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修复区段煤仓的施工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区段煤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损伤、磨损及功能退化问题,提出一套系统化的快速修复施工方法。通过分析煤仓常见病害类型及成因,结合工程实践案例,从施工准备、材料选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研究,重点解决传统修复方法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模块化预制构件、高效粘结材料及机械化施工设备,可显著缩短修复工期,提升修复质量,保障矿井生产连续性。
关键词:区段煤仓、快速修复、模块化施工、粘结材料、质量控制
1 引言
区段煤仓作为煤炭运输系统中的关键节点,承担着储煤、缓冲及分流的职能。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及生产强度提升,煤仓结构长期承受动载荷、磨损及腐蚀作用,导致仓壁磨损、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等病害频发。传统修复方法多采用人工凿除、模板支护及现场浇筑工艺,存在施工周期长(通常需15-30天)、劳动强度大、质量波动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矿井生产效率。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快速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2 煤仓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2.1 常见病害类型
(1)仓壁磨损:主要由煤炭颗粒冲击及摩擦引起,表现为表面粗糙度增加、厚度减薄,严重时可导致穿孔。
(2)混凝土剥落:因冻融循环、化学侵蚀或钢筋锈胀引起,表现为表层混凝土脱落、钢筋外露。
(3)结构裂缝:由地基沉降、温度应力或超载引起,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及结构性裂缝。
(4)渗漏水:因防水层失效或混凝土裂缝导致,表现为仓壁潮湿、积水或煤泥附着。
2.2 成因分析
(1)材料因素:混凝土强度不足、抗冲磨性能差、防腐措施缺失。
(2)设计缺陷:仓壁坡度不合理、排水系统不完善、结构配筋不足。
(3)施工问题:浇筑质量差、养护不到位、模板支护变形。
(4)使用条件:煤炭含水量高、落差大、清仓频率低。
3 快速修复施工方法设计
3.1 模块化预制构件技术
针对传统现场浇筑工期长的问题,设计标准化预制构件,包括弧形仓壁板、加强肋板及防水封边条。构件采用高强耐磨混凝土(C60以上)制作,内配双层双向钢筋网,表面涂覆聚脲弹性体防磨层。构件尺寸根据煤仓断面定制,单块重量控制在200kg以内,便于人工安装。
3.2 高效粘结材料体系
选用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具有以下特性:
(1)快速固化:初凝时间15-30min,终凝时间2-4h,满足连续施工需求。
(2)高强粘结:与混凝土基材粘结强度≥3.5MPa,抗剪强度≥5.0MPa。
(3)耐磨防腐:添加碳化硅微粉及聚四氟乙烯颗粒,摩擦系数降低至0.3以下。
3.3 机械化施工设备
(1)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用于基面处理,压力200MPa,可彻底去除松动混凝土及锈蚀层。
(2)自动喷涂设备:实现粘结剂均匀涂覆,厚度控制精度±0.5mm。
(3)电动升降平台:提供稳定作业面,承载能力500kg,高度可调范围3-15m。
4 施工工艺流程
4.1 施工准备
(1)停产排空:提前24h停止向煤仓供煤,清理仓内积煤至安全高度。
(2)安全防护:搭建脚手架及防护网,设置警示标志,切断电源及水源。
(3)基面处理:采用高压水射流去除表面污物,对裂缝进行V型开槽(深度≥30mm)。
4.2 构件安装
(1)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弹出构件安装控制线,误差≤5mm。
(2)粘结剂涂覆:采用锯齿状刮板均匀涂抹,厚度2-3mm。
(3)构件就位:使用电动葫芦吊装,通过调整螺栓实现精准对接。
(4)临时固定:采用磁性吸盘及快速卡具,确保构件稳定。
4.3 接缝处理
(1)密封胶填充:选用聚硫密封胶,宽度10-15mm,深度5-8mm。
(2)防水层施工:涂刷两道聚氨酯防水涂料,总厚度≥1.5mm。
(3)表面防护:喷涂硅烷浸渍剂,形成憎水保护层。
4.4 质量验收
(1)外观检查:构件安装平整度≤3mm/m,接缝错台≤2mm。
(2)粘结强度检测:采用拉拔试验,破坏面应位于混凝土基材内。
(3)渗漏试验:仓壁注水至设计水位,保持24h无渗漏。
5 质量控制要点
5.1 材料控制
(1)预制构件:出厂前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检测,尺寸偏差≤±2mm。
(2)粘结剂:每批次抽检流动度、固化时间及粘结强度。
(3)钢筋:采用环氧涂层钢筋,涂层厚度≥200μm。
5.2 过程控制
(1)基面处理:粗糙度达到Sa2.5级,含水率≤6%。
(2)施工环境:温度控制在5-35℃,相对湿度≤85%。
(3)养护制度:粘结层施工后覆盖塑料膜,养护时间≥72h。
6 工程应用案例
某矿-450m水平区段煤仓,直径12m,高度25m,服役10年后出现仓壁严重磨损(最大厚度减薄40%)、多条贯穿裂缝及渗漏水。采用本文方法进行修复:
(1)工期:传统方法预计28天,实际采用快速修复技术仅用7天完成。
(2)成本:材料费增加15%,但人工费减少60%,综合成本降低25%。
(3)效果:修复后仓壁耐磨性提升3倍,渗漏问题彻底解决,运行2年无异常。
7 安全保障措施
(1)人员防护:配备防尘口罩、安全带及防滑鞋。
(2)设备检查:每日开工前检查电动工具绝缘性能。
(3)应急预案:设置逃生通道,配备急救箱及灭火器。
8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快速修复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高效材料及机械化施工,实现了煤仓修复工期缩短75%、成本降低25%的目标。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方法的效率瓶颈,具有推广价值。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智能监测系统集成及自修复材料开发,进一步提升煤仓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
关键词:区段煤仓、快速修复、模块化施工、粘结材料、质量控制
简介:本文针对区段煤仓结构损伤问题,提出模块化预制构件、高效粘结材料及机械化施工的快速修复方法。通过病害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及工程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及提升质量方面的优势,为矿井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