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软件开发经理简历模板》
一、个人信息
姓名:张伟
性别:男
年龄:35岁
联系方式:手机+86-138xxxx1234 | 邮箱:zhangwei@example.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
求职意向:嵌入式软件开发经理
期望薪资:35K-45K/月 | 到岗时间:1个月内
二、职业概述
拥有10年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其中5年担任技术团队管理职务,熟悉ARM、MIPS、RISC-V等架构开发,精通C/C++编程及RTOS系统设计。主导过智能家居、工业控制、车载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嵌入式产品研发,具备从需求分析到量产的全流程管理能力。擅长团队建设与技术传承,曾带领15人团队完成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项目交付。
三、教育背景
2008.09-2012.06 | 清华大学 | 电子工程系 | 本科
主修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数字电路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
毕业设计:《基于ARM9的智能监控系统开发》获校级优秀论文
2012.09-2015.06 | 北京邮电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硕士
研究方向:物联网嵌入式架构、低功耗设计技术
硕士论文:《面向工业4.0的嵌入式边缘计算节点研究》被EI收录
四、工作经历
2015.07-201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 参与5G基站嵌入式系统开发,负责BSP层驱动优化,使系统启动时间缩短30%
- 设计基于VxWorks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实现10μs级精度控制
- 开发自动化测试框架,提升回归测试效率40%
- 获得2017年度"优秀技术贡献奖"
2019.01-2021.06 |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嵌入式软件高级工程师
- 主导无人机飞控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双冗余设计提升系统可靠性
- 开发基于FreeRTOS的传感器融合算法,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 建立代码审查机制,使缺陷密度从5.2/KLOC降至1.8/KLOC
- 培养3名核心工程师晋升为技术骨干
2021.07-至今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嵌入式软件开发经理
- 管理15人跨地域团队,负责智能家居产品线嵌入式软件开发
- 制定技术路线图,引入YOLOv5轻量化模型实现本地AI识别
- 建立CI/CD流水线,将发布周期从2周缩短至3天
- 主导技术预研,成功将产品功耗降低25%
- 培养2名主管工程师,团队年度专利申报量增长120%
五、项目管理经验
项目名称:智能安防摄像头系统开发(2022.03-2023.06)
项目角色: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人
项目成果:
- 带领团队完成从芯片选型到量产的全流程开发
- 设计双核异构架构(Cortex-A53+M4),实现视频处理与AI推理分离
- 开发自适应码率控制算法,网络带宽占用降低40%
- 项目提前2个月交付,首年出货量突破50万台
项目名称:工业物联网网关开发(2020.09-2021.05)
项目角色:技术架构师
项目成果:
- 设计多协议适配层,支持Modbus、OPC UA、Profinet等7种工业协议
- 实现边缘计算功能,数据本地处理率达85%
- 通过IEC 61508功能安全认证,达到SIL2等级
- 客户满意度达9.8分(满分10分)
六、技术能力
编程语言:C(精通)、C++(熟练)、Python(熟练)、Assembly(熟悉)
操作系统:FreeRTOS、RT-Thread、VxWorks、Linux(内核驱动开发)
开发工具:GCC、IAR、Keil、J-Link、Lauterbach
通信协议:CAN、SPI、I2C、Ethernet、WiFi、BLE
硬件知识:ARM架构、FPGA接口、电源管理、EMC设计
质量管理:MISRA C、静态分析(Coverity)、单元测试(CppUTest)
项目管理:JIRA、Confluence、GitLab、Jenkins
七、专业培训与认证
2019.05 | ARM Accredited Engineer认证
2020.11 | ISTQB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
2021.08 | 敏捷开发认证实践者(CSM)
2022.03 | 华为HCIA-嵌入式系统认证
2023.06 | 参加嵌入式系统国际会议(ESWEEK)并做技术分享
八、技术文章与专利
发表文章:
- 《基于RISC-V的轻量级操作系统优化》(《电子技术应用》2022年第5期)
- 《嵌入式AI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实践》(CSDN博客TOP10技术文章)
申请专利:
- 一种低功耗嵌入式设备唤醒方法(ZL202110567890.1)
- 多核处理器任务调度系统及方法(ZL202210345678.9)
- 工业设备数据采集边缘计算装置(ZL202310123456.7)
九、团队管理与领导力
团队建设:
- 建立"1+1+1"培养模式(导师制+轮岗制+项目制)
- 设计技术晋升通道,3年内培养5名高级工程师
- 推行代码主人制,提升开发人员责任感
流程优化:
- 引入敏捷开发流程,迭代效率提升35%
- 建立知识库系统,技术复用率提高60%
- 设计自动化测试平台,回归测试覆盖率达100%
跨部门协作:
- 与硬件团队共同定义芯片规格,减少后期修改40%
- 建立与测试团队的联合评审机制,缺陷逃逸率降低50%
- 主导与算法团队的接口设计,AI模型部署效率提升3倍
十、自我评价
技术深度与广度并重:既精通底层驱动开发,又熟悉上层应用架构设计,具备全栈开发能力。管理风格务实创新:坚持"技术驱动管理"理念,通过自动化工具提升团队效率,注重技术传承与团队成长。行业洞察敏锐:持续关注RISC-V、AIoT、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能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解决问题能力强:在资源受限情况下,曾通过架构优化使产品成本降低18%同时性能提升15%。
十一、未来规划
短期目标(1-2年):
- 打造高绩效嵌入式开发团队,人员规模扩展至25人
- 建立嵌入式AI实验室,重点突破端侧模型量化技术
中期目标(3-5年):
- 成为公司嵌入式技术委员会核心成员
- 主导制定行业嵌入式开发标准
长期目标(5年以上):
- 向CTO方向发展的技术管理路线
- 推动中国嵌入式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管理、RTOS、ARM架构、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低功耗设计、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CI/CD
简介:10年嵌入式开发经验5年团队管理背景的资深技术管理者,精通ARM/RISC-V架构开发及RTOS系统设计,主导过多个百万级量产项目,擅长技术全流程管理、团队能力建设及前沿技术预研,具备从工程师到技术经理的完整职业晋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