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高血压52例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治疗过程及疗效。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52例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76.92%,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需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必要时的器械治疗,以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治疗、个体化策略、血压控制、生活质量
一、引言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难治性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的是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合理可耐受的足量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1个月以上后,血压仍未达标,或服用4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难度大,效果不佳,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5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有效的治疗策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5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80岁之间;愿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2. 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高血压病程、既往治疗情况、伴随疾病等。
(2)病因分析:对每位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因分析,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可能的继发性原因,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3)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
①药物调整: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增加或更换降压药物种类,优先选择长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对于难治性高血压,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②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限盐、减重、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③器械治疗:对于部分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考虑器械治疗,如肾动脉去神经化术(RDN)、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疗效评估: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自测,记录血压值。血压控制达标定义为:诊室血压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
三、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
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35-78岁,平均年龄(58.3±10.2)岁;高血压病程5-20年,平均(10.5±4.3)年。伴随疾病中,糖尿病20例,高脂血症35例,冠心病15例,慢性肾脏病10例。
2. 病因分析
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45例,占86.54%;继发性高血压7例,占13.46%,其中肾动脉狭窄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
3. 治疗方案及效果
(1)药物调整: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药物调整,平均使用降压药物种类为3.5种。治疗后,血压控制达标40例,达标率为76.92%。未达标患者中,继续调整药物方案,部分患者考虑器械治疗。
(2)生活方式干预: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包括限盐(每日
(3)器械治疗:3例患者接受了肾动脉去神经化术(RDN),术后血压较术前平均下降(20±5)mmHg,效果显著。
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2例次,主要为干咳(ACEI类药物引起,4例)、低血钾(利尿剂引起,3例)、心动过缓(β受体阻滞剂引起,2例)及头晕(钙通道阻滞剂引起,3例)。经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后,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
四、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本研究中,通过个体化的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必要时的器械治疗,52例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率达到了76.92%,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1. 药物调整的重要性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本研究中,平均使用降压药物种类为3.5种,显示了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考虑长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生活方式干预的必要性
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限盐、减重、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措施,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证明了其有效性。
3. 器械治疗的探索
对于部分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器械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研究中,3例患者接受了肾动脉去神经化术(RDN),术后血压显著下降,效果令人鼓舞。然而,器械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且长期效果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观察。
4. 持续监测与随访
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持续监测与随访,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中,通过定期的血压监测及生活质量评估,确保了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远程监测技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五、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需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必要时的器械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与执行,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预后。未来,应继续加强难治性高血压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5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其有效的治疗策略及效果。研究显示,通过个体化的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必要时的器械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可达76.92%,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本文为临床提供了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