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骨科学 > 文档下载预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查房.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查房.doc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一、引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KO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查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系统评估、个性化干预及多学科协作,优化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本文以一例典型KOA患者护理查房为例,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探讨护理查房在KOA管理中的实践与价值。

二、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未系统治疗。近1个月疼痛加剧,伴下蹲困难、上下楼梯费力,夜间偶有痛醒。查体:双膝关节肿胀,局部压痛(+),关节活动度受限(屈曲90°,伸直0°),麦氏征(+),浮髌试验(-)。X线片示:双膝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符合KOA晚期表现。诊断: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Ⅳ级)。

三、护理评估

(一)生理评估

1. 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NRS),患者主诉疼痛评分7分(静息时4分,活动后10分),疼痛性质为钝痛,伴局部灼热感。

2. 功能评估:使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总分68分(疼痛20分、僵硬12分、功能36分),提示重度功能障碍。

3. 关节活动度:左膝屈曲90°,伸直0°;右膝屈曲85°,伸直-5°(过伸)。

4. 肌力评估:股四头肌肌力Ⅳ级,腘绳肌肌力Ⅲ级。

(二)心理社会评估

1. 心理状态:患者因长期疼痛产生焦虑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担心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

2. 社会支持:配偶健在,子女定期探望,经济状况中等,医保覆盖。

3. 健康行为:吸烟史20年(已戒5年),无规律运动习惯,体重指数(BMI)28.3kg/m²(超重)。

(三)风险评估

1. 跌倒风险: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得分45分(高风险),因关节疼痛、肌力下降及平衡障碍。

2. 深静脉血栓(DVT)风险:Caprini评分5分(中风险),因年龄>60岁、肥胖、长期制动。

四、护理诊断

1. 慢性疼痛:与关节软骨退变、炎症反应有关。

2. 活动无耐力:与关节疼痛、肌力下降、关节僵硬有关。

3. 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有关。

4. 有跌倒的危险:与关节功能受限、平衡能力下降有关。

5. 知识缺乏:缺乏KOA自我管理知识及康复技能。

五、护理目标

1. 短期目标(1周内):疼痛评分降至≤4分,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及关节保护技巧。

2. 中期目标(2-4周):关节活动度提高10°-15°,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坐立)。

3. 长期目标(出院后3个月):WOMAC评分降低30%,BMI降至25kg/m²以下,无跌倒事件发生。

六、护理措施

(一)疼痛管理

1. 药物干预:遵医嘱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塞来昔布200mg qd口服,联合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bid涂抹;疼痛急性期加用曲马多缓释片50mg q12h口服。

2. 非药物干预:

(1)冷热敷:急性疼痛期采用冰袋冷敷15-20min/次,bid;慢性疼痛期使用热敷包(40-45℃)20min/次,tid。

(2)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选择双通道模式,频率100Hz,脉宽200μs,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日2次,每次30min。

(3)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豆(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穴),每周2次;艾灸(足三里、阳陵泉),每日1次,每次15min。

(二)功能康复

1. 肌力训练: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仰卧位,下肢伸直,主动收缩股四头肌10s/次,休息5s,重复10次/组,3组/日。

(2)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缓慢抬高至45°,维持5s后缓慢放下,10次/组,3组/日。

(3)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15次/组,3组/日,阻力逐渐增加。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1)被动运动:使用CPM机(持续被动运动仪),初始角度0°-30°,每日增加5°,速度2次/分,每次30min,bid。

(2)主动辅助运动:坐位时用健侧下肢辅助患侧膝关节屈伸,10次/组,3组/日。

3. 平衡与协调训练:

(1)单腿站立:扶稳后尝试单腿站立,初始5s,逐渐延长至30s,双侧交替,3次/日。

(2)步态训练:使用平行杠或助行器进行直线行走,注意膝关节对齐,步幅均匀,10min/次,tid。

(三)心理支持

1.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一对一访谈,纠正患者“疼痛即残疾”的错误认知,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2. 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腹式呼吸,6次/分)及渐进性肌肉松弛(PMR),每日2次,每次10min。

3. 家庭支持:邀请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鼓励每日陪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记录进步并给予正向反馈。

(四)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

1. 疾病知识宣教:通过图文手册、视频演示讲解KOA的病因、病程及治疗原则,强调“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

2. 体重管理: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目标每日热量摄入1500-1800kcal,配合每日30min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

3. 关节保护技巧:

(1)避免长时间跪姿、蹲姿,减少爬楼梯、爬山等高负荷活动。

(2)使用辅助器具(如手杖、护膝)减轻关节负担。

(3)选择软底鞋,避免高跟鞋或硬底鞋。

(五)并发症预防

1. 跌倒预防:

(1)环境改造:移除病房内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床旁设置呼叫铃及扶手。

(2)平衡训练:如前所述,结合太极拳简化动作(云手、弓步)提高动态平衡能力。

2. DVT预防:

(1)物理预防: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GCS),每日穿戴≥8h;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每次30min,bid。

(2)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钙0.4ml qd皮下注射(无禁忌证时)。

(3)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每日下床活动≥3次,每次15-20min。

七、护理效果评价

(一)疼痛控制

干预后第3天,患者静息疼痛评分降至3分,活动后疼痛评分降至6分;第7天静息疼痛评分2分,活动后4分,未使用额外镇痛药。

(二)功能改善

干预后第2周,左膝屈曲105°,伸直0°;右膝屈曲100°,伸直-2°。WOMAC评分降至48分(疼痛12分、僵硬8分、功能28分),可独立完成上下楼梯(扶栏)、坐立转换。

(三)心理状态

干预后第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从58分降至45分(轻度焦虑);第2周降至38分(无焦虑)。

(四)体重管理

出院时BMI降至26.1kg/m²,较入院时减少2.2kg。

(五)并发症

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DVT等并发症。

八、讨论与总结

(一)多模式疼痛管理的优势

本案例采用药物与非药物联合干预,显著降低了镇痛药用量及副作用风险。TENS通过闸门控制理论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压豆、艾灸则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发挥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

(二)个体化康复方案的重要性

根据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及平衡能力制定分级训练计划,避免了过度训练导致的关节损伤。CPM机的使用有效维持了关节活动度,抗阻训练则增强了肌肉力量,为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三)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KOA患者常因长期疼痛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通过CBT、放松训练及家庭支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得到纠正,治疗信心显著增强。

(四)延续性护理的延伸

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及社区康复指导,确保患者持续执行康复计划。建议建立KOA患者专属档案,利用移动医疗APP进行远程监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九、结论

本例护理查房通过系统评估、多学科协作及循证护理实践,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改善了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智能化护理工具(如可穿戴设备)在KOA管理中的应用,优化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查房、疼痛管理、功能康复、心理支持、循证护理

简介:本文以一例典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查房为例,系统阐述了护理评估、诊断、目标设定及多模式干预措施,包括疼痛管理、功能康复、心理支持、健康教育与并发症预防。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疼痛及功能,强调了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为KOA的临床护理提供了参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查房.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