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工学论文 > 文档下载预览

《绿色施工评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_存在的问题.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绿色施工评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_存在的问题.doc

《绿色施工评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_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聚焦于绿色施工评价及其相关问题中存在的不足。首先阐述了绿色施工评价的背景与意义,接着深入剖析当前绿色施工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为完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数据获取、评价结果应用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其绿色发展迫在眉睫。绿色施工作为建筑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目标。而绿色施工评价则是对绿色施工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的重要手段,对于引导建筑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绿色施工评价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与解决。

二、绿色施工评价概述

(一)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

绿色施工评价是根据绿色施工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以判断其是否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要求。

(二)绿色施工评价的意义

1. 对建筑企业的意义:有助于建筑企业了解自身绿色施工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的绿色施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良好的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业主和社会的信任。

2. 对建筑行业的意义:推动建筑行业整体向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社会的意义: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绿色施工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问题

1. 指标不全面:目前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主要侧重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指标涉及较少。例如,在评价过程中,往往更关注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水耗、材料消耗等资源指标,以及扬尘、噪声、废水等环境污染指标,而忽视了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如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作业环境的舒适度等。同时,对于施工项目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贡献等社会效益指标也缺乏足够的关注。

2. 指标权重不合理: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往往凭借经验或主观判断来确定。这导致一些重要指标的权重过低,而一些相对次要的指标权重过高,不能准确反映各指标在绿色施工中的重要程度。例如,在某些评价指标体系中,节能指标的权重可能过高,而节水指标的权重过低,忽视了水资源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3. 指标缺乏动态性:绿色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不能及时反映这些变化,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二)评价方法问题

1. 评价方法单一:目前常用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主要是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存在局限性。例如,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两两比较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处理模糊信息时,虽然能够考虑不确定性,但对于复杂系统的评价,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2. 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绿色施工评价中,有些指标可以通过定量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如能耗、水耗等;而有些指标则难以用定量数据来准确描述,如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管理的规范性等。目前的评价方法往往过于注重定量指标的评价,忽视了定性指标的作用,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绿色施工的实际情况。

3. 评价过程缺乏透明度:在绿色施工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数据等信息往往不公开透明,导致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例如,某些评价机构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问题,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数据获取与处理问题

1. 数据获取困难:绿色施工评价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如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水资源消耗数据、材料消耗数据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数据统计和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准确地收集和记录相关数据;另一方面,一些数据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不愿意提供,导致评价机构难以获取全面、真实的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不科学:在获取到相关数据后,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一些评价机构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方法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在对能耗数据进行处理时,可能没有考虑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工艺对能耗的影响,导致数据处理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能耗情况。

3. 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由于数据获取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导致评价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对数据进行篡改或虚假上报,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评价结果应用问题

1. 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脱节:目前的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往往只是作为一种形式上的结论,没有真正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评价机构在完成评价后,只是给出一个评价等级或分数,而没有针对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导致建筑企业无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整改和提高。

2. 缺乏激励机制:在建筑市场中,缺乏对绿色施工评价结果的激励机制。目前,政府和业主在工程招标、评优等方面,对绿色施工评价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绿色施工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使得建筑企业开展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进行绿色施工评价只是一种负担,而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评价机构在完成评价后,往往不能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建筑企业。这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及时了解自身的绿色施工水平,无法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和管理措施,影响了绿色施工的持续改进。

四、改进建议

(一)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1. 全面考虑评价指标:在构建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确保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例如,增加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指标,如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率、作业环境的噪声和粉尘浓度等;增加社会效益方面的指标,如施工项目对周边社区的交通影响、对当地就业的带动作用等。

2. 科学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如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对指标权重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3.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施工技术的进步、环保要求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和权重,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二)优化评价方法

1.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法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用神经网络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和优化。

2. 加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定量指标的评价,又要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作用。对于定性指标,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量化处理,将其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

3. 提高评价过程透明度: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公开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加强对评价机构的监管,规范评价行为,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加强数据获取与处理

1. 建立数据统计和管理系统: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和管理系统,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分析。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建筑企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科学处理数据: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如统计分析法、数据挖掘法等,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在处理数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工艺对数据的影响,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证数据真实性: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审核和监管,建立数据追溯机制。对于发现的数据造假行为,应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提高建筑企业对数据真实性的重视程度。

(四)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1. 加强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的结合:评价机构在完成评价后,应针对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并跟踪建筑企业的整改情况。同时,建筑企业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和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水平。

2. 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和业主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绿色施工评价结果作为工程招标、评优、资金扶持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对绿色施工评价结果优秀的建筑企业,给予政策优惠、资金奖励等激励措施,提高建筑企业开展绿色施工的积极性。

3.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评价机构应在完成评价后,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建筑企业,并与建筑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建筑企业理解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方案。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定期公布绿色施工评价结果,促进建筑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结论

绿色施工评价是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评价方法单一、数据获取与处理困难以及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问题。为了完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采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加强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建筑企业更好地开展绿色施工,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简介:本文围绕绿色施工评价及其相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绿色施工评价的背景与意义,接着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数据获取与处理、评价结果应用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绿色施工评价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加强数据获取与处理、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等改进建议,对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绿色施工评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_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