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成年油茶林地化学除草技术》
摘要:本文聚焦于荒芜成年油茶林地的化学除草技术。首先分析了荒芜油茶林地杂草危害现状,指出杂草与油茶树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接着阐述了化学除草技术的原理,包括抑制杂草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分裂等。详细介绍了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原则,需考虑除草效果、对油茶树的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还探讨了化学除草的施药方法,如喷雾法、毒土法等,以及施药时间和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化学除草技术在荒芜成年油茶林地应用中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旨在为油茶种植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化学除草方案,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荒芜成年油茶林地、化学除草技术、除草剂选择、施药方法、案例分析
一、引言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榨取的茶油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随着对茶油需求的增加,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部分油茶林地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荒芜现象,杂草肆意生长,严重影响了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大规模油茶林地的除草需求。化学除草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除草方法,在荒芜成年油茶林地的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系统探讨荒芜成年油茶林地化学除草技术的相关问题,为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荒芜油茶林地杂草危害现状
(一)杂草种类及分布
荒芜成年油茶林地中的杂草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禾本科杂草如狗尾草、马唐等,阔叶杂草如藜、苍耳等,以及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等。这些杂草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域分布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呈现出茂盛生长的态势,对油茶树构成严重威胁。
(二)杂草对油茶树的危害
1 争夺养分
杂草与油茶树争夺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在荒芜的油茶林地中,杂草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导致油茶树可利用的养分减少,影响其生长发育。例如,在杂草生长旺盛的季节,油茶树的叶片可能出现黄化现象,生长缓慢,果实发育不良。
2 争夺水分
水分是油茶树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杂草的蒸腾作用较强,会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在干旱季节,杂草与油茶树争夺水分的情况更为严重,使得油茶树因缺水而生长受阻,甚至导致死亡。据研究表明,在杂草密集的油茶林地中,油茶树的水分利用率可降低 30% - 50%。
3 争夺光照
光照是油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杂草生长过高会遮挡阳光,减少油茶树接受的光照量。尤其是阔叶杂草,其叶片宽大,对光照的遮挡作用更为明显。长期处于光照不足的环境下,油茶树的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4 传播病虫害
部分杂草是油茶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例如,一些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会在杂草上栖息和繁殖,当条件适宜时,这些害虫会迁移到油茶树上,危害油茶树的健康。同时,杂草还可能携带病菌,引发油茶树的病害,如炭疽病、烟煤病等。
三、化学除草技术原理
(一)抑制光合作用
一些化学除草剂能够干扰杂草的光合作用过程。例如,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抑制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链的某个环节,阻止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杂草无法正常合成有机物,最终导致死亡。这类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科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干扰细胞分裂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是典型的干扰细胞分裂的除草剂。它们能够抑制杂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从而导致杂草生长停止。这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幼芽和根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油茶林地化学除草中常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三)破坏激素平衡
生长素类除草剂可以模拟植物生长素的作用,但浓度过高时会破坏杂草体内的激素平衡。例如,2,4 - D 丁酯等除草剂在高浓度下会促进杂草细胞的异常伸长和分裂,导致杂草畸形生长,最终死亡。这类除草剂对阔叶杂草有特效,常用于选择性除草。
四、化学除草剂的选择
(一)选择原则
1 除草效果
选择除草剂时,首先要考虑其对目标杂草的防治效果。不同的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杂草有不同的作用,应根据荒芜油茶林地中杂草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能够有效防治主要杂草的除草剂。例如,对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林地,可选择氟乐灵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于阔叶杂草较多的林地,可选用使它隆等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
2 对油茶树的安全性
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油茶树产生药害,影响其生长和产量。因此,选择除草剂时要确保其对油茶树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面积试验等方式,了解除草剂对油茶树的毒性。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对油茶树的安全性较高,可在油茶生长期使用;而非选择性除草剂则需在油茶树休眠期或采用定向喷雾等方法使用,以避免对油茶树造成伤害。
3 环境友好性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化学除草剂越来越重要。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除草剂,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一些生物源除草剂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可作为化学除草剂的替代选择。
(二)常用化学除草剂介绍
1 草甘膦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具有广谱除草活性。它可以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并传导到根部,抑制杂草体内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从而杀死杂草。草甘膦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荒芜油茶林地化学除草中应用广泛。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药液飘移到油茶树上,以免造成药害。
2 乙草胺
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它可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当杂草种子萌发时,幼芽和根系接触药膜后吸收除草剂,从而抑制杂草生长。乙草胺对油茶树的安全性较高,可在油茶种植前或油茶苗期使用。
3 精喹禾灵
精喹禾灵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专门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它可以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并在杂草体内传导,破坏杂草的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杂草死亡。精喹禾灵对油茶树安全,在油茶生长期可用于防治林地中的禾本科杂草。
