可清除过敏原及炎性分泌物,缓解鼻塞、流涕症状。冲洗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2)药物使用:按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需指导患儿正确喷鼻(头部前倾,喷嘴朝向鼻腔外侧);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可缓解打喷嚏、流涕症状,需注意药物剂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嗜睡)。

2. 哮喘急性发作护理

(1)体位与吸氧:协助患儿取半卧位或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给予吸氧(氧流量1-2L/min)。

(2)药物使用:快速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治疗,需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如储雾罐);若单次使用后症状未缓解,可每隔20分钟重复一次,最多不超过3次。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紧急就医。

(二)慢性持续期护理

1. 皮肤护理(以特应性皮炎为例)

(1)保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特应性皮炎的核心问题。需每日多次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凡士林、硅霜),尤其在洗浴后3分钟内涂抹,以锁住水分。建议选择不含香料、防腐剂的“医用护肤品”。

(2)洗浴:水温控制在32℃-37℃,避免过热;洗浴时间5-10分钟,使用温和的无皂基清洁剂;避免用力搓洗,浴后用软毛巾轻拍吸干水分。

(3)衣物选择:穿着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化纤、羊毛等刺激材质;新衣物需清洗后再穿着,以去除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

2. 心理护理

(1)患儿心理支持:过敏性疾病的长期性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焦虑、自卑等情绪。需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引导患儿表达情感,给予鼓励与肯定;避免在患儿面前过度强调疾病,减少其心理负担。

(2)家长心理调适:家长可能因患儿病情反复产生焦虑、内疚等情绪。需指导家长正确认识疾病,建立合理的治疗预期;鼓励家长参与患儿护理,增强其掌控感;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三)家庭与学校协同护理

1. 家庭环境管理:保持家庭清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窗帘等;避免在室内吸烟或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刺激性物品;建立“无过敏原区域”(如患儿卧室),减少过敏原接触。

2. 学校沟通与教育:向学校老师、校医说明患儿病情及应急处理措施(如哮喘发作时使用急救药物);提供书面“过敏行动计划”,包括过敏原、症状表现、用药方法等;鼓励学校开展过敏性疾病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对疾病的认知。

五、特殊情况下的护理

(一)食物过敏的护理

1. 饮食替代:若患儿对牛奶过敏,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氨基酸配方粉;对鸡蛋过敏者,可用其他蛋白质来源(如肉类、豆类)替代。需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因回避过敏原导致营养缺乏。

2. 交叉反应警惕:部分食物过敏存在交叉反应(如对桦树花粉过敏者可能对苹果、胡萝卜等食物过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物挑战试验,明确过敏食物种类。

3. 紧急处理:食物过敏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家长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EpiPen),并掌握使用方法;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表现,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拨打急救电话。

(二)多重过敏的护理

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需制定综合护理方案,协调用药时间(如鼻用激素与吸入激素的使用);加强环境控制,减少多种过敏原的共同暴露;定期随访,评估疾病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六、结论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环境控制、免疫调节、症状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对于儿童群体,需充分考虑其生理与心理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家长作为患儿的主要照护者,其知识水平与护理能力直接影响疾病预后。因此,加强家长教育、建立医-护-患-校协同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对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新型治疗手段(如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生物制剂)的应用,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将更加精准与高效。但目前,科学预防与规范护理仍是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儿童、预防策略、护理要点、免疫耐受、环境控制、食物过敏、哮喘护理、特应性皮炎、心理护理

简介:本文系统阐述了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策略。首先介绍了过敏反应的免疫学基础及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特殊性,随后从一级预防(避免过敏原暴露)和二级预防(增强免疫耐受)两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包括室内外环境控制、饮食管理、益生菌与维生素D补充等。护理部分详细说明了急性发作期与慢性持续期的护理要点,涵盖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的护理方法,以及心理护理与家庭-学校协同管理。最后针对食物过敏与多重过敏的特殊情况提出护理建议,强调科学预防与规范护理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护理[1].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