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药学 > 文档下载预览

《《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NDM耐药基因定位检测 Southern印迹杂交法》征求意见稿.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NDM耐药基因定位检测 Southern印迹杂交法》征求意见稿.doc

《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NDM耐药基因定位检测 Southern印迹杂交法》征求意见稿

一、引言

随着抗菌药物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作为动物和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性演变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广谱耐药基因,可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临床治疗困难。准确检测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中NDM基因的定位与分布,是制定有效防控策略的关键。Southern印迹杂交法作为分子生物学经典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基因组DNA中特定序列的定位分析。本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NDM耐药基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流程,为兽药残留监测、耐药菌溯源及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二、方法原理

Southern印迹杂交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NDM基因的定位检测:

1. 基因组DNA提取:采用酚-氯仿法或商业试剂盒从奇异变形杆菌培养物中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确保DNA完整性。

2.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选用识别6bp序列的酶(如EcoR I),将基因组DNA切割为1-20kb的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3. 凝胶转膜:将电泳后的DNA片段通过毛细管作用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固定DNA于膜表面。

4. 探针制备:以NDM基因特异性序列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或化学合成制备地高辛(DIG)或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

5. 杂交与检测:探针与膜上DNA片段在严格条件下杂交,通过化学发光或比色法显示杂交信号,定位NDM基因所在片段。

三、材料与设备

1. 试剂:

-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如QIAamp DNA Mini Kit)

- 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III等)及缓冲液

- 琼脂糖、Tris-硼酸-EDTA(TBE)缓冲液

- DIG或生物素标记试剂盒(如DIG High Prime DNA Labeling Kit)

- 杂交液(含50%甲酰胺、6×SSC、0.1%SDS)

- 洗膜液(2×SSC、0.1%SDS;0.5×SSC、0.1%SDS)

- 化学发光底物(如CSPD)或显色液(如NBT/BCIP)

2. 设备:

- 离心机(12,000×g)

- 电泳仪及水平电泳槽

- 紫外透射仪

- 杂交炉(65℃)

- 摇床(37℃、50rpm)

- 化学发光成像系统或X光片暗盒

四、操作步骤

1. 细菌培养与DNA提取:

- 将奇异变形杆菌接种于LB肉汤,37℃振荡培养16-18h。

- 离心收集菌体,按试剂盒说明提取基因组DNA,Nanodrop测定浓度(≥50ng/μL)。

2. 限制性酶切:

- 反应体系:50μL含1μg DNA、5U酶、1×缓冲液,37℃孵育2h。

- 65℃加热10min终止反应,取5μL电泳验证酶切效果。

3. 凝胶电泳与转膜:

- 制备1%琼脂糖凝胶,100V电泳4h(至溴酚蓝迁移至凝胶2/3处)。

- 凝胶经0.25M HCl脱嘌呤、变性液(1.5M NaCl、0.5M NaOH)处理后,通过毛细管法转膜至尼龙膜,80℃烘烤2h固定DNA。

4. 探针标记与杂交:

- 以NDM基因特异性引物(如NDM-F: 5'-ATGGCACACAAAGACCAT-3';NDM-R: 5'-TCAGCGCAGCTTGTCGACC-3')扩增1kb片段,DIG标记探针。

- 预杂交:膜浸入杂交液,65℃预杂交30min。

- 杂交:加入探针(5-25ng/mL),65℃杂交16h。

5. 洗膜与检测:

- 洗膜:2×SSC/0.1%SDS(室温,5min×2次);0.5×SSC/0.1%SDS(65℃,15min×2次)。

- 封闭:膜浸入封闭液(1%BSA/TBS)30min。

- 抗体结合:加入抗DIG-AP抗体(1:5000),37℃孵育30min。

- 显色:CSPD底物孵育5min,暗室曝光5-30min或X光片压片。

五、结果判读

1. 阳性对照:应显示清晰杂交信号,信号强度与探针浓度正相关。

2. 阴性对照:无特异性信号,仅背景噪声。

3. 样本判定:在预期位置(如5-10kb)出现信号,判定为NDM基因阳性;无信号或信号位置异常,需重复实验或结合PCR验证。

六、质量控制

1. 探针特异性验证:通过BLAST比对确认探针序列与NDM基因100%匹配,无非特异性结合。

2. 酶切效率:电泳图谱显示DNA完全消化为片段,无大分子DNA残留。

3. 重复性:同一批次样本重复检测,结果一致率≥95%。

4. 阳性率验证:与PCR法对比,Southern印迹法阳性检出率应≥90%。

七、注意事项

1. 生物安全:操作含耐药基因的样本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废弃物高压灭菌处理。

2. 探针保存:标记探针分装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3. 膜处理:转膜后避免膜干燥,杂交前需紫外线交联增强DNA固定。

4. 背景控制:洗膜步骤严格控温,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八、应用与展望

本方法可应用于:

1. 动物源食品中耐药菌的溯源分析,明确NDM基因传播路径。

2. 兽药残留监测,评估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性产生的关联。

3. 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制定耐药菌防控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可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实现NDM基因周边序列的精准分析,揭示其进化机制。

关键词: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NDM耐药基因、Southern印迹杂交法、基因定位、兽药残留、耐药菌监测

简介:本文规范了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中NDM耐药基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流程,涵盖原理、材料、操作步骤、结果判读及质量控制,为兽药残留监测和耐药菌溯源提供技术标准,助力公共卫生风险防控。

《《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NDM耐药基因定位检测 Southern印迹杂交法》征求意见稿.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