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数据库 > 文档下载预览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6下安装Oracle 10g.doc》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或者wps进行编辑;

2.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3. 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

点击下载文档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6下安装Oracle 10g.doc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6下安装Oracle 10g》

在当今企业级数据库应用场景中,Oracle数据库凭借其高可用性、稳定性和丰富的功能特性,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解决方案。而Redhat Enterprise Linux(RHEL)作为一款成熟的企业级Linux发行版,以其强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为Oracle数据库提供了理想的运行环境。本文将详细阐述在RHEL 5.6系统下安装Oracle 10g数据库的全过程,涵盖系统环境准备、软件包安装、配置文件调整、数据库创建等多个关键环节,旨在为数据库管理员和系统工程师提供一份全面且实用的安装指南。

一、系统环境准备

(一)系统版本确认

首先,需要确认当前安装的RHEL版本是否为5.6。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系统版本信息:

cat /etc/redhat-release

若输出结果包含“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6”,则表明系统版本符合要求。若版本不符,需先进行系统升级或安装指定版本的RHEL。

(二)硬件资源检查

Oracle 10g对硬件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在安装前需确保服务器满足以下基本配置:

1. 内存:至少1GB物理内存,建议2GB及以上,以保障数据库的高效运行。

2. 磁盘空间:系统分区需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Oracle软件和存储数据库文件。建议/tmp目录至少有1GB可用空间,/u01(用于存放Oracle软件和数据)目录至少有5GB可用空间。

3. 交换空间:交换空间大小应根据物理内存确定,一般建议为物理内存的1 - 2倍。可通过以下命令查看当前交换空间设置:

free -m

若交换空间不足,需使用以下命令创建或扩展交换分区:

# 创建交换文件(例如,创建一个1GB的交换文件)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M count=1024
# 设置交换文件权限
chmod 600 /swapfile
# 创建交换分区
mkswap /swapfile
# 启用交换分区
swapon /swapfile
# 将交换分区设置添加到/etc/fstab文件中,以便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echo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etc/fstab

(三)创建用户和组

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建议使用专用用户和组来运行Oracle数据库。以下是创建Oracle用户和组的步骤:

# 创建oinstall组(Oracle安装组)
groupadd oinstall
# 创建dba组(Oracle数据库管理员组)
groupadd dba
# 创建oracle用户,并将其加入oinstall和dba组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 为oracle用户设置密码
passwd oracle

(四)配置系统内核参数

Oracle 10g对系统内核参数有一定的要求,需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以调整相关参数。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sysctl.conf文件:

vi /etc/sysctl.conf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内容:

# Oracle内核参数设置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2147483648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815744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500

保存并退出文件后,执行以下命令使配置生效:

sysctl -p

(五)配置用户限制

为确保Oracle用户能够正常运行数据库,需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以调整用户资源限制。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

vi /etc/security/limits.conf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内容:

# Oracle用户资源限制设置
oracle soft nproc 2047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oracle soft nofile 1024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

保存并退出文件。

二、安装依赖软件包

Oracle 10g在RHEL 5.6系统上运行需要一些额外的软件包支持。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所需的软件包:

# 安装兼容库
yum install compat-libstdc++-33 compat-libstdc++-296
# 安装开发工具包
yum install gcc gcc-c++ make binutils
# 安装其他依赖包
yum install libaio libaio-devel elfutils-libelf-devel

三、上传并解压Oracle安装文件

(一)上传安装文件

将Oracle 10g的安装文件(通常为多个压缩包,如10201_database_linux_x86.cpio.gz等)上传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例如/tmp目录。

(二)解压安装文件

进入/tmp目录,执行以下命令解压安装文件:

cd /tmp
gunzip 10201_database_linux_x86.cpio.gz
cpio -idmv 

解压完成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database目录,其中包含Oracle 10g的安装程序和相关文件。

四、配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以oracle用户身份登录系统,编辑.bash_profile文件以配置Oracle用户的环境变量:

su - oracle
vi ~/.bash_profile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内容:

