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摘要:本文聚焦于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焦虑现象,深入剖析其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发现焦虑情绪在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且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流畅性、准确性及自信心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为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升其口语能力,本文提出营造轻松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加强心理辅导等策略,旨在为旅游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焦虑情绪、口语能力、影响、解决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培养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口语能力是旅游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未来旅游行业中的职业表现和沟通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许多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口语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深入研究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并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焦虑的定义与分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通常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忧等心理感受。在教育领域,焦虑主要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而状态焦虑则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暂时性焦虑情绪。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同时受到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影响。
(二)语言学习焦虑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语言学习焦虑进行了大量研究,Horwitz 等人提出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焦虑与学生的语言成绩、口语表达等方面存在显著负相关。国内学者也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英语学习焦虑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焦虑情绪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并对学习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焦虑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英语听力、阅读等技能方面的焦虑,对口语焦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将重点聚焦于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现象,分析其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一份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旅游英语口语学习情况、焦虑程度等方面。共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8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2.5%。
(二)访谈法
选取了不同焦虑水平的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旅游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体验、表现及原因。共访谈学生 20 名,其中高焦虑水平学生 10 名,低焦虑水平学生 10 名。
(三)课堂观察法
对旅游英语口语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次数、语言表达流畅性、情绪状态等,以直观地了解焦虑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
四、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影响
(一)影响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 70%的学生表示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时,由于焦虑会出现停顿、重复、结巴等现象,导致表达不流畅。访谈中,高焦虑水平的学生普遍反映,在面对老师提问或小组讨论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大脑一片空白,无法顺利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课堂观察也发现,焦虑情绪较重的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次数较少,且表达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影响了与他人的交流效果。
(二)降低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焦虑情绪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精力思考和运用正确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约 65%的学生在问卷中提到,焦虑时容易出现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例如,在模拟旅游场景对话中,焦虑的学生可能会混淆时态、误用词汇,导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不仅影响了信息的传递,还可能给游客带来误解。
(三)削弱学生的自信心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口语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约 80%的学生表示,焦虑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主动参与口语活动。这种不自信的心态会进一步抑制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形成恶性循环。例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即使知道答案,也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举手发言。
(四)影响口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焦虑情绪会使学生在旅游英语口语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如沮丧、失落等,从而降低他们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约 60%的学生在问卷中表示,焦虑让他们觉得学习旅游英语口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不利于学生长期坚持学习,也不利于他们口语能力的提高。
五、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1. 性格特点:内向、自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他们在面对公众场合发言时,往往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担心出错而被他人嘲笑。
2. 英语基础薄弱: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词汇量有限,语法掌握不牢固,导致在口语表达时力不从心,从而产生焦虑。
3. 缺乏口语实践机会: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不熟悉口语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增加焦虑感。
(二)教师教学因素
1. 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产生焦虑。
2. 评价方式单一:过于强调考试成绩,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使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焦虑。
3. 教师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焦虑情绪。如果教师过于严厉、批评过多,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增加焦虑感。
(三)教学环境因素
1. 班级规模过大:大班教学使得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现,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从而引发焦虑。
2. 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设备陈旧、缺乏多媒体资源等,会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焦虑情绪。
六、解决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问题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1. 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支持。
2.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3. 布置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张贴一些与旅游相关的图片、海报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教学方法
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旅游口语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能力,增强自信心。
2. 引入情境教学法,模拟各种旅游场景,如机场接待、酒店入住、景点讲解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口语练习,减少焦虑感。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英语原声电影、旅游纪录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 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让学生逐步实现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 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3. 组织口语比赛、演讲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提高自信心。
(四)加强心理辅导
1.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应对焦虑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等,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2. 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3.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小组互动、分享经验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克服焦虑情绪。
七、结论
本文通过对旅游英语教学中焦虑现象的研究,发现焦虑情绪对学生的口语能力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包括影响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口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等。同时,分析了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教师教学因素和教学环境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心理辅导等解决策略。在今后的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焦虑情绪,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学生的焦虑,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为培养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简介:本文聚焦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焦虑现象,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发现焦虑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流畅性、准确性、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动力。分析焦虑产生源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教学环境因素后,提出营造轻松氛围、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加强心理辅导等解决策略,为旅游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