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与治疗体会。通过对一定数量采用髓内针治疗的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详细阐述了该治疗方法的操作要点、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但在治疗过程中也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髓内针、第五掌骨颈骨折、治疗体会、临床效果
## 一、引言第五掌骨颈骨折是手部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如拳击伤、跌倒时手掌撑地等。该骨折可导致掌骨颈短缩、成角畸形,影响手部的外观和功能,若治疗不当,易遗留畸形愈合、关节活动受限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其中,髓内针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 二、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X月 - 20XX年X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髓内针治疗的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XX例。其中男性XX例,女性XX例;年龄范围为XX - XX岁,平均年龄为(XX±XX)岁。骨折原因:拳击伤XX例,跌倒伤XX例,其他原因XX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第五掌骨颈骨折,且排除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 (二)治疗方法 #### 1.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拍摄患手正侧位X线片,明确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禁食禁水XX小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2. 手术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上,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后充盈止血带。在第五掌骨基底部背侧做一长约XXcm的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第五掌骨基底部。用骨钻在第五掌骨基底部中心钻一孔,直径约XXmm,作为髓内针的入口。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髓内针(一般直径为XX - XXmm,长度根据第五掌骨长度而定),将髓内针顺行插入髓腔,通过骨折端至掌骨头部。在C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髓内针的位置,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髓内针固定可靠。确认无误后,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切口,包扎伤口。
#### 3. 术后处理术后患肢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于功能位XX周。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但避免过度用力。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在术后XX - XX周拆除石膏托或支具,逐渐增加手指的活动范围和力度,进行功能锻炼。
## 三、结果 ### (一)骨折愈合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XX - XX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XX±XX)个月。XX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XX - XX周,平均愈合时间为(XX±XX)周。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良好。
### (二)手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手部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手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握力、捏力等。结果显示,优XX例(手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握力、捏力等与健侧基本相同),良XX例(手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握力、捏力等稍低于健侧,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可XX例(手部功能有一定恢复,关节活动度、握力、捏力等明显低于健侧,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差XX例(手部功能恢复差,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握力、捏力明显减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优良率为XX%。
### (三)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XX例,并发症发生率为XX%。其中,切口感染XX例,经换药、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后痊愈;髓内针松动XX例,经调整髓内针位置或更换髓内针后固定可靠;关节僵硬XX例,通过加强功能锻炼和理疗等措施后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
## 四、治疗体会 ### (一)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优点 #### 1. 创伤小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等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髓内针治疗只需在第五掌骨基底部做一小切口,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较小,减少了手术出血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2. 固定可靠髓内针直接插入髓腔,通过骨折端,能够提供良好的轴向稳定性,有效防止骨折端的旋转和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髓内针的弹性固定作用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 3. 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由于髓内针固定可靠,术后患者可以早期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促进了手部血液循环,减少了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的发生,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
#### 4. 外观影响小手术切口小,术后瘢痕不明显,对患者手部的外观影响较小,满足了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 (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1. 髓内针的选择应根据第五掌骨的直径和长度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髓内针。髓内针直径过小,固定不牢固,易发生松动;髓内针直径过大,插入髓腔困难,可能损伤髓腔内血管和神经。髓内针长度应适中,过长可能突出掌骨头部,影响手指活动;过短则不能有效固定骨折端。
#### 2. 髓内针的插入技巧在插入髓内针时,应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确保髓内针顺利通过骨折端,到达掌骨头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髓内针弯曲或折断,如遇到阻力,应调整插入方向或使用骨钻扩大髓腔。
#### 3. 术后固定的时间和方法术后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愈合情况合理确定固定的时间和方法。一般情况下,术后需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肢XX周,但固定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关节僵硬。在固定期间,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手指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 4.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如发现切口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髓内针松动多由于固定不牢固或患者过早活动引起,应定期复查X线片,及时发现并处理。关节僵硬可通过加强功能锻炼和理疗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 五、结论综上所述,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外观影响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髓内针的选择、插入技巧、术后固定的时间和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关键词:髓内针、第五掌骨颈骨折、治疗体会、临床效果 ### 简介:本文探讨了髓内针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与治疗体会。通过对采用髓内针治疗的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阐述了该治疗方法的操作要点、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表明髓内针治疗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同时指出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