# Oracle环境变量设置
export ORACLE_BASE=/u01/app/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BASE/product/10.2.0/db_1
export ORACLE_SID=orcl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export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usr/lib

保存并退出文件后,执行以下命令使配置生效:

source ~/.bash_profile

五、运行Oracle安装程序

(一)进入安装目录

以oracle用户身份进入解压后的database目录:

cd /tmp/database

(二)运行安装脚本

执行以下命令启动Oracle安装程序:

./runInstaller

(三)安装向导步骤

1. 选择安装类型:在安装向导中,选择“Basic Installation”(基本安装),这种安装方式适合大多数常规场景,能够自动完成大部分配置工作。

2. 指定安装目录:确认或修改Oracle基础目录(ORACLE_BASE)和Oracle主目录(ORACLE_HOME),通常保持默认设置即可。

3. 选择产品语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一般选择英语。

4. 检查先决条件: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查系统是否满足Oracle 10g的安装要求。若存在不满足的条件,需根据提示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所有条件均满足。

5. 创建数据库:选择“Create a Starter Database”(创建启动数据库),并为数据库指定全局数据库名(Global Database Name)和系统标识符(SID),例如全局数据库名为orcl.example.com,SID为orcl。

6. 配置数据库选项: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数据库的字符集、存储类型等选项。字符集建议选择AL32UTF8,以支持多语言环境。

7. 安装摘要:在安装摘要页面,仔细检查各项配置信息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点击“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

(四)安装过程监控

安装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期间可通过安装程序提供的进度条和日志信息监控安装进度。若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需根据错误提示进行排查和修复。

六、安装后配置

(一)运行配置脚本

安装完成后,安装程序会提示以root用户身份运行两个配置脚本:

# 切换到root用户
su - root
# 进入安装日志目录(通常为/tmp/orainstRoot.sh和/u01/app/oracle/product/10.2.0/db_1/root.sh所在目录)
cd /tmp
# 运行orainstRoot.sh脚本
./orainstRoot.sh
# 进入Oracle主目录下的root.sh脚本所在目录
cd /u01/app/oracle/product/10.2.0/db_1
# 运行root.sh脚本
./root.sh

(二)启动和停止数据库

1. 启动数据库:以oracle用户身份执行以下命令启动数据库:

sqlplus / as sysdba
SQL> startup

2. 停止数据库:以oracle用户身份执行以下命令停止数据库:

sqlplus / as sysdba
SQL> shutdown immediate

(三)配置监听程序

1. 编辑监听配置文件: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u01/app/oracle/product/10.2.0/db_1/network/admin/listener.ora文件:

vi /u01/app/oracle/product/10.2.0/db_1/network/admin/listener.ora

确保文件内容包含正确的监听配置信息,例如: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your_server_hostname)(PORT = 1521))
    )
  )

2. 启动监听程序:以oracle用户身份执行以下命令启动监听程序:

lsnrctl start

3. 验证监听状态:执行以下命令验证监听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lsnrctl status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安装过程中出现“Pre-requisite checks failed”错误

原因:系统不满足Oracle 10g的安装先决条件。解决方法:根据错误提示,检查并调整系统内核参数、用户限制、依赖软件包等,直至所有先决条件均满足。

(二)数据库启动失败,提示“ORA-01078: failure in processing system parameters”错误

原因:数据库参数文件(spfile或pfile)配置错误。解决方法:检查参数文件内容,确保参数设置正确。可尝试使用pfile启动数据库,然后重新创建spfile。

(三)监听程序无法启动,提示“TNS-01189: The listener could not authenticate the user”错误

原因:监听程序配置文件中用户认证信息错误。解决方法:检查listener.ora文件中的用户认证配置,确保用户名和密码正确。

关键词: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6、Oracle 10g、安装指南、系统环境准备、依赖软件包、安装向导、安装后配置、常见问题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在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6系统下安装Oracle 10g数据库的全过程,包括系统环境准备、依赖软件包安装、安装向导操作、安装后配置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为数据库管理员和系统工程师提供了实用的安装指导。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6下安装Oracle 10g.doc》
将本文以doc文档格式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