五、化学除草的施药方法
(一)喷雾法
喷雾法是化学除草中最常用的施药方法。它可以使用手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等设备,将除草剂药液均匀地喷洒在杂草的叶片上。喷雾时要注意喷头的高度和角度,确保药液能够充分覆盖杂草,同时避免药液飘移到油茶树上。对于株高较高的杂草,可采用高压喷雾器进行喷雾,以提高药液到达杂草上部的效果。
(二)毒土法
毒土法是将除草剂与细土混合均匀后,撒施在油茶林地表面。这种方法适用于防治土壤中萌发的杂草种子。先将除草剂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细土混合,然后均匀地撒在林地中,使除草剂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当杂草种子萌发时,幼芽和根系接触药膜后吸收除草剂而死亡。毒土法操作简单,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撒施,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使用,以免影响药效。
(三)涂抹法
涂抹法适用于防治一些高大杂草或局部杂草。可以使用刷子、海绵等工具,将除草剂药液直接涂抹在杂草的叶片上。这种方法能够精确地将除草剂施用到目标杂草上,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其他植物的影响。但涂抹法操作效率较低,适用于小面积的杂草防治。
六、化学除草的施药时间
(一)播种前或移栽前
在油茶播种前或移栽前进行化学除草,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减少杂草与油茶树的竞争。此时可选择一些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等,在整地后、播种或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这样可以在油茶生长初期为油茶树创造一个相对无杂草的环境,有利于油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二)油茶生长期
在油茶生长期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杂草的生长情况和油茶树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施药时间。一般来说,在杂草生长初期进行除草效果较好,此时杂草植株较小,对除草剂敏感,容易防治。对于禾本科杂草,可在其 3 - 5 叶期使用精喹禾灵等除草剂进行防治;对于阔叶杂草,可在其幼苗期使用使它隆等除草剂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油茶树开花期、幼果期等敏感时期施药,以免对油茶树造成药害。
(三)雨季前后
雨季前后是杂草生长旺盛的时期,也是进行化学除草的重要时机。在雨季来临前进行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在雨季的生长量,降低杂草与油茶树争夺水分和养分的能力。雨季过后,土壤湿润,有利于除草剂药液的吸收和传导,此时进行除草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但要注意在雨后及时施药,避免土壤过湿影响药效。
七、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
(一)准确配制药液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前,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准确配制药液。药液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药害,浓度过低则会影响除草效果。同时,要注意使用清洁的水进行配制,避免使用含有杂质的水,以免影响药效。
(二)做好个人防护
化学除草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吸入体内。施药后要及时清洗手、脸等暴露部位,更换衣物。
(三)注意天气条件
天气条件对化学除草效果有很大影响。应选择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晴朗的时段进行施药,避免在雨天、大风天或高温时段施药。雨天施药会使药液被雨水冲刷,降低药效;大风天施药会导致药液飘移,可能对周围的其他植物造成危害;高温时段施药会使药液挥发加快,影响除草效果。
(四)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除草剂
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除草剂会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降低除草效果。因此,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以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例如,可以每年更换一次除草剂品种,或者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混合使用。
八、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油茶种植基地有 50 亩荒芜成年油茶林地,林地中杂草生长茂盛,主要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严重影响了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为了有效控制杂草,提高油茶产量,该基地决定采用化学除草技术进行杂草防治。
(二)除草方案
1 除草剂选择
根据林地中杂草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了草甘膦和精喹禾灵两种除草剂进行混合使用。草甘膦用于防治多年生杂草和阔叶杂草,精喹禾灵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
2 施药方法
采用喷雾法进行施药。使用机动喷雾器,将配制好的除草剂药液均匀地喷洒在杂草的叶片上。施药时注意喷头的高度和角度,避免药液飘移到油茶树上。
3 施药时间
选择在杂草生长旺盛期进行施药,此时杂草对除草剂敏感,容易防治。同时,考虑到天气条件,选择在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施药。
(三)除草效果
施药后 7 天,杂草开始出现枯黄现象;施药后 15 天,大部分杂草死亡。经过一个生长季的观察,林地中的杂草得到了有效控制,油茶树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与未进行化学除草的林地相比,进行化学除草的林地油茶树叶片更加翠绿,生长更加旺盛,果实产量提高了 20%以上。
(四)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化学除草技术后,虽然增加了除草剂和施药的费用,但由于油茶产量的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经计算,每亩油茶林地的化学除草成本约为 50 元,而产量提高带来的收益每亩可达 300 元以上,扣除成本后,每亩净收益增加 250 元以上。
九、结论
荒芜成年油茶林地的杂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化学除草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除草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选择化学除草剂时,要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对油茶树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根据不同的施药目的和杂草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和施药时间。同时,要注意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确保除草效果和油茶树的安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表明,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除草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荒芜油茶林地中的杂草,提高油茶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化学除草剂和除草技术,以满足油茶产业发展的需求。
简介:本文围绕荒芜成年油茶林地化学除草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指出荒芜油茶林地杂草在争夺养分、水分、光照及传播病虫害方面对油茶树的危害。接着阐述化学除草技术抑制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分裂、破坏激素平衡的原理。详细说明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原则及常用除草剂。介绍喷雾法、毒土法、涂抹法等施药方法,以及播种前、油茶生长期、雨季前后等施药时间。强调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化学除草技术在荒芜成年油茶林地应用中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旨在为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