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工学论文 > 文档下载预览

《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然而,当前施工管理中仍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管理滞后、安全与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结合行业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优化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安全与环保管理等对策,旨在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项目从规划到交付全生命周期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及社会效益。随着建筑行业规模化、复杂化发展,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工程需求,暴露出管理体系松散、人员素质不足、技术管理滞后等问题。例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因施工组织混乱导致工期延误30%,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某住宅项目因质量监管缺失引发墙体开裂,引发群体性投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企业信誉,更威胁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系统分析施工管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对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存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1. 制度缺失与执行弱化:部分企业未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或制度流于形式。例如,某工地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制度,导致高空作业无防护措施,引发安全事故。

2. 部门协同效率低: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脱节,信息传递滞后。某地铁项目因设计变更未及时通知施工方,造成已完工段返工,成本增加15%。

3. 监督机制缺位:内部审计与第三方监管覆盖不足,某项目监理单位未履行材料抽检职责,导致使用不合格钢筋。

(二)人员素质与团队管理问题

1. 专业能力不足:管理人员缺乏系统培训,某工地技术员未掌握BIM技术,导致管线碰撞问题未提前发现。

2. 责任意识淡薄:部分人员存在“重进度轻质量”心态,某桥梁工程为赶工期减少混凝土养护时间,导致结构强度不达标。

3. 团队协作障碍:跨专业沟通不畅,某医院项目因机电与装修团队未协调施工顺序,造成设备安装空间不足。

(三)技术管理滞后

1. 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仅32%企业采用项目管理软件,某工地仍使用纸质进度表,数据更新延迟导致资源调配失误。

2. 新技术推广困难: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技术普及率不足,某房企因抗拒BIM技术,设计错误率较行业平均高20%。

3. 技术交底不彻底:某住宅项目未向班组明确防水工艺标准,导致卫生间渗漏率达18%。

(四)安全与环保管理薄弱

1. 安全制度执行不力:某工地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工人未佩戴安全帽进入基坑作业。

2. 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扬尘治理设备闲置率达40%,某工地因裸土未覆盖被环保部门处罚。

3. 应急能力不足:某化工项目未制定泄漏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延误处置时机。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对策

(一)完善管理体系

1. 构建标准化流程:制定从招标到竣工的全流程管理手册,明确各环节时限与责任人。例如,某企业通过实施“五步工作法”(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归档),使项目合规率提升至98%。

2. 强化部门协同: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某综合体项目通过每周协同例会,解决设计变更、材料供应等问题23项。

3. 健全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飞检制度,某房企通过季度飞检,发现并整改质量隐患156处。

(二)提升人员素质与团队效能

1. 加强专业培训:实施“技能认证+继续教育”制度,某企业要求管理人员每年完成40学时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

2. 培养责任意识:建立质量追溯与绩效挂钩机制,某项目对发现重大隐患的班组给予5万元奖励。

3. 促进团队协作: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某医院项目通过设立机电装修协调组,减少交叉作业冲突40%。

(三)推进技术管理创新

1. 深化信息化应用:推广BIM+物联网技术,某超高层项目通过BIM模型提前发现管线碰撞点127处,节约返工成本280万元。

2. 加速新技术落地:制定装配式建筑推广计划,某房企装配式项目占比从15%提升至40%,工期缩短25%。

3. 优化技术交底:采用三维动画交底方式,某地铁项目通过动态演示,使工人对复杂节点理解准确率提升至92%。

(四)强化安全与环保管理

1. 落实安全责任制:实行“网格化安全管理”,某工地划分12个责任区,明确安全员职责,事故率下降60%。

2. 推行绿色施工:采用喷雾降尘、噪声监测系统,某项目通过环保措施,减少扬尘排放75%,获评省级绿色工地。

3. 完善应急体系: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某化工项目通过模拟泄漏演练,将应急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8分钟。

四、案例分析:某商业综合体施工管理优化实践

(一)项目背景

某20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项目,原计划工期24个月,因管理混乱导致进度滞后4个月,成本超支12%。主要问题包括:部门沟通不畅、技术交底模糊、安全制度形同虚设。

(二)优化措施

1. 管理体系:引入ERP系统实现流程电子化,设立“日清会”制度,每日同步进度与问题。

2. 人员管理:开展“工匠精神”培训,实施“师徒制”传承工艺。

3. 技术管理:采用BIM+无人机测绘技术,实现三维进度模拟与质量实时监控。

4. 安全环保:安装智能安全帽定位系统,设置扬尘在线监测仪,超标自动启动降尘设备。

(三)实施效果

项目最终提前2个月竣工,成本节约8%,获评“鲁班奖”。关键指标提升: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99.5%、安全事故零发生、环保达标率100%。

五、结论与展望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以体系化、标准化、智能化为导向,通过完善制度、提升人员能力、创新技术应用、强化安全环保,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未来,随着5G、AI、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施工管理将向“数字孪生+智慧决策”模式演进,实现质量、效率、可持续性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管理体系、人员素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环保措施

简介: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不足、技术滞后、安全环保薄弱等问题,提出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人员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安全环保等对策,并结合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案例验证优化效果,为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