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理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
摘要: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关乎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监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参与方,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监理在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面的职责、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监理、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一、引言
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参与方。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监理作为独立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第三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承担着监督、管理、协调等重要职责,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是监理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日益进步,对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深入研究监理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职责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职责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首先要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人员资格,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同时,要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检查其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此外,监理还需参与施工图纸的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二)施工过程中的职责
施工过程中,监理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旁站和平行检验等方式,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实施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同时,监理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部位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合格标准。此外,监理还需协调各参建方之间的关系,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职责
在竣工验收阶段,监理要组织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并对自检结果进行审核。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工程,监理应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方进行竣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监理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同时,监理要整理和归档工程监理资料,为工程的后续使用和维护提供依据。
三、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一)人员因素
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包括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等。人员的素质、技能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例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会影响工程的建设方向和质量要求;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监督能力会影响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技术水平会影响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会影响具体工序的施工质量。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如果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如水泥强度不足、钢材材质不合格、砂石含泥量超标等,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
(三)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其性能和状态会影响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而老化、故障频发的机械设备则可能导致施工误差增大,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不均匀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起重机的操作不稳定可能导致构件安装偏差。
(四)方法因素
方法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等。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而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落后的施工工艺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容易产生裂缝;桩基础施工如果成孔工艺不当,会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五)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气温、湿度、风雨、雷电等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例如,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浇筑容易产生裂缝;暴雨天气可能导致基坑积水,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社会环境中的政策法规、市场秩序等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可能导致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
四、监理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
(一)人员因素的控制
监理要加强对参建各方人员的资质审查和管理。要求建设单位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监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监督能力;督促施工单位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作业人员,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材料因素的控制
监理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关。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对于重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等,要进行见证取样送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同时,要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材料的储存和管理,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三)机械设备因素的控制
监理要审查施工单位投入的机械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检查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与施工方案相符,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老化、故障频发的机械设备,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在施工过程中,要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四)方法因素的控制
监理要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施工工艺要进行重点审查,提出优化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要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同时,要鼓励施工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五)环境因素的控制
监理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例如,在高温天气下,要督促施工单位采取降温措施,如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湿、喷洒冷却水等;在暴雨天气下,要检查基坑排水情况,防止基坑积水。对于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建筑市场的违规行为等,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五、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 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和监督能力,难以有效履行监理职责。
2. 监理工作不到位。一些监理单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不严格,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不及时。
3. 监理费用偏低。较低的监理费用导致监理单位难以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影响了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协调不畅。监理在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沟通协调中存在障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二)改进措施
1. 加强监理人员培训。监理单位要定期组织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鼓励监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2. 强化监理工作管理。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监理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对监理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对工作不到位的监理人员要进行问责和处理。
3. 合理确定监理费用。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监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监理费用,确保监理单位能够投入足够的资源开展监理工作。
4. 加强沟通协调。监理要积极主动地与参建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六、结论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监理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通过履行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职责,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然而,目前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以解决。未来,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理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行工程质量控制的职责,为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介:本文围绕监理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阶段的任务。接着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如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然后探讨了监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方法,并指出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强调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