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医学论文 > 文档下载预览

《老年性眩晕1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老年性眩晕1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doc

《老年性眩晕1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性眩晕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病因分布,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老年性眩晕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前庭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占比较高,其次为周围前庭系统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平衡障碍。结论 老年性眩晕病因多样,临床诊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全面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老年性眩晕、病因分析、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一、引言

眩晕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性眩晕病因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前庭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以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使得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准确分析老年性眩晕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2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符合眩晕的诊断标准,即患者自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摆、漂浮感等;排除因头部外伤、中毒、药物不良反应等明确原因引起的眩晕。其中男性68例,女性58例,年龄60 - 85岁,平均(70.2±5.6)岁。

(二)研究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眩晕发作情况,包括发作时间、频率、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同时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等;检查耳部情况,观察外耳道、鼓膜等;进行平衡功能检查,如Romberg征等。

3、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进行头颅CT、头颅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心电图、心脏超声、血糖、血脂、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

4、病因判断: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判断眩晕的病因。按照病因将患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组、周围前庭系统疾病组、心血管系统疾病组、代谢性疾病组及精神心理因素组。

三、结果

(一)病因分布

12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病因分布如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8例(38.1%),其中脑梗死25例,脑供血不足18例,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周围前庭系统疾病36例(28.6%),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22例,梅尼埃病8例,前庭神经炎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20例(15.9%),主要为高血压病12例,心律失常8例;代谢性疾病12例(9.5%),其中糖尿病6例,电解质紊乱6例;精神心理因素10例(7.9%),以焦虑症为主。

(二)临床症状

1、眩晕特点:患者眩晕发作形式多样,多为突然发作,程度轻重不一。其中,表现为旋转性眩晕的有82例(65.1%),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表现为浮动性眩晕的有30例(23.8%),有漂浮感;表现为摇摆性眩晕的有14例(11.1%)。眩晕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短者数秒,长者可达数天。

2、伴随症状: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共98例(77.8%);伴有耳鸣、耳聋的有28例(22.2%);伴有头痛的有32例(25.4%);伴有平衡障碍的有56例(44.4%),表现为行走不稳、容易摔倒等。

(三)辅助检查结果

1、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脑梗死病灶25例,脑供血不足表现18例。TCD检查显示椎 -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15例。

2、心血管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8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6例。

3、代谢相关检查:血糖异常10例,其中高血糖6例,低血糖4例;血脂异常14例;电解质紊乱6例,主要为低钾血症。

四、讨论

(一)病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性眩晕病因复杂多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血管发生退行性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容易导致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从而引起眩晕。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是导致老年性眩晕的重要原因,该动脉为脑干、小脑等重要结构供血,一旦发生供血障碍,可出现明显的眩晕症状。

周围前庭系统疾病在老年性眩晕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周围前庭疾病,其发病与耳石脱落有关,老年人由于前庭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耳石脱落。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也会导致严重的眩晕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老年性眩晕的常见病因。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可导致脑部灌注异常,引起眩晕。心律失常时,心脏射血功能受到影响,脑部供血不足,也可导致眩晕发作。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电解质紊乱等同样会引起老年性眩晕。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过大,可影响脑部的能量供应,导致眩晕。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

精神心理因素在老年性眩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改变、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神经 - 体液调节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导致眩晕发作。

(二)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多样,眩晕发作形式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旋转性眩晕较为常见,这可能与前庭系统受累有关。伴随症状中,恶心、呕吐较为普遍,这是由于眩晕刺激了呕吐中枢。耳鸣、耳聋多见于周围前庭系统疾病,而头痛、平衡障碍则可见于多种病因引起的眩晕。

辅助检查对于明确老年性眩晕的病因具有重要意义。头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心血管系统检查有助于诊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代谢相关检查可明确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是否异常。通过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眩晕的病因。

(三)诊断与治疗

老年性眩晕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在询问病史时,要详细了解眩晕的发作情况、伴随症状以及基础疾病情况。体格检查要全面,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和耳部检查。辅助检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避免过度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可进行多学科会诊,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治疗方面,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脑梗死,应按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对于周围前庭系统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要积极控制血压、纠正心律失常;代谢性疾病应调整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对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眩晕,可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五、结论

本研究对12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进行了病因及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性眩晕病因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前庭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及精神心理等多个方面。临床诊断时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合理选择辅助检查项目,综合分析判断病因。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为老年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简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病因分布,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前庭系统疾病等是常见病因。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指出老年性眩晕临床表现多样。强调临床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性眩晕1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