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工程师简历模板】
一、个人信息
姓名:张明远
性别:男
年龄:28岁
学历: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联系方式:+86 138-XXXX-XXXX
邮箱:zhangmy@ai-research.com
GitHub:github.com/zhangmy-ai
求职意向: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工程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方向)
二、教育背景
2018.09-2021.06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硕士
主修课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毕业论文:《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模态预训练模型优化研究》
论文成果:提出动态注意力权重分配机制,在VQA 2.0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3.2%
2014.09-2018.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学院 学士
GPA:3.8/4.0(专业前5%)
获奖情况:国家奖学金(2017)、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奖(2016)
三、专业技能
编程语言:Python(精通)、C++(熟练)、Java(基础)
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3年项目经验)、TensorFlow(2年)、MXNet(熟悉)
算法能力:
•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YOLOv5/Faster R-CNN)、图像分割(U-Net/DeepLabv3+)、姿态估计
• 自然语言处理:BERT/GPT系列模型微调、文本生成、命名实体识别
• 强化学习:PPO算法实现、多智能体协作策略设计
工具链:
• 数据处理:Pandas/NumPy/OpenCV
• 可视化:Matplotlib/Seaborn/TensorBoard
• 部署优化:ONNX/TensorRT模型转换、CUDA加速
英语能力:CET-6(623分)、IEEE论文阅读与撰写
四、项目经验
1.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2022.03-2023.02)
项目角色:核心算法工程师
技术栈:PyTorch、YOLOv5、DeepSORT、OpenCV
项目成果:
• 设计多尺度特征融合检测头,车辆检测mAP@0.5达92.3%
• 优化DeepSORT跟踪算法,ID切换率降低41%
• 部署至NVIDIA Jetson AGX Xavier,帧率提升至32fps
• 获2023年智能交通创新大赛一等奖
2. 医疗影像诊断辅助系统(2021.07-2022.01)
项目角色:算法负责人
技术栈:TensorFlow、3D U-Net、DICE损失函数
项目成果:
• 提出混合注意力机制,脑肿瘤分割DICE系数达89.7%
• 构建包含1200例MRI数据的多中心数据集
• 模型通过CFDA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3. 跨模态检索系统开发(2020.09-2021.05)
项目角色:研究实习生
技术栈:CLIP模型、对比学习、FAISS索引
项目成果:
• 实现文本-图像联合嵌入空间,检索准确率提升18%
• 优化负样本采样策略,训练速度加快2.3倍
• 论文被ICCV 2021 Workshop收录
五、工作经历
2023.03-至今 字节跳动AI Lab 高级算法工程师
工作职责:
• 主导多模态大模型研发,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
• 优化模型推理效率,在T4 GPU上实现1200QPS
• 带领5人团队完成A/B测试系统搭建
业绩成果:
• 模型在VQA任务上准确率达78.9%,超越基线4.2%
• 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公示2项)
2021.07-2023.02 商汤科技 算法工程师
工作职责:
• 开发工业缺陷检测系统,设计轻量化网络架构
• 建立自动化数据标注平台,标注效率提升60%
• 与硬件团队协同优化模型部署方案
业绩成果:
• 模型在PCB缺陷检测任务上F1-score达95.1%
• 推动3个产品线落地,年创收超2000万元
六、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
1. 《Dynamic Attention Weighting for Multimodal Pretraining》(NeurIPS 2022,一作)
2. 《Efficient 3D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with Hybrid Attention》(MICCAI 2021,二作)
3.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Cross-Modal Retrieval》(ICCV Workshop 2021,三作)
专利申请:
1. 《基于动态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预训练方法》(CN202210123456.7)
2. 《轻量化工业缺陷检测网络架构》(CN202110987654.3)
3. 《多智能体协作强化学习框架》(已提交实审)
七、技术博客与开源贡献
GitHub开源项目:
1. PyTorch-Lightning-Templates(获1.2k stars)
2. Chinese-BERT-Finetuning-Guide(中文BERT微调教程)
技术博客:
• 《Transformer架构演进史:从Attention到Swin》
• 《模型压缩技术全解析:量化、剪枝与知识蒸馏》
• 《医疗AI落地实战:从数据到部署的全流程》
八、自我评价
1.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与工程实现能力,能将前沿算法转化为可落地产品
2. 拥有完整的AI项目生命周期经验,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管控
3. 擅长跨团队协作,在商汤期间同时支持5个业务部门的算法需求
4. 保持对技术前沿的敏感度,每周阅读3-5篇顶会论文并复现关键代码
5. 注重代码规范与文档编写,主导制定团队Python编码规范
九、培训与证书
• DeepLearning.AI深度学习专项课程(Coursera,2020)
• NVIDIA DLI深度学习认证(2021)
• 阿里云ACE认证(人工智能方向,2022)
• 参加ICML 2022/NeurIPS 2022线下会议
十、推荐信(可选)
1. 李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导(推荐信已附)
2. 王总监,商汤科技感知算法部前负责人(联系方式可提供)
关键词: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工程师、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PyTorch、TensorFlow、YOLOv5、BERT、模型优化、项目经验、论文发表、专利申请、GitHub开源、智能交通、医疗影像
简介:本简历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从教育背景到项目落地的完整技术链条。突出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深度实践,包含3个落地项目、3篇顶会论文、3项专利申请及GitHub开源贡献。通过量化成果(如mAP提升、推理速度优化)和跨领域经验(智能交通、医疗AI),体现工程实现与学术研究的双重能力,适合投递大厂AI Lab或创新型AI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